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配置”“精致環境”“空間寬敞”的幼兒園總是吸引著很多艷羨的目光。現實中,很多幼兒園存在空間小、環境陳舊、經費不足、材料缺乏的問題。如何讓配置一般的幼兒園更好地推動幼兒成長?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教育局朝陽幼兒園找到了一個通道——游戲材料的有為之道。
設計高結構材料,需思考中有為。作為高結構材料之一,大型戶外玩具是園所的標志性設施,也是很多達標檢查中繞不開的關鍵點。自主游戲開展后,我們看到有的園所把剛剛購進沒多久的大型玩具紛紛拆除,拆解的部件散落在園所的各處,讓幼兒再創新玩法。與其這樣浪費資金,不如在最初設計高結構玩具時,多些對幼兒運動時特點的觀察與思考。對于園所場地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問題,只要設計足夠合理,高結構玩具就能有效彌補不足。比如,我園有三個中大型戶外高結構玩具,其中一個在設計時綜合考慮了園所邊角狹窄處,采用上行下走的方式來分流幼兒,同時在難度設置上符合各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小班幼兒不敢接受挑戰時,會利用下行空間和投放的低結構材料,比如娃娃家類材料,開展游戲活動。另外兩個采購的攀爬墻,我們依據幼兒興趣,放棄較為單一且缺乏互動性的傳統設計,利用幼兒在攀爬中的“停留—探索—交流”特征,解放他們的雙手和雙腳。設計中還綜合考慮了不同年齡幼兒的需求——融合攀、爬、鉆、走、懸、拉、跳等動作技能,開發設計出有上下分層和進深空間、能產生交互機會的立體式攀爬設施。原本用來儲存戶外玩具的木屋,也變成了幼兒探索攀爬的工具。幼兒在增加了體驗感和交互感的高結構材料面前,有了挑戰冒險的進階玩法,也會主動借助豐富的低結構材料,創造出很多屬于他們的奇趣游戲空間。
集納低結構材料,要行動上有為。自主游戲開展之后,我們將探索機會聚焦到低結構材料上。玩法多樣的低結構材料,既不用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制作,又可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工會采購職工物資的時候,我們看中的不只是柔軟的毛毯,同樣看中了裝毛毯的紙箱;班級安裝電視機之余,我們眼疾手快地將電視機的包裝盒和護角泡沫收起來。這些材料被孩子們玩了將近3年。開展春游、秋游時,別人欣賞的是花鳥美景,我們看到的是哪些竹子和樹木倒了,可以協商拖回來;為了把環保節約、囤積材料的理念發揮到極致,家長不再輕易扔掉廢舊物品,教師購物時對包裝和容器也有了新標準,孩子帶回去的酸奶瓶和包裝盒會在下一次上課時重回幼兒園的懷抱。
當我們把無處不在的材料匯集在一起,思考如何把它們整合到幼兒的游戲場、想象著孩子如何與它們互動時,我們也找到了快樂的源泉。這些快樂在我們和孩子之間流動和傳遞,即便這些開放性材料看起來如此平凡,卻有了不同以往的價值和意義。
投放有效材料,得觀察后有為。為了方便幼兒游戲時取放,我們依據材質在各個角落擺放分類好的材料,比如騎行區的孩子提出,有人會在車道上穿行,影響騎行而且不安全,商議后他們將空牛奶盒擺放成圍欄,提示大家不能穿越車道。可是,空牛奶盒沒多久就被壓扁。為了讓圍欄不輕易報廢,孩子提議把空牛奶盒改為實心,于是找來報紙塞滿牛奶盒,圍欄的使用壽命明顯延長。以往,被安放在建構區的牛奶盒,在搭建過程中由于分量過輕,房屋坍塌事故時有發生,受到報紙奶盒的啟發后,建筑工地的孩子提出要把空心奶盒磚改為比報紙奶盒更有分量的實心奶盒磚,在不斷的嘗試中,教師支持幼兒完成了牛奶盒的改造,建筑工地的坍塌事故大大減少。
看似簡單的過程中,牛奶盒這個開放性材料有效促進了幼兒的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從自己的經驗中主動構建知識;發展了幼兒的批判性思維,讓他們挑戰假設、想出解決方案。而對材料的后加工和處理,無疑讓材料的應用樂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