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任務
漢語一般可分為五級語法單位:語素→詞→短語(也稱詞組)→句子(包括單句和復句)→句群。高考語言表達題重點考查詞語運用、效果分析、病句修改,所以我們要重點了解“詞”“短語”“句子”這三級語法單位。
知識整合
一、詞
根據詞的意義和語法功能,詞可以分為實詞、虛詞兩大類。
1.實詞。(1)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2)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存在、變化。(3)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或狀態。(4)數詞,表示數目。(5)量詞,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常與數詞結合,合稱數量詞)。(6)代詞,代替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
2.虛詞。(1)副詞,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不能修飾名詞。包括表程度的“很、極、非常、太”,表時間的“已、剛、將、馬上”,表范圍的“全、都、總、只、僅”,表情態的“正好、剛好、依然、悄悄、竭力”,表語氣的“或許、絕對、沒有、難道、尤其、甚至”,表頻率的“又、再、還、仍、往往、常常”,表肯否的“一定、大概、沒、未必”,等等。(2)介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前面,合起來在句子中起修飾、限制或補充作用。包括表對象關系的“把、被、對、對于、關于、連”,表處所、方向的“在、向、從、往、朝”,表示時間的“從、自從、當”,表狀態、方式的“用、以、按照”,表原因的“由于、因、因為”,表目的的“為、為了”,表示比較的“比、跟、同”,表排除的“除、除了”,等等。(3)連詞,起連接詞、短語、句子或段落的作用,如“和、跟、與、同、及、而、或、如果、只要、因為、雖然、即使、不但”,等等。(4)助詞,附著在詞、短語、句子后面,起輔助作用。包括結構助詞“的、地、得”,時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嗎、呢、吧、啊”,等等。(5)嘆詞,表示強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應答,可單獨成句。(6)擬聲詞,模擬聲音。
二、短語
短語是由詞和詞組合而成的語言單位,加上句號、問號、感嘆號等標點符號可以獨立成句。按照結構特點可分為并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后補短語、主謂短語等。
1.并列短語,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或數量詞等組合而成,詞與詞之間互不修飾限制(但不少并列短語中的詞有先后順序),中間常用頓號或“和、及、又、與、并”等詞連接。
2.偏正短語,由修飾語和中心語組成,結構成分之間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中心語是名詞或動詞、形容詞,名詞前的修飾語是定語,之間可用“的”字連接;動詞、形容詞前的修飾語是狀語,之間可用“地”字連接。
3.動賓短語,由動詞與后面受動詞支配的成分組合而成,受動詞支配的成分是賓語,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處所等,常由名詞、代詞等充當。
4.后補短語,由動詞或形容詞與后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組合而成,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之間可用“得”字連接。
5.主謂短語,由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構成,由表示被陳述和陳述關系的兩個成分組合而成。大多數情況下,主語是一個名詞或代詞,謂語則由動詞、形容詞來充當。
三、句子
從句子結構而言,句子可分為單句、復句兩大類句型。
1.單句。分為一般單句和復雜單句兩種。一般單句的各個成分都由詞來充當,復雜單句由復雜短語充當句子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成分。有的主謂句中,謂語復雜多樣,在結構和表達上有些特殊,稱為特殊單句,包括把字句、被字句、連動句、兼語句、是字句、存現句等。
