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對電視劇《大宅門》中京劇打擊樂的運用進行評述。首先,強調打擊樂在京劇中的核心作用,它通過節奏的變化展現情感波動,以及增強音樂的表現力。其次,介紹了《大宅門》的劇情背景,講述了一個北京醫藥世家的傳奇故事,作者分析了京劇打擊樂在劇中的具體運用,展示了它們如何暗示人物身份、預示情節發展、刻畫人物心理、并渲染氣氛等,推動電視劇情節發展。最后,總結了京劇打擊樂在《大宅門》中的重要性,完美展現了京劇打擊樂的魅力,為劇情增色。
【關鍵詞】京劇打擊樂 電視劇《大宅門》 鑼鼓經的運用
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4)08-0014-06
京劇的配樂中,打擊樂器扮演著核心角色,關鍵在于其節奏的運用。節奏是音樂表現的基礎,通過有規律地組合不同長度和強度的音符,構建出音樂的框架,節奏也是整個樂曲的骨干,成為樂曲結構的主要因素,使曲子通過節奏變化體現出情感的波動起伏,從而提升其音樂表現力。京劇打擊樂中的力度和節奏被歸納為“輕、重、緩、急”四個原則,其中“輕”和“重”是指力度的強弱,“緩”和“急”則是指速度,即節奏的快慢。在影視劇的配樂中,運用京劇打擊樂需要演奏者具備輕松駕馭樂器的能力,要為演奏出優美的音樂提供全面、過硬和持久的技術支撐,這樣才能更好地在電視劇中實現京劇打擊樂與劇情的有機統一。
京劇中的打擊樂器是京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樂隊中的領導角色。這套打擊樂器通常包括板鼓(指的是檀板和單皮鼓)、大鑼、小鑼,以及鐃鈸這四種,其中板鼓是最關鍵的,在表演中它起到控制節奏和速度的作用,是核心樂器,板鼓通過與其他打擊樂器相互配合,共同展現出一種緊湊而有力的節奏感。板鼓的演奏者作為領奏,并指揮整個樂隊,其會根據演員的動作精確地調整敲擊節奏和速度,以確保音樂與京劇表演的完美融合。大鑼以其洪亮和高亢的聲音著稱,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在京劇表演中,大鑼經常被用來表現打斗等激烈場景,營造出一種緊張而充滿刺激的氛圍,同時它也常被用來預示劇情轉折的緊要關頭。鐃鈸以其響亮和尖銳的聲音為特點,通常與大鑼及小鑼一起配合演奏,創造出清晰的節奏感和層次分明的效果,從而展現劇情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小鑼的聲音則清脆而明亮,適合展現角色敏捷的動作或劇情中的停頓和過渡。這四種京劇打擊樂器的使用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京劇表演中,現在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其他表演藝術領域,最常見的是作為影視劇的配樂使用。在影視劇中,它們能夠根據劇情需要,適應各種不同的戲劇情境,展現出京劇打擊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目前在電視劇和電影的配樂創作中,運用京劇打擊樂是一種普遍且有效的手法,可以增強畫面的場景氛圍。例如,在電影《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電視劇《大宅門》等作品中,京劇打擊樂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劇中的情感表達,而且為特定場景增添了適當的情感色彩。這種音樂元素與劇情的進展和角色情緒緊密相連,使得劇情的展現更加生動和真實。
一、電視劇《大宅門》劇情介紹
電視劇《大宅門》這部廣為人知的作品是由郭寶昌導演自編自導的一部純北京味兒的影視劇。這部作品敘述了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年間北京一家顯赫的醫藥家族的沉浮故事。劇中通過家族成員之間的權力較量、情感糾葛,以及面對榮耀與屈辱、成功與失敗時的決策,描述了一個大家族起起落落的生動生活畫卷。整部電視劇中以主人公白景琦為核心,白景琦是一個自出生起就不會哭的人,他從小頑劣成性,無可救藥,但又聰明絕頂。雖然他從小頑劣,但對父母孝順。他的一生受兩個人影響最大:一個是母親白文氏,另一個是老師季宗布。少年時期的他不好好讀書,甚至還氣走了很多老師,直到季先生出現,他才開始心服口服地讀詩書。長大后的他依然是一個不鬧點事兒出來就渾身不自在的人,為了給季先生報仇,他還殺死一個德國兵,后來又與一個反戰日兵結為好友,他的母親白家二奶奶不得不狠心地把他和妻子黃春趕出家門,從此他開始闖蕩江湖,獨創家業。