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頸椎痛的原因包括——
1.頸椎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生退行性變化,頸椎也發生改變,頸椎不穩進而引起疼痛等癥狀表現。
2.不良生活方式或姿勢:如長期低頭看手機、躺著看書或看電視等,會加重頸椎負擔,進而誘發頸椎痛。
3.頸椎受寒、受冷:頸部受涼后可能會導致局部血管收縮、局部皮膚軟組織等供血不足,局部小關節關節液分泌不足,出現肌肉緊張、酸痛,頸部活動不靈活。
4.慢性勞損:長期處于不正確姿勢,導致頸椎慢性勞損,進而造成頸椎疼痛。
5.外傷:如車禍、撞擊、摔傷、劇烈運動等導致頸部受傷,可引起頸椎疼痛。
6.頸椎病變: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頸椎疾病,包括頸椎骨關節炎、頸椎間盤脫出癥、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等頸椎疾病,均可引起頸椎疼痛,或其他不適癥狀。
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頸椎疼痛,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藥物治療、中醫治療、物理治療等,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下面介紹幾種緩解頸椎疼痛的方法,在家就能做。
頸椎七步操
長時間伏案工作或低頭看書等,容易導致頸椎疼痛,引起頭暈、頭痛等相關癥狀,可通過頸椎操來緩解。
(1)仰頭望掌:肘關節伸直,雙手上舉過頭,掌心朝上,頭部盡可能往后仰,雙眼仰視手背。鍛煉過程中注意手臂盡可能伸直向上,能夠達到舒緩肩頸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
(2)旋肩舒頸:雙手手心向下搭在同側肩膀上,由后往前旋轉,再由前往后旋轉,緩慢進行,每個方向20次左右。注意不要聳肩,盡可能保持頸部肌肉放松,能夠活動肩關節和頸關節,改善關節靈活度,緩解肌肉疼痛和痙攣情況。
(3)左右搖擺:肩膀放松下沉,頭部緩慢向右側肩膀側傾,保持10秒后回到中位;再向左肩傾斜并保持動作10秒。保持動作緩慢,避免用力過猛,促進頸部血液循環。
(4)前俯后仰:肩膀放松,雙手叉腰,低頭使下巴向前胸靠近,緩慢回到中位,之后再抬頭后仰。注意動作應緩慢,避免用力過大,可增強頸部肌力,維系頸部軟組織彈性。
(5)頸項爭力:右手背后,左手放于前胸,掌心立起朝右邊平行推出,同時頭部向左轉,保持10秒;再進行互換,注意身體不得旋轉。
(6)頸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于后頸部,頭頸部向后用力,手向前用力,形成相抗的效果,保持10秒。動作緩慢協調,該訓練可增強肌肉韌性,加強頸后肌肉力量。
(7)雙手擦頸,將雙手掌心搓熱,放松頸項,一側手掌放在后頸部來回摩擦頸部區域,保持10秒,再換另一只手。
選擇合適枕頭
枕頭的高低、軟硬等也決定頸椎的健康程度。一般建議經常仰臥的人群選擇較硬枕頭,高度可在5~10cm左右;習慣側臥則選擇中等硬度枕頭,高度可在10~15cm。
調整坐姿
經常久坐學習和工作的人群,應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保證凳子高度與坐姿相匹配。盡可能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每工作1小時左右,可起身活動,做肩頸操,放松頸部。
進行熱敷
頸部酸痛、發硬,或者因受涼而出現疼痛時,可用熱毛巾敷在疼痛部位,同時配合頸部活動,頭部慢慢向四周轉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痙攣,緩解患者疼痛癥狀。
頸部是連接頭顱與軀干的“生命線”,當頸部發生病變后,可引起全身多部位不適感。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對頸椎的養護。上述頸椎操、熱敷、調整坐姿等緩解頸椎疼痛的方法,在發生疼痛不適時可作為緩解方式。但如果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