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技術員、地質動態員、調度員、采油站站長……26 年來,她把采油一線各崗位打了一個“通關”,從采油“小白”成長為管理“大咖”。她就是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2023 年度勞動模范廖丹。
看她 把采油一線崗位打“通關”
“顯微鏡”找油,“暮年”區塊現生機
廖丹是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曙光采油廠采油作業六區608、609采油站黨支部書記、站長,她堅信多“采”知識才能多采油,練強本領才能管好井。
在地質動態崗位時,廖丹主動接手已開發40余年、綜合含水率近95%的杜66區塊。“我們連續半年和‘水’打交道,不斷推翻、建構,再推翻、再建構油水關系,就是要找出‘水’是怎么來的。”廖丹說。面對人人搖頭的區塊,她白天跑現場,晚上在辦公室查資料、開展小層對比分析。
“老區挖潛是‘拿著顯微鏡’找油。”廖丹說。為此,她做出數十條橫跨40年的油井生產曲線圖,總結規律,將邊底水影響分為邊水影響、底水錐進和邊底水侵入,準確落實原始油水界面,精確復現生產過程中邊底水運動規律……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機械堵水等措施相繼出臺,步入“暮年”的杜66區塊在她的努力下現出生機。
黨建生產相融合,軟實力成為硬支撐
作為承擔曙光采油廠三分之一產量任務的曙光采油廠采油作業六區黨支部書記和站長,廖丹壓力很大。
2023年,14口新井投產的重任像一座大山壓在了她的肩上。“608、609采油站已經10年沒有新井投產了。”廖丹說。為此,她以黨建與生產相融合為切入點,建立“新井管理增效共產黨員責任區”。
2023年8月,“攔路虎”出現在杜99區塊的投產上——杜84-大H101井因油稠導致放噴不凈。8月6日9時,廖丹組織責任區黨員在608采油站掀起頭腦風暴。
在大家苦思冥想時,黨支部副書記楊洪山提出:“咱們可以改造舊接力泵進行放噴。雖然辦法傳統,但多稠的油都能給它抽干凈。”這個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
當日11時,廖丹帶領黨員開始維修舊接力泵。然而,因為沒有新配件而
無法進行。廖丹又組織黨員到各站“淘寶”。他們跑了8個采油站、拆卸了4臺報廢設備,終于攢夠了維修配件。更換呼吸閥、給電機軸承加注黃油……17時,改造后的接力泵已具備使用條件。
當日18時,放噴正式開始。楊洪山負責操作變頻調節、廖丹觀察井口壓力……0.8兆帕、0.5兆帕、0兆帕,壓力終于被抽空了,時間也定格在次日凌晨2時。隨著這口井的順利投產,剩余6口新井在該模式下全部一次投產成功,當年就超產達2400噸。
廖丹說:“抓黨建不能只看黨建本身,要‘吃著碗里、看著鍋里’,還要定睛找‘配套措施’。”她組織的“四學四帶四爭當”黨員創效載體活動,總結形成的“黨支部+”和“黨旗紅”品牌創建等特色工作法,使黨建軟實力持續轉化為生產經營硬支撐,激活了基層黨建的“神經末梢”,解決難題45個,推廣應用創新成果20余項。
(感謝遼河油田工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