白景琦陸續發明了三十二個藥方,為白家贏得榮耀,并擴張白家的醫藥事業。《大宅門》不僅聚焦于白家的家族事務,還通過白家與其他家族的恩怨糾葛,揭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特色,以及人性的多樣性。該劇通過描繪人物之間撲朔迷離的沖突,一波三折的命運和悲喜交加的苦難生活,表現了老北京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它以地道的京腔京味展示了北京獨特的風俗和舉世聞名的中醫藥文化。整部劇以其豐富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歷史背景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被廣大觀眾認為是一部具有深刻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二、京劇打擊樂在《大宅門》中的運用
京劇打擊樂在《大宅門》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它對人物身份的暗示、故事情節發展方向的預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劇中的白景琦、季宗布、白文氏等角色,乃至百草廳匾額的呈現都起到了顯著的示意效果,增強了這些人、事、物在故事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例如在《大宅門》的第一集中,隨著百草廳匾額首次映入觀眾視野,屏幕上就響起一段由京劇打擊樂器大鑼和鐃鈸演奏的“倉才才才才”……雖然演奏的時間不長,只有幾秒鐘而已,但是卻向觀眾暗示了白氏家族百草廳的重要地位。不出所料,百草廳的興衰成為整部劇情的主要線索。這段京劇打擊樂的配樂專為場景的呈現而設計,不僅增強了場景的視聽覺沖擊力,而且在無聲之中傳達了匾額所承載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價值,為劇情的展開增添了一份期待與神秘感。在第十一集中,百草廳重新回到白家手中,當百草廳的匾額再次出現時,京劇打擊樂又一次出現,鼓點緊密但不緊張,給人以喜悅的感覺,更多代表輕松、自在、歡快與喜悅的場景,象征著白文氏在爾虞我詐中取得了最終勝利。
在京劇里,常用的打擊樂記譜方法通常稱為鑼鼓經,電視劇配樂中經常會使用不同的鑼鼓經展現角色的亮相、動作或者情緒的變化。在《大宅門》這部劇中,鑼鼓經的使用與傳統京劇的運用方式相結合,為劇情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例如鑼鼓經【四擊頭】【撕邊】【急急風】等,通過使用這些不同的鑼鼓經和節奏變化,觀眾可以體會到劇中角色的情感波動和內心想法。同時劇中也會出現常常被用于交響樂中的西洋打擊樂器定音鼓。在劇中,根據表現不同的人物身份、表達人物不同的情緒而更換打擊樂器,通過巧妙地運用打擊樂器,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力的襯托。通過這樣的音樂設計,電視劇《大宅門》不僅在視覺上呈現了精彩的故事情節,還在聽覺上通過京劇打擊樂的運用增強了劇情戲劇張力,使得整部劇在藝術表現上更加豐富多彩。這種結合是傳統京劇元素與現代影視藝術的創新嘗試,為觀眾提供了一種非常新穎的觀看體驗,也使得《大宅門》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部經典作品。
(一)鑼鼓經【四擊頭】在劇中的運用
京劇打擊樂中的鑼鼓經【四擊頭】通常用于演員登場,為其亮相增添一抹鮮明的色彩。在第一集中,為新生兒選定名字的莊重時刻,白家老爺揮毫潑墨,筆勢雄健地在紙上題下“白景琦”三個大字。隨著這一動作,響起京劇中標志性的鑼鼓經【四擊頭】,在京劇中,【四擊頭】通常用于襯托劇情中的演員首次登場,充滿力量與莊嚴。這段配樂由京劇打擊樂演奏家們精心奏出,敲擊力度適中,節奏雖然不難,但營造出一種輕松自如的氛圍,使得主角白景琦在觀眾還未見到他的身影之前,就先通過音樂的配合引起大家對他的注意,不僅為這一刻增添了一份傳統的莊重感,而且為白景琦這個角色賦予一種預示性深度,預示著他在劇中將扮演的關鍵角色。
