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達爾文的進化論,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適者生存”,我們經常用這四個字來解釋一些自然及人類社會的現象。其實這不是達爾文的原話,《物種起源》一書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選擇學說,其內涵遠比“適者生存”要豐富得多。這個學說為生命的多樣性提供了一種解釋——是演化和自然選擇,造就了這個星球上千姿百態的生命。
達爾文用基礎的方法,以較為通俗的方式開創性地解釋了生物界看似玄妙莫測的復雜現象和生物發生問題。當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有局限性,但這并不能遮掩其核心價值。在進化論的基礎上,一代代生物學家作出了修正,形成了有科學證據支持的科學理論體系。
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學說,幾乎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在社會科學領域,進化論被用來解釋人類的政治和消費習慣;文學評論家會借用達爾文的觀點來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心理學家喜歡用進化論的視角,來探討人類現有的認知能力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物理學家根據達爾文的觀點,建立了“宇宙哲學的自然選擇論”,認為存在“多元宇宙”,它是從一個簡單的宇宙“進化”成不同的多個宇宙的;計算機科學家借鑒進化的概念和原理,創造出“遺傳編程”并廣泛應用于尋找復雜問題的最優解答,包括預報天氣、優化藥物組合等……
偉大的科學理論,一定也具有非凡的情感價值。正如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說的那樣:“我認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格調是再好也沒有的,它可以感動那些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的人們。”
是啊,達爾文的觀點,至今仍在“感動”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