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興起,集團幼兒園園際聯動教研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機關幼兒園探索以教研共同體為載體的園際聯動教研策略,推進集團教研活動有效開展。
教研共同體指在一定范圍內,由教育專家、教研員及教師個體組成的,以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通過合作、交流、共享等方式開展教研活動的教研組織。集團教研共同體是園際教研共同體的高位發展,其本質接近于“園本教研的區域化”,是一個由區域內多所幼兒園、教師、教研機構等組成的緊密合作網絡。這個網絡不僅是簡單的集合,還是有著共同目標、共同愿景,并通過共享資源、共同研究、共同實踐來不斷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機整體。
三級聯合,推動全員參與。在推動集團教研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致力于打破傳統園區界限和人員隔閡,構建一個三級聯動的教研共同體。
其一,集團教研共同體:頂層設計、規劃全局。集團教研共同體作為教研活動的頂層設計者和全局統籌者,由集團園長、集團教研員以及各園區教學園長等核心成員組成。每學期初,核心成員定期召開教研會議,圍繞集團發展戰略和教師實際需求,制定全面的教研計劃,調動各園區資源,確保教研任務的順利實施。
其二,園區教研共同體:目標落實、反饋優化。園區教研共同體作為集團教研共同體與園級教師共同體之間的“橋梁紐帶”,負責將集團教研目標具體落實到各園區。該共同體由集團教研員、園區教研員、教學主任以及教學干事組成,通過組織多樣化的教研、培訓、觀摩和交流活動,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有力支持。園區教研共同體注重收集教師的反饋意見,及時向集團教研共同體反映教研活動的進展和成效,以便調整和優化教研計劃。
其三,園級教師共同體:實踐創新、成果共享。園級教師共同體由園區的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組成,是基礎的園級教研組。他們圍繞項目主題開展實踐活動,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策略,形成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教育案例或教學課例。這些課例、案例經過園區教研共同體的篩選和優化后,會納入集團的教研資源庫,實現成果的共享和推廣。
三級教研共同體的構建,不僅能加強縱向的聯通和橫向的協同,還能提升教師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每一位教師都能在這個體系中找到位置,發揮作用,共同推動集團聯動教研的深化。
聚焦項目,提高內生動力。集團教研共同體以項目為載體,使教師聚焦共同的實踐活動,形成合作共生的關系,以解決教研共同體實效性不強的問題。項目式導向的教研共同體,項目是整個活動的核心,也是推動共同體發展的動力源泉。這些項目來自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或者是針對某一主題的深入研究。
在實踐中,我們致力于開展項目式驛站園際教研共同體活動。項目式驛站園際教研共同體是立足教師需求、解決共性問題、共享資源的教師專業發展研修組織。教師確立項目后,我們鼓勵其招募有共同需求或共同興趣的教師,通過“把脈問診—共同研究—深度對話—實踐反思—凝練成果”的路徑開展項目研究。
通過構建以項目為導向的教研共同體,把教師推進“研”的一線,能有效解決合作意識薄弱、合作形式單一、合作效果不佳以及隱性知識共享困難等問題,有助于激發教師的研究熱情,增強教研共同體發展的內生動力。
資源共享,實現協同聯合。一方面,集團充分發掘園內外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高校教授等資源,構建專家資源庫,定期邀請專家到各園開展講座、指導教學或參與課程研發等;另一方面,完善以集團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為支撐的教學資源庫,系統篩選、整合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資源共享能夠有效打破信息壁壘,降低各園區之間的資源差異,為形成集團各園攜手并進、共促教研發展的積極態勢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研共同體的構建是針對集團教研現狀和教師發展需求所展開的重要探索。這一舉措不僅聚焦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還致力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充分激發教師的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推動集團聯動教研的持續發展。
(本文系深圳市寶安區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幼兒園“提質促優”專項課題“基于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幼兒園園際聯動教研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BAYJ202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