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里。” 千里綿延水道,千年氤氳江南,江南水鄉——嘉興,正以嶄新的姿態譜寫著時代的篇章。
出門踏青,跟隨公園里智能向導的指引,我設定了適合自己的運動路線。沿著綠蔭濃密、花香芬芳的步道,智能終端顯示著天氣狀況,我徐徐前行。無論春夏秋冬,嘉興的氣候總是舒爽宜人;自動販賣機前,無須冗長的掃碼過程,人臉支付秒落一瓶水;走進綠樹掩映的城市書房,隨意抽出一本書,感受喧囂中的一份寧靜;公園門口,預約的無人駕駛汽車緩緩駛來,隨后又以平穩的駕駛和貼心的服務將我安全送達目的地。
那里是烏鎮高新產業園,全自動機械手臂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生產研發;那里是互聯網之光的小鎮,有量子通信、平流層通信,有光影演繹著的前沿科技,更有集成電路、芯片光刻一個個正在被研究攻破的難題。
世界互聯網大會與嘉興這座煥發著生機活力的城市已結下10年之緣。10年之前,我們還依賴于現金支付,習慣于憑運氣打車,出行也局限于幾種方式。當下,大至高新產業進駐嘉興,小到居民垃圾分類預約回收, “智慧政務”使“最多跑一次”得以實現,“智慧醫療”“智慧養老”覆蓋全民。嘉興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著屬于禾城人的創新精神。
假如說江南水鄉是嘉興的代名詞,那么“小橋流水人家”的代表作必然要提烏鎮。徜徉于青石板路上,烏篷船搖曳著穿過一個個橋洞。漫步于堤岸,你不必在意擁擠的人群,邁入泛著一絲舊意的郵局,輕撫明信片上的細雨微痕,感受舊時江南的詩情畫意;抑或隨意走進一家民宿,坐于黃昏的藤椅上,推開小窗,輕柔的雨好似蹁躚的舞者攜來如絲纏綿,空氣中散發著花朵的清香。餓了可以要一碗酥羊大面,饞了可以品一口香甜的姑嫂餅,渴了可以酌一口清新的菊花茶,倦了可以和質樸好客的嘉興人攀談幾句。“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這里,有木心筆下的生活。
當天空放晴,石板路上便聚集了各色戲劇藝人。青年競演、擂臺奔走,盡情感受年輕生命力的激情角逐;小鎮對話、戲劇峰會,聆聽藝術大師的思想火花;在《阿Q正傳》中感悟傳統文學與戲劇的結合,于《落花流水》中體會人生匆匆的真諦,于《暴風雨》中感受莎士比亞戲劇獨特的魅力。嘉興不僅有豐子愷天真爛漫的漫畫、金庸筆下行走江湖的風流俠客,還有茅盾先生令人深嘆的文字,更有由戲劇播撒而下,熔鑄著世界藝術瑰寶、閱盡人間百味的獨特藝術氣息,它們融匯著、激發著屬于江南、屬于嘉興的獨特韻味。
嘉興,我的家鄉,一座飽含古韻江南氣息和獨特藝術魅力的城市,一座承載著科創之味、孕育著生機活力的城市,正等待著更多人前來探索與感受。
嘉興,烏鎮,有人在這里等你!
指導老師:李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