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胸悶、咳嗽或喘息等情況,有些人會認為,自己可能是嗆著了,或者太久沒有鍛煉了,所以才容易出現上述這些情況。也有些人認為,可能是最近氣候變化較大,自己沒有注意,著涼了,才會出現咳嗽、喘息的。雖然感冒確實會引發上述這些癥狀,但是,也有一種疾病也會引起這些情況,如果長期且反復的出現咳嗽、胸悶、氣急以及喘息等癥狀,就要注意了,可能是患上了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氣道疾病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慢性炎癥性氣道疾病呢?就是今天我們要談的“主角”,它就是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以氣道出現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炎癥性氣道疾病,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那么,這種疾病是如何得上的?據臨床研究發現,哮喘的發生,主要和環境、遺傳等因素有關,如各種變應原、空氣質量、吸煙、運動等。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包括:變態反應、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氣道神經調節失常、遺傳機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經信號轉導機制以及氣道重構及其相互作用等。
支氣管哮喘病發作的時候,一般會出現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如果病情嚴重,還會出現并發癥:發作時可并發氣胸、縱膈氣腫、肺不張等,而長期反復發作和感染則可能并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間質性肺炎、肺源性心臟病等。哮喘病在發病時,雖然有點像咳嗽、感冒,但是它并不是一種傳染病,并不會通過空氣或接觸傳播。
因為哮喘病的治愈難度較大,且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做好預防措施,盡量避免患上哮喘病是最好的。一般常見的預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吸煙、酗酒。這主要是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質,可能會對支氣管造成刺激,從而誘發支氣管哮喘。另外,日常出門的時候,最好佩戴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的粉塵、煙霧等,可以減少對支氣管的刺激,從而預防支氣管哮喘的發生。(2)避免接觸過敏原。哮喘病的發生原因之一就是接觸到了過敏原。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螨、花粉、動物毛屑、霉菌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在家要勤洗手,在外要勤戴口罩。(3)增強體質。日常生活中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比如慢跑、打太極拳、游泳等,能夠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能夠起到預防支氣管哮喘的作用。(4)注意飲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易過敏的食物,如辣椒、芥末、海鮮、芒果等,要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如蘋果、獼猴桃、胡蘿卜、西紅柿等。(5)定期體檢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疾病,減少疾病的惡化程度,有利于疾病的預防。
如果不幸患上了支氣管哮喘病,也千萬不要大意,要做好居家養護,具體養護方法有以下幾種:(1)在家庭養護中,要盡可能識別誘發過敏的因素,防止接觸到過敏源;要避免接觸寵物、刺激性氣體等,在日常養護過程中,要多進行一些運動,但是在運動過程中,千萬要注意運動量要適度,不要逞強,不要盲目鍛煉,如此才能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在戶外活動的時候,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2)每次病人在用藥后,家屬要多注意病人的反應,如注意病人是否出現哮喘發作前的先兆,如精神緊張、干咳、呼吸不暢、胸部脹悶、喉部干癢等,一旦出現要立即按照醫囑要求,幫助病人緩解癥狀,同時密切注意用藥后的反應。(3)夜晚是支氣管哮喘疾病的高發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家屬要多查看病人的情況,多巡視其狀態,一旦病人出現咳嗽等癥狀,需要立即進行對癥干預。(4)注意生活區域的衛生情況,定時進行環境清潔、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性,但若室外溫度過低,要做好保暖措施。若室內存在過敏性物質,且室外風大,盡量不要開窗,避免風將花卉、毛發等過敏性物質吹入室內,誘發哮喘發作。
(作者單位:晉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