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威尼斯一直吸引著許多旅行者,它的魔力也對法國畫家莫奈產生了影響。莫奈在年輕時曾說過,他永遠不會去威尼斯這個世界上繪畫最多的城市之一,他說“很容易陷入陳詞濫調”。1908年10月1日,莫奈夫婦乘火車駛入威尼斯,當水城映入眼簾時,莫奈的第一句話是“它太美了,無法被畫出來”。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他畫了37幅關于威尼斯的作品,莫奈稱之為“開始”。莫奈在作品中肆意玩轉色彩和光線,并嘗試時間和地點的變換,他的威尼斯繪畫是色彩的漸變和波動,無需復制其細節即可暗示其建筑。
為致敬莫奈,張旭龍使用寶麗來相機創作《威尼斯日落》系列,他試圖像莫奈一樣,進行藝術突破,在創作的道路上尋找自己的出路。經過實踐后,張旭龍發現,不存在所謂的藝術突破,只有創作當中產生的清晰、洞察和靈感時刻,創作者無法強迫或突破它們,而是需要去聽到、看到它們,因為它們很容易被忽視。這些就是藝術家需要的禮物。


張旭龍:2013年,我從巴黎飛往威尼斯,這是我第三次去威尼斯。我在巴黎最后的一段時間是在吉維尼莫奈花園拍攝。所以那一段時間腦海里一直翻滾著莫奈、莫奈與威尼斯的故事,這次威尼斯之旅受莫奈的影響很大,也是因為自己的好奇心,一直想探索莫奈在威尼斯的一些故事。
張旭龍:在《威尼斯日落》當中,除了繪畫作品,我拍攝了很多型號的寶麗來作品。最讓我滿意的還是用寶麗來Type 55和Type 665黑白膠片,寶麗來Type 55是當年寶麗來公司專門為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設計的能夠同時拍攝負片底片和相紙的膠片,可以60秒即時得到一張4×5英寸黑白底片和相同畫幅的照片,不用回到暗房進行膠片沖洗。這在1970年代是相當超前的設計。
在拍攝方式上,我選擇了傳統二次曝光。銀鹽膠片的二次曝光與數字后期模仿的膠片二次曝光有很大的不同。數字攝影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模仿它的前輩——銀鹽攝影的工藝及效果,很多軟件或插件都是模仿膠片效果,等等。但我使用寶麗來即時顯影膠片進行二次曝光效果是超出預期的。多年的工作習慣教會我做案頭工作,所以在進行創作前,我都會提前設計拍攝預案,繪制草圖。比如,第一次曝光所在的位置,第二次曝光的畫面與第一次曝光的畫面所重合和覆蓋的地方,這些我都會提前進行繪制草圖設定基本構思,然后在現場進行拍攝,這樣的好處是可將兩次創作相結合。
張旭龍:攝影和繪畫永遠是相互聯系的。藝術家不再受限于我們在自然界中所能感知到的東西。攝影讓畫家的想象力得以釋放,徹底改變了整個藝術領域。攝影的發明推動了繪畫的發展,從藝術上講,這兩種媒介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使用構圖、色彩、主題和形式的理念來創造視覺上引人注目的二維圖像。它們就像失散已久的異卵雙胞胎,永遠分開,但當你仔細觀察時,它們無疑是相似的,在我的作品中尤為如此。


張旭龍:寶麗來看起來與其他攝影技術不同,有自己的色調和特點,寶麗來發展80 多年,恐怕連寶麗來公司的創立者蘭德都沒有想到,他所發明的寶麗來相機在藝術領域的影響力遠遠大于在攝影領域的影響力。寶麗來對即時成像技術的創新不僅在當時具有開創性意義,在現今,還為我們與攝影的關系奠定了基礎,在某一點上至今都無法超越。
張旭龍 攝影師,曾與IMPOSSIBLE 公司合作任亞洲區寶麗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