今天介紹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常見器型。相比馬家窯和邊家林,半山器型的變化明顯少一些,主要器型就那么幾種,可絲毫不會感到單調乏味。半山器型以罐為主,在造型上不追求奇特,重視整體的端莊穩重飽滿勻稱,各種比例關系掌握得恰到好處,幾大部位的過渡柔和自然,帶有一種大家閨秀的氣度。
半山器物經常被當做邊家林看待,這樣的錯誤比比皆是,要想做出準確的區分,必須知道二者的分界點在哪里。一般來說,除去紋飾外主要看造型細節,半山與邊家林的器型差別主要在器口部位。拿罐來做比較,邊家林罐口壁厚多為直口,口沿有唇邊起加固保護作用。半山罐口壁薄多為侈口,八扎左右大罐的罐口上一般加裝附耳,耳的上部與口沿平行,附耳很小不像邊家林那么顯眼。邊家林還有一定比例的斜口罐,罐口較矮呈倒八字,最容易與半山混淆,但仍然有清晰的區別點,即罐口不是侈口也沒有附耳。

圖1是單耳高口罐,罐耳上連頸下連肩,這種罐耳形式起于半山,流行于馬廠,主要在中小罐上使用。
圖2是高低耳罐,半山時期甚為流行。
圖3是大口雙耳罐,這種造型主要集中在四至五扎的中型罐上。
圖4是八扎雙耳大罐,這是半山類型的巔峰之作,甚或是馬家窯文化的巔峰之作,完美得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