在第四集中,朱順,兵馬司的一名官員,接到命令去白府拘捕被錯誤指控的長子白穎園。當官兵們進入白家大院,他們井然有序地分列兩旁,展現出一股不容小覷的莊嚴氣勢。當朱順向白家老爺子說完來意,并從房間推門走出來時,鑼鼓經【四擊頭】再次響起,在這里【四擊頭】以它特有的節奏特點平穩地進行,京劇打擊樂器小鑼與大鑼互相配合,堅定有力地演奏。演奏家們將鑼鼓的節奏型與演員的神情、內在情感、肢體動作及目光神態緊密結合起來,以契合劇情氛圍。在畫面中,朱順步伐沉穩而堅定地前行著,隨著他推開房門的動作,四周陷入一片肅靜之中,只有他那清晰而響亮的命令聲劃破寂靜:“帶白穎園!”隨著他的呼喚,音樂響起,與他的步伐和命令聲共同營造出一種緊張而令人戰栗的氛圍。這種緩慢而有力的鑼鼓節奏讓觀眾的心情隨之緊繃,心跳加速。它的運用奠定了白家院中迫在眉睫的基調,并與當時的嚴肅氛圍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將人物的內心情緒充分表現出來。
緊接著在第十集中,白景琦成長至十幾歲時,其頑皮淘氣的行為讓眾多教書先生無法忍受,紛紛離去。而胡總管在宅中竭盡全力,終于成功邀請到了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的季宗布先生。季先生首次踏入宅門正式亮相的瞬間,【四擊頭】又一次響起,他的步伐與鑼鼓經的節奏完美契合地踏入大門。當鏡頭聚焦于他的特寫時,恰逢【四擊頭】的鑼鼓聲落幕,那清晰而有力的鼓點與劇情的畫面緊密結合,為觀眾帶來一種視覺上的震撼和新鮮感。雖然只是很短的一段鼓點,卻向觀眾透露了一個信息:這位先生將在白景琦未來的成長旅程中扮演一個至關重要的引導者角色。
(二)鑼鼓經【撕邊】在劇中的運用
在演奏中,鑼鼓經【撕邊】雖然聽起來只是由慢漸快地雙手交替演奏,但實際上它需要演奏者具備精湛的演奏技巧,從而使兩支鼓鍵非常精確地擊打在板鼓上同一個位置上,達到音色力度的完全統一;并且要隨著劇中人物動作變化精細地調整演奏時長,這是一種對技藝要求極高的演奏技巧,用來突出劇情中人物的動作。在第三集中,關少沂,白家的姑老爺,因自己孩子在白家不幸意外身亡,心生怨恨,企圖讓白家的幼子白景琦遭受同樣命運。白文氏親自將小白景琦送到他的手中,試探他的底線。在這一幕中,觀眾目睹關少沂懷抱著小白景琦,目光緊緊鎖定在孩子天真無邪的面龐上,站立在屋內,似乎在沉思。盡管場景中沒有對白,但他的內心戲無疑是錯綜復雜的,一方面是對失去孩子的深切悲痛,另一方面則是面對一個無辜生命的掙扎和矛盾。就在孩子被遞交到關少沂手中,低沉的定音鼓聲響起,而小景琦圓嘟嘟的小臉上洋溢著笑容,一直對著關少沂發笑。當關少沂情不自禁地淚珠滴落在小景琦胖乎乎的笑臉上時,鑼鼓經【撕邊】響起,板鼓像是撕心裂肺的聲音一般一聲一聲交替敲擊,為這一緊張時刻增添了很多戲劇張力。演奏者的敲擊力度十分強烈,鼓點緊湊而密集,這體現的是一種矛盾的情緒在里邊。在十幾秒鐘的緊密鼓點配樂下,把關少沂失去孩子帶來的深切悲痛與內心的掙扎演繹得淋漓盡致。隨著故事推進,配樂節奏也逐漸放緩,映射出角色內心的復雜變化。當關少沂將孩子快速交還給丫鬟并快步離開房間時,大鑼和鐃鈸聲響起,這凸顯了他做出艱難決定的瞬間,隨著鐃鈸聲漸弱并逐漸消失,白老爺和白文氏也終于長舒一口氣癱坐下來。盡管這場表演僅持續十幾秒鐘,且全程無聲,然而,正是通過鼓點鮮明的節奏變化,有效地表達了角色內心的情緒起伏。京劇鑼鼓音樂在這一刻的運用深刻表現了角色的內心情感,同時有效地烘托了人物情緒,將京劇打擊樂特有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鑼鼓經【急急風】在劇中的運用
鑼鼓經【急急風】在京劇中大多表現的是緊張激烈的一種氛圍或者環境。在第八集中,摘匾的情節是整部劇中的一個高潮部分,其中打擊樂的運用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這一段情節的配樂中,【急急風】運用了兩次。隨著白家二奶奶帶領小景琦、胡總管等一眾人物從家里出發,她的一聲“走”,京劇鑼鼓點開始響起,給人一種緊張的氣氛,二奶奶呈現給大家的是一種霸氣。鏡頭從宏偉的宅邸大門緩緩移動到百草廳的門前,馬車緩緩停靠,白家二奶奶牽著景琦的手步下馬車,而秉寬則將一把太師椅安置于百草廳的牌匾下面,隨后二奶奶優雅地落座于太師椅上。京劇打擊樂一直由弱到強、由慢到快地持續著,在這不僅需要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巧,而且也能把觀眾成功代入戲中,感受到當時緊張激烈的情景,為劇情增添適當的情緒色彩。
