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上旬,各地包括軍警院校在內的提前批錄取陸續完成。由于近些年就業環境的變化,考生想進入體制內的愿望不斷增強,因而警校的錄取線在部分省份持續走高已經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以四川為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該省的投檔線為638分(位次7997名),比2023年的632分(位次9205名)上漲1200多位;中國人民警察大學較去年上升6000多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則出現猛烈反彈,狂漲70000多位,大小年現象明顯。
但與此同時,在部分省份如江西、廣西,警校錄取卻出現了令人不解的斷檔。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專業組503、504和501在江西的投檔線均超過600分,但專業組502的投檔線僅為448分。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南京警察學院也有類似的情況(見圖1)。
為什么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情況出現呢?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出現斷檔現象的江西和廣西均為第一次按新高考模式進行招生錄取,投檔位次暴漲的四川則仍按老高考模式招生錄取。而根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從2024年起,所有新高考省份考生必須選考政治才可以填報公安學類專業。與此對應,出現斷檔的專業組的共同點是只招男生,且選科要求為“物理+政治”。這是老高考時候沒有的。從整體上看,雖然男生選物理的比較多,但選了物理又選政治的,少之又少。
這就給我們所有新高考省份的考生,特別是已有目標專業或明確職業規劃的考生一個警示,一定要提早關注有關的選科要求,以避免到填志愿時因為選科問題而不得不放棄心儀的院校專業組。
想要搞明白自己的選科能報什么專業,我們就要了解高校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是怎么來的。
基本依據——
教育部“選科指引”
“選科指引”的全稱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見表1)。2021年7月19日,在前三批新高考省份試點的經驗基礎上,教育部正式頒布了“選科指引”。并于2024年起正式啟用,對“3+3”和“3+1+2”省份均適用。這是所有高校在為本校的本科專業做選科要求時的基本依據,或者說最低要求。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查閱此文件,也就能大體知道自己想報考的專業需要選哪些科目了。
“選科指引”列出了92個學科門類,其中65個學科門類要求必選物理,占比70.65%;56個要求必選化學,占比60.87%。更重要的是,針對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四大類本科專業,選科要求基本上都是必選物理、化學。相比以往選科要求,物理、化學的權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另外,法學類目下,公安學類、政治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三個專業類均要求必選政治(見表2)。
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專業的數量不多,在實際招生中,大部分高校還會把政治學類專業的招生計劃放在歷史類,物理類考生填報機會較多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和公安學類專業。
明確規定——
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在上述“選科指引”的基礎上,高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本校的專業做出自己的選考科目要求。
比如心理學專業,“選科指引”中對其沒有做任何選科要求,高校就可以自行提選科要求(如北京師范大學要求必選物理+化學,清華大學要求必選物理),也可以不提選科要求(如北京大學)。
又比如臨床醫學專業,“選科指引”中對其選科要求是“物理和化學必選”。大部分高校對其不再提更多的選科要求,少部分高校會加設條件,把本校的臨床醫學專業的選科要求設定為“物理、化學和生物必選”,這都是符合規定的。
為保證不同省份學生在高校進行專業學習時,擁有共同的必備知識基礎,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同一高校相同專業在所有新高考省份提出的選考科目要完全一致。
具體填報——
當年的招生計劃
滿足高校公布的某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仍不能保證考生就一定能報考,還得看當年該高校該專業在考生所在的省份有沒有招生計劃。特別是不提科目要求或沒有首選科目要求的專業,即便有招生計劃,還得看該專業會安排在物理類還是歷史類計劃下。
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絕大部分高校對這個專業都不做選考科目要求,只有極少數會要求必選歷史。但查詢歷年的招生計劃,我們很容易發現,絕大部分高校是將這個專業的招生計劃放在歷史類/文史類中,放在物理類/理工類的比例非常低。
可見,想要知道自己的選科組合能報哪些專業,不僅要看教育部的“選科指引”,還要綜合各個高校公布的選科要求,以及往年的招生計劃。這樣雖更煩瑣,但更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