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歌曲《如愿》發布于2021年,由王菲演唱,是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的主題推廣曲。歌曲將四個不同年代的家庭故事娓娓道來,頗具詩意,把骨肉親情和家國之情唱進了無數中國人的心中,訴說著中國人刻在血脈中的難以割舍的感情羈絆。通過對比歌詞在百度翻譯、有道翻譯和ChatGPT三個平臺上的翻譯成果,從描寫翻譯的角度來探討機器翻譯在文學性文本翻譯中存在的局限性。
[關 鍵 詞] 機器翻譯;文學性文本;翻譯規范
一、引言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電影行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些年來,許多主旋律影片如《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奪冠》等,都通過藝術的形式激勵著當代年輕人不忘歷史、砥礪前行。《我和我的父輩》作為“國慶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寫家寫國,家中有國,國中有家,刻畫了為祖國建設默默犧牲和奉獻的無數前輩的光輝形象。歌曲《如愿》作為該電影的主題推廣曲為影片增色不少,歌詞雖然沒有宏大的敘事,卻承載著幾代人的家國情懷,贊頌了獨屬于中國人的傳承精神。
二、描寫翻譯及其基本理論
約翰·麥克法蘭最早于1953年提出描寫翻譯方法,他認為文本翻譯的結果可以有多種。由于譯者對原文內涵的理解有所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必然會加入自身的觀點,因此最理想的翻譯標準并不存在。描寫翻譯十分重視對翻譯文本的研究,以及該翻譯在社會中能夠發揮出何種作用。[1]
以色列翻譯理論家吉迪恩·圖里發展了描寫翻譯學理論,并提出了翻譯過程中的三種規范,分別為初始規范(initial norms)、預備規范(preliminary norms)和操作規范(operational norms)。[2]描寫翻譯理論實現了對翻譯的再認識,翻譯過程中的唯一中心不再是原著,譯者、讀者需求、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都可能會對翻譯產生重大影響,這一理論有利于我們擺脫傳統、狹隘的翻譯觀,為譯者根據具體實際靈活操作提供了支撐。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研究等多個學科都是描寫翻譯可以聯系起來的相關領域,對翻譯活動的研究也從單純的如何翻譯轉向為什么這樣翻譯,從簡單的結果導向升級為更加綜合且復雜的過程導向。[3]
三、《如愿》歌詞賞析
信賴是喬治·斯坦納提出的翻譯活動四個步驟中的首個,強調譯者在翻譯某個文本之前首先要承認其價值,即:該文本有值得人們用來交流或分析的意義。“文學性”這一定義由雅克布森最先提出,是文學的本質特征,具體體現在修辭、節奏、韻律等表達手段上。歌詞作為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文字承載歌曲的內涵,有很強的可讀性;同時,歌詞還是詩歌的一種,具有很高的文學性,同詩歌一樣可以塑造形象、抒發感情并引起讀者、聽者的共鳴。[4]由于歌詞需要和曲而唱,在音韻和結構上受曲調和節奏的制約,創作難度更大,因此在評價翻譯作品之前,對歌詞的分析十分必要。只有充分理解歌詞所描繪的景象和抒發的情感,翻譯時才能將歌曲的韻味準確地表達出來,傳遞文字和情感的雙重意境。下面我們以部分歌詞為例進行賞析。
首先是主歌的第一句“你是遙遙的路 山野大霧里的燈 我是孩童啊 走在你的眼眸”。在歌曲的開頭就刻畫出兩代人鮮明的形象。此處“路”“燈”“孩童”“眼眸”幾個詞都屬于本體隱喻,“路”是指父輩們所經歷的那些奮斗歷程,而“燈”指的則是前人不懈的精神成為艱難困苦中的光亮。“孩童”代表著稚嫩和天真,指年輕一代在父輩的庇佑下無憂地成長;而“眼眸”指父輩的注視,在他們的期盼和引領下,年輕人得以蓬勃成長,在他們開拓出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歌詞將種種經歷用具體的事物呈現了出來,雖然篇幅簡短但意味深長,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了兩代人生活與奮斗的畫面。
接下來是另一段主歌“你是歲月長河 星火燃起的天空 我是仰望者 就把你唱成歌”。這里作者將父輩比喻成“天空”,將后輩比作“仰望者”,通過兩個意象把兩代人薪火相傳、前赴后繼的畫面展現在了讀者面前。父輩的拼搏作為時代長河中的豐碑,為千千萬萬的后來人樹立了榜樣,指引他們踏上了同樣的奮發之路,自此兩代人在相同的信念下走向未來。作為電影的推廣曲,歌詞中的具體事物映射了角色,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助推作用。
