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病癥發作時,很多患者會疼得痛不欲生,還有可能產生可怕的后遺癥。近期,那英感染帶狀皰疹病毒的新聞引起眾多網友對這一病癥的關注
6月28日,《歌手2024》第8期比賽中,那英以面紗半遮面登上舞臺。投票結束后,何炅透露那英感染了帶狀皰疹病毒。一時間,帶狀皰疹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帶狀皰疹是一種什么病?發病后會有什么癥狀?會不會產生后遺癥?哪些人容易患帶狀皰疹?需不需要打疫苗?7月11日,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王芳。
【揭秘】
帶狀皰疹是什么病?
王芳介紹,帶狀皰疹和水痘一樣,都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一種感染性疾病。
水痘是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多發于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如果小時候沒得過水痘,感染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也會得水痘。水痘的主要表現有發熱、頭疼、咽疼、咳嗽、全身皮疹等。從外觀上來說,水痘的分布比較散,并且比較飽滿,單個面積也比較大,通常不會很疼。而帶狀皰疹則比較集中,常常成片分布,會明顯感覺到疼痛。
相對而言,水痘比較好治,但水痘消退之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并沒有被消滅,而是潛伏到人體的神經節中休眠起來,與機體共存一生。當人體因年齡增大、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等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時,這個休眠的病毒就會再度被激活,進行大量復制,從而引發帶狀皰疹,同時伴有劇烈的疼痛感。帶狀皰疹患者通常是成年人,尤其是免疫力較弱的老人。
帶狀皰疹有哪些癥狀?
帶狀皰疹發病后,患者皮膚上會出現成簇的水皰,感覺非常疼痛。
帶狀皰疹發病前有個潛伏期,皮膚長水皰之前,患者會感覺乏力、倦怠、渾身沒勁兒,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身體局部疼痛。3~7天后,帶狀皰疹進入急性期,患者的皮膚上開始快速、大量長出水皰。之后,皰疹會慢慢結痂脫落。整個過程一般持續半個月左右。
大部分帶狀皰疹患者伴有疼痛感,多為陣發性,也可為持續性,嚴重的會讓人痛不欲生。這是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會引起神經發炎、壞死,導致神經異常放電,從而產生疼痛感。這種疼痛可以表現為燒灼感、電擊感、刀割感、針刺感或撕裂感。神經的修復主要依賴自身免疫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神經可能會有一定的損傷,因此部分患者痊愈后還會出現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現象。
帶狀皰疹好發于哪些部位?
帶狀皰疹病毒會沿著人體神經分布的皮膚區域長水皰,換句話說,全身的皮膚都有可能長出帶狀皰疹。
一般而言,帶狀皰疹好發于腰部、腹部,但也可能出現在頭面部、腋下、會陰部。帶狀皰疹如果發于后面幾個部位,相對來說比較難治,因為這幾個部位非常敏感,疼痛程度也更劇烈。
【求證】
皮膚表面的皰疹消失之后,患者的疼痛感還在持續,是有后遺癥嗎?
“實際上,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病毒一般都有自限性。什么是自限性?就是說即使不治療,皮膚表面的皰疹也會自然痊愈。”王芳向記者介紹,“帶狀皰疹雖然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有20%左右的患者會出現后遺癥,叫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也就是說,帶狀皰疹帶來的疼痛感并不會隨著皰疹痊愈而自然消失。”
王芳告訴記者,患者皮膚表面的皰疹消失之后,如果過了一個月疼痛還在持續,基本就可以判定患上了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會讓患者持續性感覺疼痛,中間可能會間斷性加重或減輕,但沒有辦法控制,非常痛苦。這種病不僅難治,而且容易反復,還可能引起焦慮、睡眠障礙,甚至讓人產生輕生的沖動,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國際難題”。
王芳說,如果患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及時接受治療是治愈的關鍵。患者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治起來不僅花費巨大,而且還不一定能治好。如果在確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后一個月內接受治療,治愈成功率非常高;如果確診后1~3個月再接受治療,有80%的可能治愈;但如果確診后超過3個月才接受治療,只能治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不敢保證能治好。因為隨著時間延長,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治療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王芳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病例:現年70歲的老年患者王先生,從發病到現在已經超過10年,七八年前還住院治療過。如今,王先生已經花費近70萬元,每天還要靠大量的止疼藥來減輕痛苦。即便如此,他每天仍要忍受疼痛的折磨,多次提出受不了想跳樓。他說他能一直忍到現在,就是為了孩子。由此可見,這種后遺癥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對患者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有的患者不長水皰只是疼,如何判斷是否患了帶狀皰疹?
有些患者一開始沒有明顯的癥狀,不長水皰只是疼,這個時候就要警惕是否患了隱匿性帶狀皰疹。由于沒長水皰,這種疼痛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比如,疼在肩頸部,易被誤診為肩周炎;疼在腹部,易被誤診為內臟問題;疼在胸口,易被誤診為心臟問題。
王芳介紹:“我們身體的每一種疼痛,其實都有自己的特點,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也一樣。”
那么,患了隱匿性帶狀皰疹之后,患者的疼痛有什么特點呢?
