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是女性的一個特殊時期,萬一在妊娠期遭遇甲狀腺癌,該如何治療,還能好“孕”嗎?
懷孕會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嗎?
甲狀腺癌主要有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及未分化癌4種類型,前兩者統稱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占所有甲狀腺癌的95%以上。甲狀腺乳頭狀癌惡性程度低、發展速度慢、本身預后又相對較好,所以又稱它為“懶癌”。
甲狀腺癌是妊娠期診斷的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與月經周期、初潮年齡、絕經年齡、懷孕次數、人工絕經和流產有關?;谶@些與女性生殖因素相關的特點推測,甲狀腺癌的發生可能與雌激素有密切的關系。妊娠期間體內激素如人促絨毛性腺激素及雌激素飆升,可能會促進甲狀腺癌進展。國外研究報道顯示,妊娠女性甲狀腺乳頭狀癌進展的發生率高于非妊娠女性。但另一方面,多項研究表明,妊娠期診斷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和非妊娠期診斷的甲狀腺癌預后無明顯差異。孕期診斷的分化型甲狀腺癌,若分娩后再行手術治療,腫瘤復發風險和死亡率未見升高。因此,對絕大多數甲狀腺癌患者來說,妊娠對病情預后無明顯影響。
妊娠期甲狀腺癌會對母親、胎兒產生哪些影響?
甲狀腺癌在妊娠期的發展可能會對母親和胎兒的健康產生影響。對于母親來說,甲狀腺癌的擴散和轉移可能會威脅生命。對于胎兒來說,母親的甲狀腺問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神經和認知發育。胎兒自身甲狀腺功能建立和成熟的時間為妊娠20周左右,在此之前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甲狀腺激素,由母體全部(妊娠12周之前)或部分(妊娠12~20周)提供。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增加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甚至死胎的發生率并危害后代的神經、智力、骨骼發育。
妊娠期間得了甲狀腺癌需要立即手術嗎?
目前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主要的手段,但妊娠期間確診的甲狀腺癌要選擇合適的手術時間。妊娠期早期手術、麻醉及手術并發癥可能會導致孕婦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和甲狀旁腺損傷,影響胎兒發育,同時手術還可能增加早產、流產的風險。所以建議妊娠早期發現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患者應該積極隨訪觀察,定期行超聲檢查監測腫瘤的增長速度。若妊娠中期腫瘤仍然保持穩定,或者是在妊娠后期發現的腫瘤,手術可以推遲到產后。
若在妊娠24~26周腫瘤增大明顯(體積增加50%,直徑增加20%)或存在頸部淋巴結轉移的不良情況,應行手術治療,可選擇妊娠中期(孕16~24周)進行手術。術后需要注意甲狀腺和/或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及時診治。
需要注意的是,如妊娠期診斷的甲狀腺癌是髓樣癌或未分化癌,因其惡性程度較高,延遲治療有可能導致不良后果;因此,在充分評估所有臨床因素后,應該選擇妊娠中期手術治療。
面對妊娠期甲狀腺癌的幾點建議
1.了解甲狀腺癌的相關知識:知道它的癥狀、治療方法以及可能的風險有助于更好地應對。
2.及時就醫:一旦懷疑自己可能有甲狀腺問題,應盡快就醫進行檢查和治療。
3.與醫生充分溝通:在治療過程中,與醫生保持充分的溝通,了解治療方案和可能的風險,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
4.保持積極心態:面對妊娠期甲狀腺癌的挑戰,積極的心態非常重要。與家人和朋友分享你的感受,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和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