然后是副歌部分“而我將夢你所夢的團圓 愿你所愿的永遠 走你所走的長路 這樣的愛你啊”。這里的“團圓”和“永遠”都是有著美好意義的詞匯,結合電影情節可以看出,這里的“團圓”和“永遠”不僅僅是個人當下的幸福,更是把個人理想和信念上升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層面。“如果說你曾苦過我的甜 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 愿勇往啊 這盛世每一天”,這句出現了苦和甜這一對反義詞,但詞性卻并不一致,分別由形容詞變成了動詞和名詞,“苦過我的甜”可以理解為努力付出后終于結出了碩果,表達了夢想的實現,而“不枉”和“勇往”兩個詞一個代表過去一個指向未來,抒發了新一代銘記來路、再創盛世的決心,使歌曲達到了高潮。作者通過修辭手段的運用和音韻的協調使文本超越了自身內容,具有呼喚功能,使原文本的內涵更加深刻,實現了歌詞的文學性。[5]
最后是“山河無恙 煙火尋常”這一句。“山河”和“煙火”兩個名詞分別指代“國家的態勢”和“人民的生活”。這里“山河”和“煙火”采用了借代的修辭,用局部事物代表了整體。“無恙”原指沒有疾病,也可引申為雖然受到侵害但沒有產生不良影響。此處“山河無恙”說的其實就是國家安定太平,沒有戰亂,顯然是結合了我國的歷史實際;“尋常”則是指一如當初,表現了人民生活安定和諧、幸福美滿。因此我們可以將“山河無恙”和“煙火尋常”看作一種結構隱喻,通過山川河流和裊裊炊煙將抽象的國家安定、人民幸福這一概念展現出來,不僅增加了歌曲的畫面感,還將一種恢宏的情緒化為稀松平常之景,為平淡的描述賦予了力量。
四、關于《如愿》歌詞的機器翻譯比較
機器翻譯,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自然語言的過程,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實用價值。本文選取了百度、有道以及ChatGPT三個平臺進行機器翻譯,并對翻譯成果進行了比對,以此探究機器翻譯在文學性文本翻譯中的應用效果。
例1.你是遙遙的路 山野大霧里的燈 我是孩童啊 走在你的眼眸
百度翻譯:You are a distant road. Lights in the thick fog of the mountains and fields. I am a child walking in your eyes.
有道翻譯:You are far away. Lights in the mountains and fog. I am a child walking in your eyes.
ChatGPT翻譯:You are the distant road,the light in the fog of the mountains and fields. I am a child,walking in your eyes.
在圖里的規范論中,預備規范涉及翻譯方針這一因素,在翻譯的過程中翻譯方針受文本類型影響,由于兩種語言系統的差異,譯者的主觀能動性不可或缺,無論采取何種方針都必須考慮譯入語系統中規范的功能和作用。[6]歌詞作為文學性文本,因其藝術性需要譯者在翻譯時對有限的詞句進行一定的延伸,以幫助讀者了解原文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情感。
對于“眼眸”一詞的翻譯,三個平臺都譯為eyes,但此處的“眼眸”所指的并不是眼睛這一視覺器官,而是指人在注視某物時發出的目光或者凝望的動作。此處在翻譯時應該將其背后的引申含義交代出來,而機器翻譯并未意識到這一層面,僅僅達成了字面上的對等。
例2.你是歲月長河 星火燃起的天空 我是仰望者 就把你唱成歌
百度翻譯:You are the river of time. The sky lit by sparks. I am the one who looks up and sings you into a song.
有道翻譯:You are the river of time. Starfire in the sky. I’ll sing you like a song when I look up.
ChatGPT翻譯:You are the river of time. The sky ignited with stars. I am the admirer,singing you into a song.
在圖里看來,譯作可視為譯入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需要符合譯入語的語言規范、讀者心理預期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與此同時,譯作還會對譯入語社會的語言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關于這段歌詞的翻譯,最大的差異出現在“仰望者”的處理上,三個平臺中只有ChatGPT保留了原義將其直譯為admirer,百度和有道都選擇了用look up這一動作來表達“仰望”的意思。不難看出,歌詞中采取的其實是“仰望者”的比喻義,指懷有夢想和抱負的人,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身體動作,因此譯者在翻譯時需要考慮到這一層面。譯者在翻譯時不能僅僅止于對文字意義的轉換,還需結合譯入語的社會價值、文化背景等對譯文進行潤色和創作,跳出表層文字的束縛,從更廣闊、更深遠的角度再現原作的神韻,幫助讀者在閱讀文字的同時領略其背后的內涵。[7]
例3.山河無恙 煙火尋常
百度翻譯: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safe,and the fireworks are ordinary.