正在藥房忙碌的董大興得知白家二奶奶要摘匾的消息時,慌張地丟下手中的藥方,急忙向外奔去。此時,鑼鼓經【急急風】又一次響起,再次把大家帶入緊張的氣氛當中。這段【急急風】的運用描繪了董大興內心的焦慮與恐慌,這一情節進一步加劇了白董兩家之間的緊張關系。面對白家二奶奶的到來,董大興原本計劃利用三爺白穎宇入股的事宜作為籌碼,以此削弱白家人的氣勢。然而,白家二奶奶鎮定自若,從容應對,展現了她沉著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時板鼓和京胡同時響起,氣氛相當緊張,同時也暗示了董大興的無可奈何。在摘匾的這一刻,由定音鼓奏出強有力的四聲之后,京劇打擊樂和京胡的快速演奏與交響樂團氣勢磅礴的音樂共同響起,共同營造出一種激昂而壯闊的氛圍,把白家人勝利而歸的氣勢充分表現出來。在這場摘匾戲中,京劇打擊樂雖然都是以伴奏形式出現,但是它卻充分把白、董二人的矛盾和心理描寫表現得淋漓盡致,將戲劇帶到高潮,更加豐富了演奏者的內心情感,把京劇打擊樂特有的魅力再次呈現在觀眾面前。
(四)定音鼓在劇中的運用
定音鼓是西洋打擊樂器,敲擊出來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經常在交響樂隊中使用。這部電視劇《大宅門》中也多次使用定音鼓來襯托劇情的轉折或起到強調作用。在第一集中,當白家大爺白穎園緩步踏入宮中的東華門時,音樂隨之響起,這時的音樂是兩個漸強且非常不和諧的長音,伴隨著非常低沉的兩聲定音鼓敲擊聲,巧妙地預示著這是個充滿危險和紛爭的場所,不僅為之后白穎園淪為宮廷陰謀的犧牲品預設伏筆,也如同安放了一枚定時炸彈,讓人不禁為他的命運捏一把汗。在后來白家二爺白穎軒為大格格看病后向詹王爺透露“王爺即將迎來外孫”的消息時,詹王爺的面色驟變,此時定音鼓敲響緊湊的三倚音,之后變為單倚音,最后以后附點音符的節奏型由強漸弱地反復演奏12遍結束。雖然只有十幾秒演奏,但這種不和諧的音色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緊張而復雜的情境,使氣氛一下變得緊張起來。在第二集中,當白老爺讓詹家賠馬賠車時又出現了定音鼓強有力的敲擊聲,由四個音為一組的節奏型反復兩遍;同樣的節奏型也用在白老爺帶著孩子們喝豆汁時聽說詹王爺西征回來時,以及白老爺帶領二爺給蒙在鼓里的詹王爺道喜時,定音鼓的演奏都起到強調和劇情反轉的作用。簡單而不枯燥的定音鼓演奏卻讓人覺得不寒而栗,為觀眾帶來一種緊張、恐慌和不安的感覺,這就是定音鼓演奏者為襯托劇情人物表演而表現的精湛演奏。
三、《大宅門》里京劇音樂所產生的意義與啟發
《大宅門》的作曲家趙季平老師介紹,《大宅門》的音樂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純音樂,一部分是作為背景音樂的京劇打擊樂,要的就是京腔京韻。京劇打擊樂的運用形成了京腔京味的音樂風格,這是與其他國產電視劇相比的獨有優勢,也造就了《大宅門》比起其他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在《大宅門》的音樂創作中,巧妙地吸收并融入眾多京劇經典曲牌和打擊樂的精髓,使得整部劇的音樂部分散發出濃郁的京劇風情。《大宅門》的音樂風格鮮明地體現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這部作品作為京派電視劇的代表,其音樂具有濃厚的北京風情。無論是作為背景的樂曲,還是角色的對白和唱段,都充滿北京的地方特色和韻味。特別是作為劇集高潮的片尾主題曲,它以一種類似歌曲又似戲劇的形式充分展現了音樂的民族特性。同時,京劇的打擊樂器也彰顯了其獨特的地域風格。這些音樂作品中都體現了鮮明的中華民族精神特質,它們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民族性和時代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創作的基本原則。在數十年傳統文化的沉淀中,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孕育了豐富的音樂素材,這些流淌在中國老百姓血脈中的旋律,這些源自民間的音樂采集都在民族音樂創作中匯聚成為代表時代的聲音。中國傳統音樂表達與現代作曲技巧的巧妙融合創作出了廣受歡迎的音樂作品。無論是古代的宮廷音樂還是京劇,無論是古琴笙簫的高雅之音還是胡琴雜鼓的熱烈節奏,都融匯于中華民族音樂之中。
