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電動汽車普及之后,未來5年左右的時間,可能一半以上的汽車銷售來自于網上。未來電動汽車根本不需要4S店,也沒有4S店的概念,進入電動汽車時代,就像買一臺電腦主板壞了換一個主板,顯卡壞了換顯卡,硬盤壞了換硬盤就好了,都是組件化、標準化、模塊化。”
這是京東集團公司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在2018年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談到的,五年前聽到這個想法的時候,可能多數人會“一笑而過”。直到五年后的今天,回首我們才發現,劉強東已在汽車領域悄然布局,憑借互聯網優勢,對京東汽車全面賦能。
今年以來,京東在汽車行業的“存在感”不斷增強。湖南衛視跨年晚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京東都是獨家冠名商,從特斯拉到東風猛士,再到100輛嵐圖汽車,憑借著送車營銷的熱度加持,京東頻繁登上各大平臺熱搜。
在3月16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4高層論壇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汽車事業部總裁繆欽對京東在汽車領域的布局進行了系統分享,并且對關注度極高的京東造車問題,予以解答。繆欽表示:“京東不造車,未來將圍繞汽車全產業鏈、車主全生命周期進行生態布局”。
當天,京東還宣布與比亞迪達成戰略合作,將圍繞汽車全渠道營銷與售后服務體系等方面進行全系、全域的共建。雙方的這一合作意味著,不造車的京東,在汽車后市場產業鏈其他環節,已經得到了“頂流”車企的認可。
5月20日下午,周鴻祎訪問了京東總部,與京東集團CEO許冉就零售和物流等業務領域進行了交流。交流期間,周鴻祎為360投資的哪吒汽車與京東合作“牽線”,希望未來通過與京東合作,提升哪吒汽車的銷售業績。
隨著比亞迪、小米、特斯拉、嵐圖等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京東戰略合作的“朋友圈”,這些合作的背后,無疑釋放著一個重要信號。據《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數據顯示,50%以上車主選擇線上購買新能源車,而京東作為電商頭部平臺,幾乎成為各大車企線上戰略合作的必選項。對于京東來說,與各大車企的合作是“雙向奔赴”,也是劉強東所布局的“汽車領域棋局”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事實上,京東的汽車業務已經有了多年積累,無論是在銷售端,還是服務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2年,京東全面上線汽車用品品類,2017年布局汽車后市場業務。2018年,京東汽車整車交易平臺上線。2021年,京東成立京東汽車事業部,京東汽車成為京東集團旗下第6個子品牌。2022年,京東“京車會”升級為“京東養車”,汽車配件、線下汽車養護維修整合到一起,以完整的形態進入到汽車后市場。
在2023年6月,京東汽車事業部正式獨立,并發布圍繞車主的“買-配-養-用-換”全生命周期,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的戰略布局。至此,京東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已經初見規模。
京東汽車以“買-配-養-用-換”為核心的戰略布局,是經歷了10多年發展與積累的鋪墊。從目前的布局來看,京東的汽車業務主要圍繞“銷售”和“服務”兩個方面在拓展。一方面是體現在“買”和“換”的前端銷售市場,包括線上、線下的整車銷售,以及汽車零配件等車品的銷售、換新等服務;另一方面涉及“配”、“養”、“用”的后市場業務,體現在汽車配送、養護等領域。

劉強東在汽車領域悄然布局,憑借互聯網優勢,對京東汽車全面賦能。
京東除了沒“造車”,在汽車全生命周期里,都有京東業務線的布局。據公開數據顯示,京東已擁有超過6億用戶。其中,車主群體人數就超過2億,而這些車主用戶中,有超過1億用戶綁定上傳了車型等精準信息,龐大的用戶群體正是京東汽車“入場”最大的底氣。
圍繞著“配”、“養”、“用”后市場環節,是京東多年以來布局的主戰場。以京東養車業務來說,目前已經在全國29個省份、超160個城市開設了超1500家門店,全國合作門店數量超40000家,實名認證技師數量45000多位。更重要的是,這些渠道夠下沉,京東商城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比重超過60%,服務網絡覆蓋了2800多個區縣,并且還在加速向下沉市場布局。
結合京東物流、倉儲、網配一體化優勢,為更多的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汽車縱橫》記者了解到,在國內4S店網絡都沒有覆蓋的縣、地級市場,京東的渠道下沉,在該區域布局了合作門店,像更換汽車輪胎這種常規的項目,用戶在京東下單后,車主可以選擇將輪胎配送至距離近的京東養車門店或合作的汽修門店,快遞到店后,店里會聯系車主在方便的時間進行免費安裝。正是這樣的便捷服務,讓更多的車主在更換配件時,選擇京東。