有道翻譯: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were all right and the fireworks were ordinary.
ChatGPT翻譯: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unchanged,the fireworks are ordinary.
圖里的初始規范中強調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整體取向,關于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的取舍是翻譯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赫曼斯強調,規范需要人為建構,根據特定時期和特定文化,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操作,以實現翻譯的目的,滿足讀者期待、最大限度地完成跨文化交際功能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翻譯。[8]作為電影的推廣曲,歌詞肩負著再現影片情節、升華作品主題的任務,相比于充分性,可接受性的實現更加重要,只有得到譯入語讀者的認可,原文本在藝術和價值觀傳播層面的作用才能體現。在此句的翻譯上,三個平臺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無恙”一詞,結合我國的歷史實際,百度翻譯的safe更恰當一些。除此之外,三個版本的譯文運用了不同的時態,而此處描繪的景象是經過前輩拼搏奮斗所得來的當下的太平盛世,因此有道翻譯使用的過去式并不合適,沒有體現出結果的延續。關于后半句中的“煙火”一詞,三個平臺都譯作了firework,但這里“煙火”與“煙花”并無關系,可以理解為“炊煙”或“人煙”,指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煙火尋常”表現的其實是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狀態。這里機器翻譯使歌詞缺失了美感,同時也容易讓讀者產生疑問。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個平臺對歌詞這類文本的機器翻譯都出現了明顯的錯誤,且主要集中在理解的層面,三個平臺的譯文都僅僅實現了字面上的對等,未能將歌曲所承載的深厚情感同步傳遞出來,在翻譯效果上均有所欠缺。
五、從描寫翻譯的角度分析機器翻譯的局限性
圖里認為譯文總是在充分性與可接受性兩極之間變動,可接受性的程度越高就要求譯文越接近目標語言的規范。描寫翻譯重視翻譯過程中譯者的實際抉擇,譯者的主要目的是使譯文被譯入語文化所接受,是以譯入為導向的研究。[9]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通過翻譯,原文本逐漸轉化為可以被譯入語讀者所接受的文化產物。歌詞這類文學性文本除了具有表達功能,還具有一定的呼喚功能,能夠激發讀者內心的認同與共鳴,因此描寫翻譯強調發揮譯者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有利于將文本的呼喚功能最大化地實現。[10]相較于信息性,文學性文本的鑒賞性更加突出,因此譯者在翻譯時應當有意識地向“可接受性”這一維度傾斜,保證讀者能夠充分理解原文內涵的同時,還能了解和感受其相關的文化、風俗、習慣等,把文字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如愿》這首歌曲敘事簡單平淡,看似沒有宏大的場面和激烈的感情,但字字句句的背后都有著更深一層的精神內涵。同時歌詞運用了大量的隱喻,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譯者的解讀,聽者很難和作者想表達的家國情懷與傳承精神聯系起來。對于文學性文本,當前的機器翻譯并不能滿足要求,不管是對歌詞的剖析,還是對歷史背景的闡釋,抑或主觀性的發揮,機器翻譯依然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其程序化的模式只是完成了字面意思的轉化,無法實現對材料內容的深入分析與挖掘,更無法有意識地自我發揮為譯文增色。
六、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日趨便利,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滲透在我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機器翻譯作為一種常用的輔助工具,擴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和翻譯服務的受眾群體,為各行各業工作效率的提高貢獻了力量,其發展速度和結果不容忽視。但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機器翻譯同樣存在弊端和缺陷,面對不同種類、不同作用的文本和語料,機器翻譯所能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我們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其局限性,特別是對于文學性較強的文本來說,人工翻譯和審校必不可少,其譯文效果也一定會高于純機器翻譯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廖七一.翻譯規范及其研究途徑[J]. 外語教學,2009(30):95-98.
[2]Gideon, Toury.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苗菊.翻譯準則:圖里翻譯理論的核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1):29-32.
[4]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 Fort Worth: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8.
[5]趙彥春.吳浩浩.從認知詩學視角考察文學性的翻譯[J]. 外語研究,2017(3): 65-70.
[6]孫藝風.翻譯規范與主體意識[J].中國翻譯,2003,24(3):3-9.
[7]熊莉萍.莫新語.圖里翻譯規范下林語堂《蘭亭集序》的英譯研究[J].寧波開放大學學報,2023(4):29-34.
[8]Hermans, 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9.
[9]劉靜靜.吉迪恩·圖里翻譯規范理論文獻綜述[J].海外英語,2023(17):25-28.
[10]張添羽,王樂.林少華譯本風格成因:描述翻譯學視角的闡釋[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6):86-89.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