2.復句。(1)并列關系復句,分句之間的關系或是并列的,或是對舉的。常用關聯詞有“既……,又……”“既……,也……”“又……,又……”“也……,也……”“不是……,而是……”“是……,不是……”。(2)遞進關系復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進一層。常用關聯詞有“不但(不僅、不光)……,而且(并且、還、也、甚至)……”“尚且(況且)……,何況……”。(3)選擇關系復句,非此即彼,或此或彼。常用關聯詞有“是……,還是……”“不是……,就是……”“與其……,不如……”“或者……,或者……”。(4)轉折關系復句,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對,分重轉和輕轉。重轉,語意重心在后;輕轉,語意重心在前。常用關聯詞有“雖然(盡管、雖說是、雖說、固然)……,但是(可是、但、卻)……”“……只是……”“……反而……”。(5)因果關系復句,前因后果,前面分句說明原因,后面分句推斷出結果;前果后因,前面分句說結果,后面分句說原因。常用關聯詞有“因為……,所以……”“既然……,就(那么、那就)……”“之所以……,是因為……”。(6)假設關系復句,前一分句假設一種情況,后一分句說出假設的情況實現后所產生的結果。常用關聯詞有“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則)……”“即使(縱然、縱使、即便)……,也……”“再……,也……”。(7)條件關系復句,偏句提出條件,正句表示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結果。有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三類。常用關聯詞有“只要(一旦)……,就(便)……”“只有……,才……”“除非……,否則……”“無論(不管、不論)……,都……”。
四、句群
句群也叫句組,是由前后連貫共同表示一個中心意思的幾個句子組成,組成句群的各獨立的句子之間可以用語序直接組合,也可以用關聯詞語組合。根據句群中句子與句子的關系,句群可以分為并列、順承(連貫)、解證、選擇、總分、遞進、因果、目的、轉折、條件、假設等幾類。
拓展延伸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題。
三十歲以前,我是一名地質隊員,徒步烏江流域,驚嘆于大自然的神奇。于我而言,沒有比一覽眾山小更愉悅的了。這樣的愉悅,美妙無比,卻又 A 。而這樣的難以表達的感受,我在骨子里想與人分享,于是我成了一名作家。在成為專業作家的近三十年里,一名地質隊員的初心讓我 B 地行走在烏江流域,沒有怨言,只有愉悅。貴州有一百二十五萬多座山峰,“萬峰成林”這樣的詞在數據面前也顯得有些底氣不足。如果說,作為一名地質隊員,跋涉在這塊土地上讓我驚嘆;那么,作為一名作家,我 C ,想找到能真實表達心情的詞語。最后我想到了驚嘆的近義詞——震撼!驚嘆和震撼,還是有區別的。驚嘆,在臉上;震撼,在心上。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
2.下列句子中黑體的“與”和文中黑體的“與”,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感性與理性是人類思維和認知的兩個重要維度,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B.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要有寬容的意識,要與人為善,為他人著想。
C.為了更好地發揮本次座談會的作用,與會人員依次進行了經驗介紹。
D.“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我們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題。
頁巖油主要來源于生物殘骸的降解和轉化,這與石油類似。在地球漫長的歷史時期里,湖泊、河流等水體中的生物殘骸沉積在水底,經過長時間的壓力和溫度作用,這些生物殘骸最終 A 。在頁巖油的形成過程中,有機質在缺氧環境中沉積,經歷了壓實、水分蒸發、礦物質沉淀等。隨著地質作用的不斷進行,頁巖油在地層中不斷累積,從而形成頁巖油儲層,這才具有開采價值,如果 B ,開采是不劃算的。頁巖油的含油飽和度較低,就意味著單位體積的頁巖油中 C 。
與石油相比,頁巖油的黏度較高,流動性較差,因而開采難度較大。然而,頁巖油儲量豐富,發展前景好。與石油相比,頁巖油開采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因而,頁巖油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答:
2.請簡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50個字。
答: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題。
英談村的紅色面貌與紅色歷史 A 。當年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太行山紅色根據地之一,它的肌理中深深滲透進血與火的榮光。一座稱為“汝霖堂”的大屋,是當年八路軍總部辦公地,站在院落里,可以眺望遠處稱為“天下之脊”的巍巍太行,縱貫晉冀豫,以其山高因而勢險,居高臨下,一種豪情和振發之意 B 。英談這個偏遠村落,也是被戰斗的歲月所包漿過的,因而更添其雄性的剛毅質地。站在這片土地上,我無法不意識到英談村是一種歷史的活態,也是生命 C 的存在,他經常引發我們的渴念,這是因為我們既是現實的,也是歷史的,同時向未來敞開——因為我們就是這樣一群人啊——如同孩子,對于存在的永恒,抱持著無邊的好奇和幻想。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
2.請將畫線句改寫為以“英談村是”為開頭的單句。
答:
3.文中黑體字均指英談村,但兩處用字不同,試分析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
答: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