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行業2023年度發展情況,給相關部門政策制定和行業企業發展路徑提供科學有益的意見建議,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生態環境監測分會聯合廣東省中環協節能環保產業研究院生態環境監測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對全省相關監測行業企業進行抽樣調查,共采集45家企業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編制了《2023年度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企業發展情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分析報告》)。
市場萎縮 壓縮企業盈利空間
經統計,參與本次抽樣調查的企業2023年營業收入總額26.9億元,其中,環境監測收入總額21.9億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81.5%;營業利潤總額2.3億元,利潤率為8.7%。
與2022年相比,上述企業2023年營業收入總額和營業利潤總額分別下降8.0%和29.0%,利潤率下滑2.6個百分點。
從不同經營活動范圍看,參與本次抽樣調查的45家企業中,11家環境監測產品生產專營企業2023年營收6.5億元,9家環境監測服務專營企業2023年營收3.6億元,25家環境監測產品生產及服務兼營企業2023年營收16.8億元。
除產品專營企業2023年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均同比上漲外,服務專營、產品生產及服務兼營企業2023年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均同比下降。
研發經費支出方面,參與調查企業2023年共支出研發經費3.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2.1%。從不同經營活動范圍看,環境監測產品專營企業的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收比重高于被調查企業總體平均水平,為15.3%;環境監測服務專營企業、環境監測產品生產及服務兼營企業的該比重分別為10.1%、11.3%,均低于總體平均水平。
相比2022年,上述企業2023年的研發經費支出金額有明顯上升,增長率達5.4%;其占營收比重由上年的10.6%升至12.1%,增幅為1.5個百分點。
從不同經營活動范圍看,環境監測產品專營企業、環境監測產品生產及服務兼營企業的平均研發經費支出均高于平均值,分別達903.4萬元/家、760.6萬元/家,環境監測服務專營企業的平均研發經費支出均在平均值以下,為403.9萬元/家。
市場萎縮、人才稀缺、資金短缺、行業自律、科研成果轉化不足、新技術新產品缺乏試驗場景……《分析報告》指出,當前生態環境監測行業企業存在不少痛點難點問題。受經濟大環境下行影響,首當其沖的是國內有效需求萎縮,直接導致企業的新增訂單及訂單總金額減少,企業經營狀況受到明顯沖擊。部分企業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采取低價競爭,進一步壓縮企業的盈利空間。
破局出海 開拓“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走出去”向海外擴展業務或是破局方法。《分析報告》指出,面對國內環保市場需求的下滑和激烈的競爭,企業尋求擴展海外市場或許是打破僵局的一種策略。
在海外市場,擁有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環保企業更容易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認可。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為環保企業提供了海外發展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機遇,盡管海外市場可能存在一定風險,但在政策的積極信號下,未來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為中軸的海外環保市場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市場萎縮,資金短缺勢必削弱企業的研發活力。在研發財政資金的分配上,企業期盼政府能夠給予環境監測儀器和設備生產企業更多財政專項資金的傾斜,幫助企業縮短研發周期,促進環境監測技術的突破與升級,加速創新產品的國產化、市場化進程。
此外,企業也應以“出題人”的角色,深度融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創新科研工作,暢通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間的信息交流機制,企業主動參與到監測儀器應用性研究的各個階段,共同推動監測技術的進步,實現產學研一體化,促進科研成果向實際應用的轉化。
針對新技術新產品缺乏試驗場景方面,《分析報告》建議,通過政府引導和支持,為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提供更多應用場景,促使環境監測儀器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提升監測數據的全面性和代表性,促進環境監測技術的持續創新和完善,進而推動整個環境監測行業的技術水準提升。
針對行業自律問題,《分析報告》建議,要加強行業內部的規范建設,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此外,還應提高質量控制的信息化、智慧化能力,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數字技術、數據沙箱等數字可信技術應用,實現監測活動全程受控、監測信息“可追溯、防篡改”。
政策利好 有望迎來市場擴張
2024年3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展望2035 年,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基本建成,生態環境監測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意見》強調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構建,把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和地基遙感都融入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推動多種監測技術手段融合組網,以實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全方位、立體化監測和評估。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將率先開展一體化監測網絡建設。
2023年3月,廣東省發布《廣東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提到要強化監測能力建設,加快建立新污染物分析測試實驗平臺;夯實新污染物治理基礎,開展非靶向-靶向監測技術研究,對新污染物進行定性識別和定量檢測……
隨著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廣東省環境監測行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有望迎來市場擴張,進而推動行業生產和運營的積極改善。依據抽樣調查數據,企業對未來發展比較樂觀:預測2024年整體營業收入將實現同比增長的企業數量占比40.0%,當中有15.6%的企業預測將同比增長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