京東除了沒“造車”,在汽車全生命周期里,都有京東業務線的布局。據公開數據顯示,京東已擁有超過6億用戶。其中,車主群體人數就超過2億,而這些車主用戶中,有超過1億用戶綁定上傳了車型等精準信息,龐大的用戶群體正是京東汽車“入場”最大的底氣。
在其他配件方面,比如像空調濾芯此類常見的易損件,在使用周期壽命結束后,需要更換時,我們聯系某品牌4S店更換價格在200元左右,再加上200多元的工時費,這就意味著在4S店更換一個空調濾芯價格在500元左右,然而在京東搜索該品牌空調濾芯,不僅可以選擇當日達或者次日達,產品的價格最高不會超過200元,并且京東會根據定位信息,提供幾家合作、自營的安裝門店,多數情況下的安裝都是免費的。
對于此類現象,某品牌4S店工作人員告訴《汽車縱橫》,目前市場上此類情況太普遍了,但由于產品價格和工時費用都是廠家制定的,他們也表示“無能為力”。
京東憑借著在汽車后市場領域多年的深耕,使消費者在價格上得到實惠,因此京東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更換汽車配件時的必選項。得益于用戶的積累,京東在后市場方面的優勢,同樣獲得了諸多車企的青睞。
只是與消費者相比,車企與京東合作,考慮得要更深入。面對新四化的市場變革,傳統的銷售、售后模式也在逐漸轉型,傳統汽車售后普遍存在高庫存、長周轉期、難管理等痛點。而京東通過多年的布局,具有完善的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憑借遍及全國網絡的供應鏈優勢,獲得了各大車企的“青睞”,從而吸引各大車企紛紛展開與京東的合作。
比如某家車企做一個中國區備品備件管理系統,用了2-3年花了上10億元的資金。包含前期的銷售預測、市場預測、整個備品備件的預測以及備品備件的計劃管理等,由于其中還包含許多質保件,所以布局一個較為完善的備品備件管理系統,這背后會涉及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成本,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那么對車企來說,與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相比,如果通過與京東合作,借助京東電商平臺和物流體系的優勢,前期巨大的投入就可以大幅節省。
再比如說,對于眾多4S店和經銷商來說,在京東準時達的賦能之下,像小到空氣濾芯大到保養的標準件,京東都可以實現按需配送,那么還需要自建這套系統嗎?畢竟對于車企而言,擁有大量的零部件庫存從來都不是核心競爭力的一種,相反大量的庫存、長周期的運轉只會徒勞降低企業效率、耗費企業的現金流。
今年5月17日,神龍汽車與京東汽車戰略簽約,通過渠道賦能授權京東養車門店開展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品牌車輛的售后服務,同時在京東自營旗艦店可以購買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系列車型的原廠配件。對于此次與京東汽車的戰略合作,神龍汽車方面坦言:“我們看重的是京東汽車的下沉渠道,有助于神龍汽車輕資產路線,實現降本增效。”
也就是說,通過此次合作,神龍汽車將借助京東平臺以及物流倉儲一體化等優勢賦能,從而實現“輕資產”戰略的進一步深化。而面對行業發展現狀的挑戰,各大車企都在積極主動求變,通過在合作共贏中尋找突破,也正是京東獲得越來越多車企青睞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京東也通過與各大車企的合作,進一步賦能京東汽車購車業務,依托線上優勢走向線下。
針對于“買”和“換”的前端銷售市場,京東借助供應鏈能力、品牌用戶流量資源,在線上推出買車養車頻道(打開京東APP搜索“買車養車”),線下推出超級體驗中心,來實現全面賦能銷售渠道的搭建。
京東汽車將線上購車打造成資訊與購車于一體的平臺,線上能夠查看口碑、門店報價、參數配置、車型對比、預約看車等服務,新的模式讓整個購車流程變得更簡單。
新能源體驗中心就是京東汽車一體化探索的典型案例。目前,京東汽車已在沈陽、石家莊、東莞、武漢、寧波、天津開設了六家新能源體驗中心,體驗中心設有新車試駕體驗、整車銷售、配件、售后服務、車主活動等多元化集合,用戶購車享受京東養車用戶專屬權益以及三方售后等服務。

京東汽車將線上購車打造成資訊與購車于一體平臺,線上能夠查看口碑、門店報價、參數配置、車型對比、預約看車等服務,新的模式讓整個購車流程變得更簡單。
在新能源時代,蔚來、特斯拉等品牌都是直營模式堅定的支持者,越來越多的品牌入駐大型商超,線下看車、線上下單這種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并推崇。而京東通過與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smart、大眾ID、哪吒、比亞迪、奇瑞新能源、廣汽埃安等品牌的合作,將各大品牌的直營門店優勢進行兼容,不僅在價格上與官方直營保持一致,同時消費者又可在店內體驗、試駕多個品牌多款車型。
與傳統單品牌4S店銷售模式相比,新能源體驗中心對于消費者而言,又是一種“降本增效”。而今,隨著京東新能源線下體驗中心布局的增加,或將為傳統4S店的經營者們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同時,京東也在通過逐漸擴大的汽車朋友圈,讓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走進”新能源體驗中心,為消費者提供全棧式服務。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京東汽車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強大的實力,成為了汽車零售領域的佼佼者。劉強東將互聯網思維和電商模式融入汽車行業,打破傳統汽車銷售的固有模式,為汽車行業注入新的活力,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現如今,京東汽車取得的成績不僅是京東集團戰略轉型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整個汽車零售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