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意義上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消費、投資和出口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彰顯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商務部將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圍繞著“持續擴大”關鍵詞為居民提供多元豐富的消費體驗,琳瑯滿目的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了通向美好生活的多種選擇。
時間的刻度,見證了“三個轉變”引領我國品牌建設實現重大躍遷。在以品牌建設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過程中,消費者對品牌的期望變得更加豐富多維:品牌需要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確保消費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品牌需要及時獲取消費者的反饋,來調整符合時代的消費場景;品牌需要塑造獨特的價值觀,吸引消費者的認同與共鳴。
當前,品牌發展如何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從六個方面進行突破。
第一,明確生產對象,挖掘消費需求,針對不同人群差異化打造產品。生產對象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三要素(生產對象、生產資料、生產工具)之一。企業需要精準分析目標用戶畫像,如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性別的消費需求差異,為消費者提供具體而實際的產品與服務。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相通,品牌可以嘗試打破限制,嘗試在不同代際之間尋找共性,推動代際之間的互動與融合。
第二,針對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質量環節,數字技術加速賦能品牌建設工程。如今數字技術在推動我國生產、生活、社會治理方式深刻變革的同時,豐富了消費內容,延展了消費群體,改造了消費過程,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讓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臨了新的形勢。
以乳業市場為例,一方面數智化賦能產品質量提升,如供應鏈SaaS系統、溫控監測系統等促進生產環節提質增效。另一方面,數字檢驗技術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產品“數字身份證”所載蛋白質含量等關鍵信息是消費者篩選同類產品的依據。
第三,著力培育品牌標桿,發揮品牌示范作用,推進品牌標準化建設。引導區域、行業、企業開展對標提升行動,增強品牌培育和管理能力。
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性、戰略性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品牌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標準來引領,掌握品牌評價國際話語權對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公平競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科學的品牌評價,既可以在行業內樹立優秀品牌案例指導企業提升品牌價值和競爭力,同時引領品牌的國際化進程,為國際標準化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第四,全方位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應建立健全涵蓋立法、行政、司法、社會保護以及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消費維權治理格局,從政策、制度、法律、標準等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凝聚多方力量促進社會共治,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自1989年成立以來持續推進保護消費者事業發展,主動承擔不同領域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社會責任。從消費者自身來說需要增強保護與維權意識,從不購買假貨做起,形成“良幣驅逐劣幣”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
第五,加快誠信機制建設,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首先,推進商品可溯源信息技術平臺建設。對消費者而言,產品信息的清晰可見,是產品安全的保障,是對產品源頭的認證;對企業而言,數據打通可以支撐標準落地、渠道建設、品牌營銷等不同環節的系統建設。
針對消費者關心的假冒偽劣賠償問題,商家賠付要落到實處,不玩弄“文字游戲”。此外,可以通過推進消費安全險等創新舉措提高保障水平,切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同時,組織優秀企業對產品和服務質量作出誠信承諾,通過企業對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的公告,激發企業榮譽感和責任感,共筑質量誠信、傳遞質量信任、提振消費信心。
第六,重視品牌建設環境,提高全社會對品牌建設戰略定位的認識。品牌的崛起,固然離不開企業自身的精心培育,但也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
首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培育名牌產品實屬不易,如果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品牌的長久發展便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其次,品牌建設扎根在社會各環節聯動的土壤中。當人們在網購水果時感受到的是水果品牌、電商平臺、物流系統等綜合服務帶來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品牌單一環節的作用。良好的營商環境如同滋養萬物的生態系統,不僅能減少制約企業發展的束縛,而且通過自由而公平的競爭,促使各類品牌茁壯成長。
近年來,我國努力培育民族品牌,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工程。“國潮”已上升為國家行動,工信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挖掘中國文化、中國記憶、中華老字號等傳統文化基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新生消費群體消費取向研究,創新消費場景,推進國潮品牌建設。
中國傳統品牌在當下獲得了嶄新時代生命力,上萬種國潮產品頻頻贏得流量和銷量,成為國潮文化的重要標識,體現出年輕一代強烈的民族認同、文化自信,體現出在國風審美不斷覺醒與崛起的時代,品牌需要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從古代藝術、民間故事、傳統工藝中汲取靈感,結合現代設計語言,創造出既有文化深度又不失創新性表達的產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今,帶有中國印記、東方美學的品牌特色成為越來越多出海品牌的主打,潤物細無聲地向海外傳遞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深入挖掘和提煉中國文化的精髓,將中國文化元素融入品牌故事中,通過文化交流的橋梁推動品牌傳播,企業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中國擘畫的“一帶一路”倡議為更多中國企業品牌“走出去”創造了新的機遇和新的空間。中國的瓷器跨越山海敘說中外文明交流新故事、云南特色風味的咖啡搭載中歐班列遠銷海外……中國品牌的出海在展示中國文化和產品的同時,更展現了一個開放、繁榮的中國市場活力與自信。共創、共贏、共享、共生,這是中國品牌與世界共享的宏大愿景,更是千年絲綢之路古道上的歷史回響,讓中華之美閃耀光芒。
責編 /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