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武田泰淳很內向,無法跟老婆、孩子流利地溝通,當他想要表達“我很愛你”的時候,就會突然給她們錢。武田泰淳坐在餐桌的對面,動作和表情仿佛變魔術一般,從信封里緩緩地摸出鈔票,在妻子百合子面前放一張,在女兒面前放一張。有時故作思考狀,然后又摸出一張,發牌一樣遞過來。百合子和女兒滿臉通紅地接過錢:“謝謝孩子爸。”“謝謝爸爸。”武田泰淳去世后,百合子偶爾呆望著籠了層薄云的遼闊天空,眼前還會浮現出他輕輕放下一張張鈔票時的情景。
武田泰淳是懂得表達愛意的。世間成千上萬種表達愛意的方式中,“給錢”是最為坦蕩直接、震撼人心的。同時,在收到金錢作為禮物的體驗級別中,“收到現金”比“收到電子轉賬”的幸福感要強烈得多。多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電子支付尚未盛行。每個月月初,我媽都會給我一沓錢,當作當月的生活費。
那一天,我媽的所有缺點在我眼中全都隱遁消失,母女之間格外溫馨友愛。有一次,我在某家商場店慶的時候前去掃貨,將當月的生活費幾乎花光。看著錢包里僅剩的一張50元紙幣和幾枚硬幣,我很緊張。彼時正值月中,還剩半個月的日子要過。我致電我媽,如實報告了情況,我媽慷慨地給我的銀行卡轉了賬。我在自動取款機上看到數字,毫無感覺,直到機器吐出一沓鈔票,我才喜笑顏開。不過十分鐘后,我的情緒又有了波動,我媽發來信息,說那是提前預支給我的下個月的生活費,讓我謹慎使用。

如若同樣是給現金,有沒有比直接向對方手中塞上一沓或一卷鈔票更為具有創意的給予方式呢?我的一個朋友,在孩子小升初沒有進入心儀的學校以及自己被裁員的雙重打擊下,瞬間抑郁了。她的丈夫眼見她在“抑郁癥”的深淵前徘徊,果斷出手。他從銀行取了不少現金出來,藏在家中的各個位置,儲物柜里、抽屜中、書頁間……他鼓勵妻子去打掃房間、讀書,同時尋找“彩蛋”。整理儲物柜或抽屜后,一些百元鈔票就被我的朋友握在了手中。下午茶時間翻翻書放松精神,猛然間,一張鈔票如同精靈般赫然在書頁間現身。
通過清潔及整理房間這種隱形的“健身”,我的朋友食欲變好,而吃得好又令她的神經遞質傳導得到了改善,多巴胺更多地分泌,她的心情也變得更為愉悅、開朗。那些粉色的“鈔票彩蛋”也令她從失業的焦慮感中逃離。其實,就算失業,她的存款也能讓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生活無虞,但她對我說:“真沒想到,切切實實地摸到那些現金,將它們放進錢包,這種久違的感覺如此治愈人心。”
村上春樹年輕時曾經有過捉襟見肘的生活。有一次他和妻子在街上散步,突然一陣大風吹來,一張紙鈔飄到了他的腳邊。他抓住了那張鈔票,不想尋找失主,打算據為己有,但在心中真切地感謝了那位丟失鈔票、向世界傳遞愛意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