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川東開江縣像一只倒懸的葫蘆。上半截,由六個鎮和一個街道連片組成,片區中心是縣城淙城街道;下半截,由五個鎮聚合成塊,任市鎮則位居中部。不論是區位交通還是基礎條件,任市鎮都是開江南部五鎮“稻田+”片區的樞紐重鎮。當前,作為傾力打造的縣域副中心,任市在開江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戰略機遇中擔負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開江縣在任市鎮創新建設“五大中心”,將原本集中在縣城或散布在周邊鎮的多項公共服務功能統一布局到任市鎮,極大地提升了縣域副中心任市鎮的產業服務、應急救援、綜合治理、公共服務、行政審批等能力,優化了“稻田+”片區公共服務和公共資源供給,推動了城鄉融合走深走實。
“五大中心”涵蓋公共服務各領域
開江縣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江縣根據區域空間布局特點在縣域副中心和“稻田+”片區中心鎮任市鎮創新建設了“三農”服務中心、應急救援中心、綜合治理中心、社會事業中心、行政審批中心“五大中心”,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提升中心鎮的輻射帶動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據了解,“三農”服務中心作為三產融合服務平臺,通過整合開江縣農事服務示范園、現代糧油產業園、工文旅特色產業園和農業“耕種防收烘儲加檢”全鏈條生產等資源,完善了中心農業生產托管、農資配送、農產品深加工、研學參觀、快遞金融、農技培訓、便民服務等功能,為片區鄉鎮及重慶市毗鄰鄉鎮提供專業化便捷化農業生產服務。
應急救援中心則是依托縣應急指揮中心技術支撐,整合天網、雪亮、交運等監控檢測資源,在任市鎮構建應急救援指揮樞紐;整合鄉鎮、村(社區)力量組建應急處突隊伍,在片區鄉鎮實現1分鐘啟動響應、5分鐘指揮調度、30分鐘應急救援的調度圈;規劃建設了片區救援裝備庫和鄉鎮應急物資庫,按標準配備應急物資和裝備,“前置”應急裝備,提升片區應急處突能力。
綜合治理中心是針對基層治理的突出問題,統籌整合片區綜治、司法、民政、婦聯、信訪、法庭、派出所等力量,聚合相關職能職責,設置服務窗口,受理轄區群眾矛盾糾紛和各類訴求。其中,成立的任市鎮行政綜合執法大隊,承接各類行政權力615項,制定管理制度12項、執法制度82項,提高行政執法質量。
目前,任市鎮原衛生院和中學,已分別更名為開江縣第二人民醫院和開江縣第二中學——突出任市鎮縣域副中心的民生服務承載功能,這也是任市鎮建設社會事業中心的配套措施。據悉,開江縣統籌“稻田+”片區五個鎮教育、醫療、養老資源,實行共建共享。通過整合轄區醫療資源,建設了位于任市鎮的縣第二人民醫院為主、其他鄉鎮4所衛生院和2所分院為輔、60個村衛生室兜底的縣域醫療次中心。整合五鎮教育資源,組建片區教育集團,保障集團覆蓋區學生自由流動、就近就便就讀。
任市鎮還統籌縣行政審批局、任市鎮和轄區派出所、交警中隊、稅務局、水電氣網等單位工作人員成立片區行政審批分局,分局承接下放行政審批權限256項,形成縣局和片區同權同責,審批事務無縫銜接,審批事項向基層延伸,著力推動審批時間短、環節少、成本低,增強企業和群眾對政務環境的滿意度。
“副中心”服務名“副”其實
“五大中心”建立以來,成效如何呢?近期,記者深入任市鎮采訪。
在任市鎮應急救援中心,駐扎在該中心的專職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張天華告訴記者,“過去,開江縣專職消防救援力量都駐守縣城,到南部片區很多地方,用時至少一個小時?,F在,即便最偏遠的八廟鎮出現突發情況,專職消防人員也能夠在半個小時內帶上應急物資裝備抵達現場。這一時間差,讓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有了質的提升?!?/p>
隨著“五大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最能讓“稻田+”片區群眾體會到的是行政審批更快、更便捷了。隨著片區行政審批分局承接大量行政審批權限,任市鎮及周邊鎮居民過去必須到縣城才能辦理的很多事項,都可以就地就近辦好。任市鎮行政審批中心副主任潘朱琴介紹,2023年,中心辦理了食品經營許可約30件、企業登記注冊300余項、個體工商戶登記注冊近600件。此外,還有零星的電影放映單位設立審批、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等業務?!爱數厝罕娺^去到縣城辦理這些業務要折騰一整天,現在幾個小時就辦好了?!睋y計,目前審批中心已受理市場準入事項1487件,政務一體化辦件量16.5萬件,辦結率100%。
記者看到,“三農”服務中心、綜合治理中心、社會事業中心都在實際運行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開江縣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優化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城鄉融合的重要內容,也是開江縣城鄉融合發展的著力點。通過‘五大中心’,讓偏遠鄉村的群眾切切實實享受到了和城市、城郊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