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現代媒體;文學教學;教學改革;教學創新
在信息化時代,現代媒體技術已深入教育領域,傳統文學教學面臨著與現代媒體技術有機結合、創新教學模式的挑戰與機遇。本文擬對現代媒體在傳統文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影響及發展趨勢進行探討,為優化其應用提供參考。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正從傳統模式向新媒體教學模式轉變。許多學校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如上傳學習資料供學生預習,課堂使用PPT、視頻展示背景知識等。一些學校還開發了古代文學精品課程網站,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資源。
現當代文學教學中,現代媒體技術應用更為廣泛。除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學平臺外,一些學校還嘗試慕課(MOOC)、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引入翻轉課堂、慕課等,實現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流程。有些教師利用社交媒體與學生互動,開展課后討論。一些學校還組織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文學創作、制作微視頻等實踐活動。
現代媒體技術的引入對傳統文學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既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一些挑戰。
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多媒體課件和視頻資料使抽象的文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興趣。網絡教學平臺和慕課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自主學習資源。
拓展教學資源和空間:教師可獲取豐富的在線資源,學生可隨時隨地學習。一些學校開發的精品課程網站提供了名家講座、作品賞析等資源。
創新教學模式:如翻轉課堂模式改變了傳統知識傳授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
促進互動和協作:在線討論平臺和社交媒體為師生交流和學生協作學習提供了新渠道。
教學內容選擇難度增加:面對海量網絡資源,如何選擇適合內容成為挑戰。
教師角色轉變:要求教師不僅具備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學生深度學習不足:過度依賴多媒體可能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網絡監管和版權問題:使用網絡資源時需注意內容準確性和合法性。
在運用現代媒體技術進行文學教學時,應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精心選擇教學內容。一方面,要注重傳統文學經典作品的教學,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另一方面,也要關注當代優秀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可以考慮構建立體化、開放性的課程體系,將紙質教材與數字資源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內容。
應積極探索現代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例如,可以嘗試將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式引入文學課堂,實現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同時,要注重加強實踐教學,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文學創作、制作微視頻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運用現代媒體技術的能力。可以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請專家來校開展培訓,另一方面支持教師參加相關的學術交流和培訓活動。此外,還應建立健全教師評價機制,將教師運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的能力納入考核內容,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在運用現代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應加強過程管理,確保教學質量。可以通過建立在線學習監控系統,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在線測試、作業提交等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避免過度依賴。
在運用現代媒體技術時,不應過分追求技術效果而忽視文學教學的本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現代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手段,而不是完全替代傳統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在接觸豐富多彩的媒體資源的同時,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現代媒體技術為傳統文學教學帶來新機遇和挑戰。合理運用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但要注意把握技術應用的度,避免忽視文學教學本質。未來應繼續探索現代媒體技術在文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方式,推動文學教學改革與創新,培養具有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花興,于東新.基于新媒體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反思[J].內蒙古教育,2019(26).
[2]黎荔.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創新機制探究[N].中國教育報,2021-03-23(12).
[3]薛曉昀.論數字媒體對現代化教學產生的重要作用和影響[J].教育學文摘,2020(34).
(作者單位: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