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打造新時代“六地”的目標定位,特別是提出“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部署和必然要求,也是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重大決策和通盤考慮,這也充分體現了省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奮力推動全面振興的歷史主動和使命擔當。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
支撐地的重要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賦予東北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強調要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支撐。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就是要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中,切實擔負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發揮遼寧挑大梁、做支撐和當先鋒、打頭陣的核心作用。
提高國防安全保障水平。遼寧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國產首艘航母、航母艦載機、水下滑翔機等一批“大國重器”相繼問世,這是遼寧支撐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實家底和最強硬核。在“兩個大局”交織的時代背景下,遼寧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事關國防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切實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描繪新時代中國國家安全畫卷增添厚重的遼寧底蘊。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遼寧地處黃金緯度帶,擁黃、渤兩海,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耕地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永久基本農田突破6200萬畝,糧食產量增加100億斤,穩居全國前列。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糧食已成為各國博弈的重要籌碼,遼寧責無旁貸地要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為“中國碗裝更多中國糧”提供堅實保障。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遼寧自然條件優越,物種資源、礦藏資源和冰雪資源豐富,是我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新時代以來,遼寧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協同推進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不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遼寧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增綠造林,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構建現代化綠色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為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遼寧力量。
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遼寧能源豐富、貯存條件好,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代以來,遼寧堅決履行維護國家能源安全重要使命,能源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遼寧要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形成和發展綠色生產力,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為我國能源安全與綠色轉型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
鞏固產業安全基礎。遼寧產業基礎雄厚、工業體系完備,是我國的工業脊梁。近年來,遼寧在新型材料領域的技術攻堅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數量位居全國前十。新時代新征程,遼寧要打造高效綠色產業集群,深化綠色創新驅動,做強綠色制造業,為維護國家產業安全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
支撐地的核心要義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支撐”二字是重點,要實現“支撐地”的目標、強化“支撐地”的定位,離不開黨中央的戰略支持。遼寧要當好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著眼質量強省、交通強省、清潔能源強省、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
以質量強省建設服務質量強國戰略。著力完善現代高效質量治理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堅持打造特色高質量文化品牌,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把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著力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為遼寧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質量支撐。
以交通強省建設服務交通強國戰略。著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積極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參與國際合作與共建共享,打造面向東北亞的綜合交通運輸門戶樞紐。提升貨物流通周轉效率,為群眾提供更加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客運服務。扎實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努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全國樣板。
以清潔能源強省建設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積極拓展清潔能源開發空間,探討儲能市場、政策環境、技術創新、場景應用的新路徑,推進新型儲能市場化、規?;l展。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為推動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遼寧貢獻。
以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加快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海洋生態服務業,以可持續的方式開發和利用海洋旅游資源。積極發展藍碳經濟,推動全球海洋產業交流合作,為東北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
支撐地的時代價值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關乎全面振興。在新時代“六地”建設中,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是管總、管根本的,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是支撐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遼寧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系統思維、問題導向,圍繞全面振興的關鍵核心、突破口、支撐點來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以超常規舉措打好打贏新時代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關乎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把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放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中謀劃,充分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的戰略定位。遼寧要牢牢抓住新的歷史機遇,堅持深化改革,堅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加強同中西部、東部沿海、京津冀、粵港澳的對接與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在中國式現代化東北新實踐中展現遼寧擔當、作出遼寧貢獻。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關乎未來發展主動權。新時代以來,遼寧在產業結構、生產力布局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堅強柱石,為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奠定了良好基礎。立足新起點,遼寧要堅守初心使命,堅持改革開放,堅定發展信心,以“遼寧之為”擔當“國之重任”、服務“國之大者”,實現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的重要目標。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