“這個病引發的疼跟一般的疼不一樣,我們把這種疼叫作神經病理性疼痛,它是一種自發性的疼痛,就是你不動它它也疼,有時像灼燒,有時像刀割,有時像針刺,而且伴有痛覺超敏癥狀。”王芳說,“什么是痛覺超敏呢?就是在沒有增加傷害性刺激的情況下,疼痛的敏感度異常提高的現象。比如,衣服或者手輕輕一碰疼痛的地方,就會引起刺痛。有些患者疼的同時還會感覺癢,像有螞蟻在爬。這些都是帶狀皰疹疼痛的表現。”
王芳提醒,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患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我們會讓患者抽血化驗,看看帶狀皰疹病毒的抗體值高不高,如果高,大概率就可以確定是隱匿性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發病于越靠近頭部的位置越嚴重嗎?
“帶狀皰疹發病后,不是說發病部位越靠上越疼,不管發生在哪兒都很疼,只是有一些敏感部位可能疼得更劇烈或者對人的影響更大。”王芳介紹,“比如帶狀皰疹出現在眼部,病人害怕失明,思想壓力就會特別大。近1個月內,我們已經收治了兩例眼睛周圍出現帶狀皰疹的病例。”
那么,眼部出現帶狀皰疹會導致失明嗎?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三叉神經的第一支是眼支,主要支配角膜感覺,這個神經一旦受到病毒侵犯,角膜反應敏感度就會下降。”王芳解釋,“角膜就像是保護眼睛的一層鋼化膜。正常情況下,我們眼里進了異物,會有一個瞬目反射,馬上眨眼,把臟東西及時清理出去。如果支配角膜的神經受損,角膜的反應變得遲鈍甚至沒有了,這時眼里再進了臟東西,瞬目反射的保護作用可能就沒有了,角膜就容易被外界的臟東西感染,感染后就容易穿孔,穿孔了眼睛就會失明。”
有人問:“嘴唇周圍出現水皰狀的潰瘍,是不是也是感染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王芳回應:“嘴唇周圍長的水皰狀的潰瘍,可能是上火引起的,也可能是單純的皰疹,雖然都是病毒,但跟帶狀皰疹病毒不是一類的。”
得了帶狀皰疹之后就獲得終身免疫力了嗎?
哪些人是帶狀皰疹的易感群體?
王芳介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帶狀皰疹的易感群體: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比如風濕、類風濕患者;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比如腫瘤患者、艾滋病患者;處于亞健康狀態、勞累的人,經常熬夜,生活作息特別不規律的人。
也有人說,50歲以上的人是帶狀皰疹的易感群體,因為小時候打的水痘疫苗有效期是50年,過了50歲,水痘疫苗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要繼續打疫苗。是這樣的嗎?
王芳對此也給出了回答。雖然水痘和帶狀皰疹是同一種病毒引起的,但水痘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是兩種不同的疫苗。水痘疫苗用于預防水痘,1歲以上兒童和未接種過水痘疫苗且從未患過水痘的成年人,都應接種;而帶狀皰疹疫苗用于預防帶狀皰疹,不適用于預防原發性水痘。
王芳還特別提醒:“不是說得過帶狀皰疹,以后就不會再得了,它不是終生免疫的。患者這次治好了,過兩年如果免疫力又弱了,可能還會發病。說50歲以上的人是帶狀皰疹的易感群體,只是相對而言。因為人到了這個年齡以后,免疫力下降,患病概率更高一些,容易引起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概率也更高。”
那50歲以上的人是不是都應該去打帶狀皰疹疫苗呢?
王芳介紹:“帶狀皰疹疫苗分兩種,一種是國產疫苗,一種是進口疫苗。國產疫苗打一次即可。進口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則需要打兩針,中間間隔兩個月,打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項和其他疫苗沒什么區別,只要沒有感冒、發燒或身體不舒服的都可以打,打完后要觀察30分鐘。進口疫苗比較貴,一針1600元左右,兩針就是3000多元,但在打完疫苗的四五年內,保護有效率達90%以上,隨著時間延長,保護有效率會降低,目前最新數據是11年內的保護有效率達87.7%。我們建議有條件的人,可以去打一打。”
【預防】
預防帶狀皰疹,重點是提升免疫力
患帶狀皰疹主要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因此預防帶狀皰疹,重點就是提升免疫力。
王芳提醒:“除了打疫苗之外,我們也要合理作息、合理飲食,不過分勞累,適當鍛煉,不斷提高自身免疫力。在飲食方面,要低油、低鹽、低糖,不暴飲暴食,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很多病都與飲食密切相關,基礎病一多,免疫力就弱,就容易感染帶狀皰疹病毒。”
發現癥狀,一定要盡早治療
“臨床上,我們發現患者感染帶狀皰疹病毒后,都會建議患者趕快治療,但有些患者很不理解,覺得自己沒什么大事。實際上,他們是不了解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嚴重后果。”說到這里,王芳一再強調,“發現帶狀皰疹癥狀,一定要盡早治療。”
帶狀皰疹具有傳染性,患者在康復之前,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
帶狀皰疹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能夠通過直接接觸、間接接觸的方式進行傳播。因此,健康的人如果與帶狀皰疹患者密切接觸,有可能會被感染。
王芳提醒,患者的皰疹結痂脫落后,便沒有傳染性了。因此,帶狀皰疹患者在康復之前,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