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新職業是就業新亮點,對于鄉村振興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目前已開發了13個與鄉村振興相關的新職業,我們曾在前幾期雜志中介紹過“職業新農人”,除了讓農事信息全部實現網上監管的農業數字化技術員、操控無人機完成農林巡視工作的無人機飛手、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對鄉村資源進行整合優化的農業經理人,還有電子商務、直播電商、民宿管家,等等,新職業的噴薄涌現折射出鄉村新業態的繁榮發展,其正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除了上述的農村新職業,你還知道哪些呢?
越來越搶手的金牌“農機醫生”
老家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00后”王勝勇,一直記得小時候跟著父母務農的情景。他最喜歡坐在拖拉機的后斗里,聽著“突突突”的轟鳴聲響徹田野。然而拖拉機經常出故障,一不小心就壓壞地里的麥子,父母經常為此急得滿頭大汗。那時的他就在想,長大后一定要把這些機器弄懂,為父母分憂。
小時候埋下的種子,如今已發芽抽枝。身為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學生的王勝勇,在今年5月上旬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上,奪得農機修理學生組金牌。
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展技能風采 促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全國的701位選手在砌筑、農機修理、電子商務等11個比賽項目中展開激烈角逐。
開賽前3天,王勝勇在教練的指導下接受了一次嚴格的模擬測試。“當時老師設置了25個故障,我需要在短時間內,一邊進行故障排查,一邊更換壞了的零件。我只用了15分鐘,就成功排查出25個故障,并完成收割機啟動。”王勝勇說。
四川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汽車教研室講師、機械工程師邵新忠參加了農機修理職工組比賽。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邵新忠畢業于西華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平時講授的是汽車機電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等課程。在這次大賽中,邵新忠沒有取得理想的名次。他認為,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擁有較高學歷和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但缺少到基層鍛煉的經歷,在比賽中總感覺時間不夠用。
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農機裝備產業人才缺口預測將達44萬人。
高學歷的“泥瓦匠”
“誰說高學歷的人眼高手低?誰說高學歷就不能掌握泥瓦匠的技能?學歷教育帶給我的思維方式和知識技能儲備,讓我對識圖、放樣感到很輕松,但切割和砌筑是短板。分析好優勢和劣勢,就能揚長避短。”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盛新旭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上,參加砌筑賽項職工組的比賽時說。
202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盛新旭進入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一名教師,講授建筑施工技術相關內容,此前他從未想過會作為選手參加比賽。2023年9月,天津市承辦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機緣巧合下,他首次站上砌筑國賽舞臺,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選手過招。那次參賽讓他深刻認識到提升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性。
盛新旭說,這次比賽的寶貴之處在于為他架起了專業與產業結合的橋梁,讓他更有目標和方法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導向下,營造“技能吃香”的氛圍,引導更多年輕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本次大賽砌筑項目裁判長周果林表示,高學歷選手參加大賽,具有一種難得的示范效應。砌筑作為建筑項目,在很多人眼中代表著辛苦和勞累,但其實很多崗位對人才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的要求非常高。比如一些城市的地標性建筑,砌筑作品圖案很復雜,對高級技師的需求量很大。
快速崛起的鄉村電商新勢力
最近,云南技師學院東軟信息產業學院學生鎖成玉成了校園里的“明星”,21歲的她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上獲得電子商務賽項學生組的金牌,這也是云南省在這個大賽上摘得的首枚金牌。
2021年,鎖成玉從云南省昭通市烏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來到云南技師學院就讀。“來這個學校之前,我是老師和父母眼中的叛逆小孩。”鎖成玉說。
鎖成玉提到,在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上,青年教師、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移動機器人賽項冠軍鄭棋元,飽含激情地講述了他的奮斗經歷。鎖成玉被鄭老師的工匠精神打動,“技能報國”的種子在那一刻開始生根發芽,她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鎖成玉就讀專業并非電子商務,而是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入校后,她在老師指導下創辦了攝影社團并擔任副社長,學習拍攝與剪輯技術,自己寫腳本,開始運營直播賬號。
“深入學習電子商務相關技能后,我開始找機會把家鄉農特產品,比如遠近聞名的昭通蘋果,通過互聯網直播銷售到全國。”鎖成玉信心滿滿地說。
電子商務項目裁判長助理時應峰表示,該賽項是模擬真實場景設計,選手利用互聯網及現代信息技術平臺,扮演賣家角色,運用視覺營銷、直播營銷等多元化手段來提升店鋪運營成效。
隨著互聯網技術革新和消費者需求多元化,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測算,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4.9萬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5.2%。時應峰介紹,近年來,直播電商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愈發旺盛,一些電子商務相關的新職業需求量也在逐漸加大,如直播銷售員、直播內容運營師、直播場控運營師、直播品控師、直播客服等。
妙手生花的農特產品創意面點師
&技藝精湛的茶藝師
搟、抻、捏、揉、搓,手法變換間,精美的面點作品逐一呈現;沏、倒、品、賞、悟,茶藝流轉中,香醇的茶韻悠然四溢。2024年4月7日,在浙江交通集團所屬浙江商業技師學院,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中式面點賽項)浙江省選拔賽順利舉辦。
在中式面點比賽中,浙江商業技師學院費紅燕老師妙手生花,推出一道金黃酥脆、色澤誘人的蘋果酥。她介紹道:“制作油酥時,開酥的手法尤為關鍵。只有將酥層開得均勻,面團的粗細合適,并控制好油溫,才能制作出成功的作品。”
而枇杷和石榴又能創造出怎樣的中式面點呢?浙江商業技師學院方牡丹老師以寧海白枇杷和蒙自石榴為靈感,制作出了造型獨特的枇杷酥和石榴包。“這兩款農產品是當地的特產,它們從縣區起步,一步步走向全國,成為全國知名的品牌,這正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體現。”方牡丹說。
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大賽茶藝賽項的內容包括規定茶藝演示、茶樣品質鑒別、創新茶藝演示、茶湯質量比拼等多個模塊,旨在全面考察選手的茶藝技能和綜合素質。
比賽現場,選手以中國茶道精神為指導,以泡好一杯茶和呈現茶藝之美為目的,通過精心選擇水源、茶具,以及對水溫、茶水比例、浸泡時間等參數的科學設計與精準把控,充分展示了茶的色、香、味、形等性狀。選手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流露出對茶藝的深深熱愛與精湛技藝,不僅強調了茶湯的高質量,還展現了泡茶過程的藝術美。茶藝賽項進一步培養了茶產業技能人才,人才也將進一步賦能鄉村茶產業振興發展。
面點用創意與技巧賦予新生,茶藝以優雅與靜謐詮釋傳統。傳統技藝結合創新思維,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編后語
鄉村振興相關新職業的興起,是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國家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未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會有更多相關新職業、新業態涌現,為鄉村發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