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內蔬菜生長怎么樣?在電腦上操作就可以隨時看到,什么時候該澆水,什么時候該補光,什么時候該通風,用數據說話,一目了然?!?月6日,在沁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智慧溫室大棚內,辣椒和豆角的生長環境和長勢很清晰地顯示在智慧農業大屏上。
近年來,長治市沁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以科技創新為抓手,積極探索數字農業發展新路徑,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促進了農業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最近我們對田間地頭的裝備進行了升級換代,給智慧溫室大棚都裝上了‘智慧大腦’。”沁潤農業公司負責人王玉娟說。在該公司隨處可見的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間,連片的大棚內蔬菜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科技發展正不斷革新著現代農業的生產方式。今年,沁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安裝了山東禾陽智慧軟件,打造智能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示范園。園區里的計算機環境控制系統,利用傳感器感知溫室內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等關鍵數據,實施遠程監管控制,可以檢測土壤的濕度、氮磷鉀含量、雨量和風速、農作物的生長情況等,并同步將相關數據反饋到APP,可自動實施水肥一體化灌溉。
“由于對大棚內水肥、光照和溫度的精準控制,蔬菜產量和傳統種植相比提高了五到六倍?!蓖跤窬暾f,新技術除了對豆角的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還將傳統種植農戶和農業信息技術人才相結合,進行理論和實踐學習操作,培養出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造就了一批有知識、有經驗、有激情的農業人才隊伍,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眼下,大棚內的豆角、辣椒已進入盛產期。因為智慧玻璃溫室的加持,這里的蔬菜生產完全擺脫了氣候和土壤的影響。王玉娟透露,在新技術的推動下,溫室大棚豆角的品質有很大提升,畝產達到2500公斤,得到市場的認可。時下豆角上市價格穩中有升,來自省內和河北等地的客商每天都來園區拉運,為了滿足客商調運需求,園區每天有七八十名工人進行采摘、打包。
“沁縣今年遭遇多年不遇的旱災,正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階段,兩個多月內無一場有效降雨,直接影響著作物的生長。而在沁潤農業公司,大田蔬菜采用滴灌技術,植物生長未受到影響。”王玉娟說。
聚焦農業科技創新,沁潤農業圍繞農業生產過程數字化轉型,推進智慧農業升級賦能,培育形成一個數字農業發展應用場景,展現出一個以科技興農、數字惠農賦能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