從《紅樓夢》耐人尋味和無窮的魅力,到《大明宮詞》的抒情浪漫,再到《大宅門》和《喬家大院》的感人肺腑和震撼人心,這些作品展現了從僅使用傳統民族樂器的演奏到融合中西方元素的新音樂形式,影視音樂已經進入一個新紀元,大膽地將民族樂器與純音樂、西洋樂器相結合,給予人們更好的視聽感受。這些杰出的影視作品中的音樂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傳統民族器樂的潛力和應用價值。音樂的本質是為了服務人民,民族器樂也應該朝著更加實用的方向發展。它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藝術欣賞,更應廣泛地融入影視作品中,以一種微妙而深遠的方式將中華民族風情傳遞給更廣泛的觀眾。隨著中國電視劇音樂的不斷進步,已經從單純強調主題曲的創作發展到注重對劇情細節的音樂描繪,以及更加廣泛地傳播中華文化,這使得電視劇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元,有效地增強了原作的感染力和影響力,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深入人心的音樂作品已經成為觸動觀眾情感的重要記憶,有時甚至比電視劇本身更令人難以忘懷,一部優秀的電視劇需要一套精心設計的配樂加以渲染,二者相得益彰。中國民族音樂的獨特韻味和個性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幾千年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深厚的底蘊。在未來,隨著時間推移,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音樂將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并不斷創新發展,帶來更多新穎而精彩的影視音樂作品。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京劇打擊樂在電視劇《大宅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為劇集增添了濃厚的京味文化氛圍,而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動劇情發展、渲染特定場景氣氛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藝術作用。它們通過不同的節奏和音色為人物的表演提供了強有力的音樂支持,還起到了刻畫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作用。不同的人物在出場時伴隨著不同的打擊樂節奏,這些音樂元素不僅為人物的亮相增添儀式感,而且暗示了人物的社會地位和性格特點。京劇打擊樂還為《大宅門》中的某些關鍵情節提供了情感上的強化。在表現人物之間的沖突、戲劇性的轉折點或者情感高潮時,利用打擊樂可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讓劇情更具吸引力。在整部電視劇中,京劇打擊樂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過配樂的陪襯,使得劇中角色更加立體鮮明,戲劇的沖突更加激烈,故事情節更加扣人心弦。《大宅門》中京劇打擊樂的應用不僅彰顯了音樂的藝術性,而且體現了其在影視制作中的獨特魅力和重要作用,它為電視劇注入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為觀眾提供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聽盛宴。
參考文獻:
[1]穆文義.京劇打擊樂演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2]高新.中國京劇述要[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
[3]吳同賓.京劇知識手冊[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
[4]曹廣壯.電視劇《大宅門》音樂民族化和地域化風格[J].電影文學,2012(19):129-130.
[5]張智華.音樂音響與電視劇敘事節奏[J].中國電視,2011(03):35-40+1.
作者簡介:王靜(1978—),女,天津師范大學打擊樂副教授,器樂系主任,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器樂表演。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4年度天津市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天津民間音樂“十番”的傳承與發展模式研究,項目編號:C2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