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朋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此時的你穿越回到2 0世紀6 0年代,走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那個充滿未來感的媒體實驗室,這里正孕育著一場革命——可穿戴技術的誕生。
在這里,所有年輕的充滿理想和智慧的科學家試圖利用該技術,把多媒體、傳感器和無線通信等技術嵌入衣物中,可支持手勢和眼動操作等多種交互方式,探索和創造一項項在當時還不存在的、可直接穿戴的智能設備。
這些充滿“怪力亂神”想法的科學家,妄圖讓你穿的衣服不僅能保暖防寒,還能播放影音、監控健康,甚至幫忙收發郵件——很大程度上,我認為這完全是他們體內與我們一樣的人性的懶惰與享樂作祟,并非來自多么崇高和偉大的理想。
突然,“時光機”的能源供給不足——這仿佛是除“他到底愛不愛我”之外,人類需要解決的唯一永恒性問題。你無奈地回到現在,遺憾于無法親歷那段偉大的歷史。但你驚詫地發現,半個多世紀前的那些想法中的許多已成為現實,是流通于市的商品。幾經迭代,甚至很多功能還被用戶詬病:“難道不能再升級一下嗎?庫克可都開始賣Apple Vision Pro了!”
可穿戴技術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在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戴上那“酷炫炸裂”的頭戴式顯示設備,你就能在現實世界與虛擬屏幕間自由穿梭,它是你的私人影院,也是你的當代“書童”,讓你能以愛因斯坦之腦游走于金庸江湖之中。走在街上,各類社交平臺的信息在眼前滑過,你卻不必擔心被交警攔截,優雅地避開每一個行人,就像擁有漫威英雄的超能力一般。
可穿戴設備成了你的私人智慧助手,它不僅是海量信息的載體,更是知識的即時搜索引擎。想要翻譯一段生僻的小語種文章,不必再打開手機上的翻譯App——有時你還需要花費不菲的金額充值會員才能使用那一點點功能——只需朱唇微啟,答案即刻顯現于你耳邊。那些珍貴的筆記、會議記錄,再也不會丟失在時間的縫隙中,你亦如姑蘇慕容復,身邊常伴無所不通的王語嫣,隨時待命,你只需一句“這是何招式”,相關海量信息——前因后果、花邊新聞唾手可得。
這股技術潮流于2 0 2 4年開始,在現實與虛擬之間隱隱架起了一座不見全貌的宏偉橋梁——現實增強技術讓虛擬信息與周圍環境無縫融合。走進博物館,每件展品的故事自動浮現在眼前;遇見老朋友,名字和上次見面的細節悄然浮現。這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重新定義了我們與世界互動的維度。
談到可穿戴設備,它必須足夠輕巧、便捷,能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無須刻意操作,自然融入日常生活。解放雙手的設計,無論是通過語音指令還是眼神交流,都能讓它心領神會。它配備的傳感器,仿佛讓設備長出了觸角,能感知環境、溫度、位置,甚至你的情緒變化,真正做到了與你共享生命。
最重要的是,它總是在線,永不停歇。無論你是沉睡還是奔跑,信息的河流都在靜靜地流淌,重要通知從不錯過,讓你的生活節奏與數字時代同步跳動。這不再是一臺冷冰冰的設備,而是成為你的一部分,陪伴你探索這個多彩而又復雜的世界。
可穿戴技術,不僅是一項技術創新,更是一種人類生活方式的革新,我們將以……不,我們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用超越凡人之力,探索這個還未真正了解的未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