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來了!”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推進會召開后,朝野別院創始人、安徽朝野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文波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位于黃山東麓的朝野別院火了。項目二期剛剛建成,就迎來游客爆滿,而且在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獲得很高的關注量。“隨著大黃山戰略的深入推進,大黃山旅游必將風生水起。”對于接下來大展拳腳,朱文波信心滿滿。
在北京工作生活30多年的朱文波,有著北方人的質樸與豪爽,對大黃山的溫婉秀麗格外鐘情。2020年,他回到安徽投資創辦朝野文旅,并在旌德縣江村打造了“我在黃山有個院子”項目。朝野別院不是傳統的民宿,而是一種新的鄉村旅游模式探索,朱文波稱其為鄉村旅居綜合體。
是什么讓朱文波放棄北京的事業來到大黃山創業?鄉村旅居綜合體又是一種怎樣的新模式?
朱文波到大黃山創業頗有些偶然性。
老家在旌德縣白地鎮,自1993年開始,朱文波就在北京上學、創業。2011年,朱文波在北京創辦了國內頂級設計管理品牌,曾被業內譽為引領趨勢的創新翹楚。2015年,朱文波成為聯建康復醫療的聯合創始人,任集團副總裁,打造了以產業投資和技術體系為核心的醫養康護融合平臺。
疫情爆發后,朱文波原本忙碌的生活閑暇下來。他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打算修繕老宅作為休閑和接待朋友之用。“過去30多年都待在北京,對老家的印象逐漸模糊了,回來后才深切感受到大黃山迷人的地方。”朱文波說。
旌德縣白地鎮到黃山東大門直線距離只有10多公里,天氣晴好時抬眼就能看到黃山,在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范圍內。在朱文波看來,大黃山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一流的生態環境,這樣的地方是獨一無二的,“國內國外去過的地方很多,但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跟大黃山媲美。”
來了就不想走!朱文波按照民宿標準打造的老宅,在朋友圈內獲得極大好評,于是便萌生在大黃山創業的念頭。
此時,國內民宿業已是一片紅海,競爭十分激烈,加上疫情影響,很多民宿經營困難。朱文波想要做的并不是民宿,他對旅游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朱文波每年都會帶父母和家人出去旅游,他不愿意去人頭攢動的景區觀光,也不喜歡住酒店,通常是在當地找個院子,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自己買菜做飯,去周邊游玩,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只有通過旅居的方式,才能夠真正深入一個地方,擁有一段回憶,否則關于旅行的記憶都是碎片化的,過段時間就慢慢淡忘了。”朱文波說。
從觀光到休閑,再到旅居,是旅游業發展的一次重要轉型和升級。春江水暖鴨先知。商業嗅覺靈敏、善于創新的朱文波,敏銳地覺察到了創業機遇。通過跟朋友的廣泛交流,和對國內民宿業的實地考察,朱文波下定決心要闖出一條新路。
相對而言,傳統民宿只提供住宿業務,而游客絕不是住宿的單一需求,從交通到旅游內容上的設計再到旅行體驗,朱文波要做的是提供一個綜合性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國際上已經有這種一價全包的旅游模式。朱文波以前就帶著家人體驗過,整個行程都有很好的安排,老人和小孩也有專門的服務,這種綜合服務讓他感覺旅游體驗特別好。在他看來,無論觀光游還是休閑游,都是從產品供給端的角度出發,把酒店和景點組合在一起,編一個行程,這是以資源為核心,有什么資源就做什么樣的旅游產品,而旅居模式則是從消費端出發,以用戶為中心,定制化旅游產品。
如果說鄉村旅游1.0是觀光游,2.0是以民宿為代表的休閑游,那么朱文波正在打造的鄉村旅居綜合體,可以說是3.0時代的新模式探索。
所謂鄉村旅居綜合體,是將田園休閑、文化體驗、旅居度假與康養項目等有機結合,實現村落文化和鄉旅資源的市場化。朝野別院就是鄉村旅居綜合體的重要載體。
別院所在的江村,是黃山腳下知名古村落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群。自隋末唐初建村至今已有1300余年,村落依山枕水、山水如畫,人文古跡眾多,明時曾有“小杭州”之稱。
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朱文波通過村集體租賃了三間閑置農房。2021年5月,投入100多萬元的第一個院子10號院開門迎客,“坐井”“解圍”“隱水”“卷山”……一磚一瓦、一石一木,在保留原汁原味的煙火氣的同時,又進行了宜居的現代化改造,“讓游客住在真正的院子里。”

