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支教嗎?”
“去吧!”
一時興起的決定,卻讓我遇見了冉。她坐在支教面試官的位置上,問道:“可以說一下你為什么想去支教嗎?”我總不能直接說“我是陪室友參加的”“我想增加志愿時長”之類的話吧。
“支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想讓自己的暑假變得更有意義,我想去幫助更多的孩子。”這些話說得我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冉輕聲低笑:“沒關系,去了自然就會愛上這項公益活動的,為愛發電是會上癮的喲。”
后來我才知道,冉是春暉行動發展中心的“春暉使者”,連續三年參加了家鄉的支教之行。
時光荏苒,距離支教結束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冉在支教隊出發前對我說的話依然在我腦海中盤旋著:“大學時光是美好的,亦是值得努力的,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兩者皆有自然就更好了。愿你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不負年華不負卿。當你回首大學四年時,愿你無悔年華。”
臨近畢業找工作之時,我和冉聊了聊:“冉學姐,可以說說你找工作的故事嗎?”
步履不停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大學四年的沉淀是一種準備,如專業知識的學習、各種技能的掌握、學生工作的經歷、堅持已久的愛好等。只不過這些準備有的是看得見的,比如課堂上的學習;有的是看不見的,比如在學生工作中積累的工作經驗。
冉的準備我們都是看得見的,認識她之后,我們總能看見她忙碌的身影,好幾次聚餐時還看見她帶著社團的資料。她好像總能準確定位自己在某一階段的目標;而當她達到目標之后,還沒放松幾天,就又投入下一場拼搏之中。
“簡歷的制作就是一種準備。簡歷的種類豐富多樣,沒有最好的,只要適合自己、能夠突出自己的特點就是好的。”
冉的話給了我不少啟示。之前我總以為簡歷的內容越多越好,可到最后不免花里胡哨。精練、明確、直擊重點,才是簡歷制作的核心要點。
“試水”的經歷也很寶貴
在找工作之時,如果有機會,可以多參加一些面試,給自己多攢點面試經驗。但意外總是無處不在,萬一第一次參加面試,面試官就覺得我表現得很差怎么辦?萬一突然發現自己并不適合這一職業怎么辦?這樣一來,多參加面試豈不是加重自己的就業焦慮嗎?
“‘試水’的心態不可取,但‘試水’的經歷卻是值得的。”
冉告訴我,她在找到現在這份工作之前,曾去參加了當地最好的高中的面試。面試的學校很優秀,而競爭者更加優秀,所以她并沒有志在必得的決心,而是懷著積累經驗的想法去參加,這樣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面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希望總在未知處
很多成功的契機往往在我們的意料之外。冉通過面試,成功簽約,我問她的感受,她說:“怎么形容呢?過程比較難受,好在結局不算太差。”
聽完她的求職經歷,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成功。但是,聽了她的講述,我能夠靜下心去思考某些問題。
我們都是一樣的,在應聘之前,總是嚷嚷著想去一所既有名氣又有好區位的高中任教;在經歷了幾場面試后,變成“只要能進高中任教就行了”。雖然這聽起來像是一句玩笑話,但確實是我們求職中的一個心路歷程。在應聘之前,放平心態,認真準備,不去管結果如何。這樣做,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太失意;如果成功了,那種喜悅之情會讓人終生難忘。
冉的大學故事已經結束了,但她的職場故事正在徐徐展開。我相信,在新的環境里,她依舊是那個時刻都在準備著努力上進的女孩。
正如冉所說,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在找工作之前,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是為了讓自己更貼近心中的“詩和遠方”;在找工作之時,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是為了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在對自己提出高要求的同時,請記得要不斷地錘煉自己;當工作沒有想象中那么滿意時,也請不要對自己太苛刻。
沒有達不到的彼岸,只有不可知的遠方。而我們,只要為之努力奮斗,終將成為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