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位于頸部前方,形似蝴蝶,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其對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來,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卻以驚人的速度攀升。其中,甲狀腺結節便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雖然絕大多數結節被證實為良性,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影響,但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因為其中仍有一部分結節存在惡化的風險。因此,對于甲狀腺結節的監測與評估需給予足夠的重視。
臨床常用的甲狀腺功能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甲功三項、甲功五項、影像學檢查和穿刺活檢:
甲功三項 TSH(促甲狀腺激素)、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游離甲狀腺素),適用于初步篩查或者常規體檢,沒有明顯的甲狀腺相關癥狀或風險因素者。其中,TSH是評估甲狀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標,FT3和FT4提供更詳細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信息。
甲功五項 TSH(促甲狀腺激素)、TT3(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4(總甲狀腺素)、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游離甲狀腺素)。適用于已經確診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或橋本甲狀腺炎等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情況,并且正在接受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的患者。目的是更全面地評估甲狀腺功能狀態,監控治療效果和副作用。
(1)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某些垂體腺瘤。降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肢端肥大癥、庫欣綜合征。
(2)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升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高TBG血癥、亞急性甲狀腺炎和早期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異位TSH綜合征、絨毛膜癌、葡萄胎、支氣管癌。降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亞急性甲狀腺炎和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中期和晚期、低T3綜合征、慢性腎衰竭。
(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升高:與TT3基本相同,但比TT3更為靈敏,檢測值不受TBG的影響;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甲亢癥狀不明顯,TT3可能在正常范圍內,但FT3多已升高。降低:與TT3相同,但不受TBG的影響。
(4)總甲狀腺素(TT4)。升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高TBG血癥、亞急性甲狀腺炎和早期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使用甲狀腺制劑過量。降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TBG結合力下降。
(5)游離甲狀腺素(FT4)。升高:與TT4相同,但比TT4更為靈敏,檢測值不受TBG的影響。降低:與TT4相同,但不受TBG的影響。
影像學檢查 甲狀腺超聲檢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學方法,能夠清晰顯示甲狀腺的大小、形態以及結節的存在和性質。通過超聲,可以使用TI-RADS(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對結節進行分級,以評估其惡性風險。對于疑似惡性或有較高風險的結節,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如CT(計算機斷層掃描)和MRI(磁共振成像)也可能被采用,尤其是在超聲不能提供足夠信息時。這些檢查可以提供更加詳細的解剖結構信息,幫助確定結節的范圍和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TI-RADS分級:用于評估結節的惡性風險——
1類:正常甲狀腺,無病灶,惡性風險為0。
2類:良性結節,惡性風險為0,建議長期隨訪。
3類:良性可能較大,惡性風險≤3%,建議中長期隨訪。
4A類:有一定惡性可能,惡性風險3%~30%,建議短期隨訪或細針穿刺活檢。
4B類:惡性可能較高,惡性風險31%~60%,建議細針穿刺活檢。
4C類:惡性可能很高,惡性風險61%~95%,建議手術治療。
5類:確診惡性,惡性風險>94%,建議立即手術治療。
細針穿刺活檢(FNA) 是一種微創的診斷技術,常用于確定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通過超聲引導,醫生使用細針從結節中抽取細胞樣本進行病理分析。FNA的結果可以提供結節的細胞學特征,是判斷結節良惡性的關鍵依據。如果FNA結果提示惡性,通常需要進一步的手術干預;如果結果為良性,則通常建議定期隨訪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