目前,朝野別院7號院已經建造完成,現在積極籌建6號院、2號院(老糧站)、1號院(老供銷社)等。每間院子都由接待大廳、書茶閣樓、私廚餐吧、庭院、四間客房、露天茶室、屋頂露臺BBQ構成。讓游客通過合理的親近自然、養顏健體、修身養性以及營養膳食等方法,在身心層面達到和諧自然的良好狀態。
朱文波嘗試用當代藝術創作的思考方式,將徽派村落文化注入別院經營,使“詩與遠方”的鄉村旅居生活更接地氣,具有沉浸性和體驗式的特點,令游客感覺這里是自己在鄉下的宅院,自己的家。
朝野別院建設只是朱文波計劃的第一步,他最終的目標是依托別院打造鄉村旅居綜合體。在綜合體里,吃、住、行、娛、游、購等旅游要素俱全。別院提供管家式服務,針對不同游客群體,提供定制化、生活化的鄉村度假一攬子解決方案,或者叫一價全包的產品包。
在朝野別院的產品包里,有幾個特色產品,包括鄉村田園式生活體驗,比如割稻子、抓泥鰍、拔竹筍、摘菜等,豐富多彩的鄉村生活對城市游客來說非常有魅力。朱文波希望將這些鄉村原生態生活,轉化為游客可消費的旅游體驗產品。
另一個重要產品則是大黃山旅游和徽文化體驗。別院周邊,大黃山范圍內有很多知名景點,可以設計成不同的旅游路線;同時,徽文化博大精深,徽墨、宣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可以成為其旅游產品。
旌德是靈芝之鄉,靈芝種植和靈芝健康文化獨具特色。朱文波正在策劃靈芝健康之旅,與當地靈芝種植基地合作。游客不僅可以深入了解靈芝文化,還可以參觀靈芝在不同階段的生長過程,甚至可以親手作制作靈芝小盆景,從而極大提升游客的體驗感。
“大黃山是世界少有的旅游資源富礦,這些資源都可以為我所用。通過創意策劃和業態創新,變成游客可以直接消費的旅游產品。”盡管別院不大,但朱文波的夢想卻很宏大,3.0旅居時代可探索和成長的空間無限。
“坦率地說,我以前不是做旅游行業的。恐怕只有不是這個行業的,才愿意做這種嘗試。無知者無畏。一般經驗豐富的人,往往看到的都是困難,或者是經驗告訴他的一些障礙。而我暫時還看不見,所以勇往直前。”朱文波告訴《決策》。
今年五一是朝野別院大規模營業的第一個長假,游客的火爆程度超出朱文波的意料。
“選擇這樣的鄉村小院來度假,開始是有些忐忑的,沒想到幾天下來,體驗出乎意料的滿意。”寧波游客說。
別院的“管家們”每天都把游客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游客們既有回家的感覺,又能享受到良好的度假服務;既能重溫鄉土記憶,又能享受到大黃山秀美的自然風光,更能感受徽文化的精彩獨特。
“黃山IP獨步天下,大黃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相對比較分散,需要有一根線把它們穿起來,變成一個個可直接消費的產品包。我們做的就是把資源整合起來,提升大黃山的品牌價值。”朱文波說,隨著大黃山戰略的落地,特別是黃山東大門即將建成,給資源整合與項目發展帶來重大機遇,“資金來了,政策來了,人也來了,關鍵是信心足了,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目前,朝野別院三期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按照朱文波的規劃,建成運營的別院將很快達到10棟。
別院的建設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及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和高效率服務。項目建設之初,就創新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助力、村委參與的聯動機制,在白地鎮政府的指導下,由村集體收儲閑置資產,根據鎮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及“四議兩公開”方式決議,達成市場化運營意向。
項目前期由村集體負責投資基建新建改建、室內外裝修工程等硬件,朝野文旅負責投資軟裝工程、產品及業務開發、營銷推廣及經營團隊等軟件,建設竣工后交付朝野文旅進行市場化運營的方式幫助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提升當地旅游整體面貌。
在朱文波看來,跟當地政府緊密合作,積極帶動當地旅游發展,這是朝野別院的一個重要創新,“其實是政府搭好了臺子,企業來唱戲”。
為了把“舞臺”打造好,旌德縣鎮兩級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村“兩委”積極流轉閑置民房,江村還投入約550萬元資金進行亮化工程、河道清淤、護岸建設。
“我們專注于策劃設計運營和新媒體營銷,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化運營能力是朝野文旅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大黃山現在比較缺的東西。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朱文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