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或顆粒,而更小尺寸的微塑料,如微米、納米級的微塑料對人體的危害更大。它們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微塑料可能存在于食物鏈中,尤其是通過污染的水源影響魚類、貝類等水產品,以及通過土壤影響蔬菜、水果和其他農作物。食品包裝和加工過程中也可能引入微塑料。
微塑料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因此可能通過自來水和瓶裝水進入人體。
微塑料顆粒可以懸浮在空氣中,通過呼吸進入人體肺部,而室內空氣中的微塑料濃度可能比室外更高。
微塑料也可以通過皮膚直接吸收而進入人體,尤其是在使用含有微塑料顆粒的個人護理產品時。
另外,微塑料可能通過醫(yī)療用品如輸液袋、注射器等進入人體,而烹飪和加熱食物時使用的塑料容器也可能釋放微塑料。
進入人體后的微塑料,大部分較大的顆粒可能通過消化系統(tǒng)隨糞便排出體外,但較小的納米級塑料顆粒可能穿透腸壁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進而分布到全身各處。長期暴露于微塑料中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風險。目前,關于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影響的研究仍在進行中。而防止微塑料污染的最佳策略是減少塑料的使用,提高回收率,以及改進廢物管理和處理系統(tǒng)。
亦 得|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