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我省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支持力度,為縣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趙縣政協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認真梳理制約全縣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
一、加大招商力度、構建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綜合實力。在建鏈上,積極開展精準招商、專業招商、基金招商,切實聚企成鏈、聚鏈成勢;在補鏈上,堅持差異化、融合化發展,完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形成互補互促、協作發展的良好格局;在延鏈上,緊扣新一代電子信息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生物醫藥與醫養康養相結合等發展趨勢,推進生物醫藥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努力形成更多特色鮮明的新產品、新業態;在強鏈上,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推動龍頭企業打破區域限制,共享資源、技術、信息等產業要素,開辟新賽道、創造新領域、拓展新市場,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二、強化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生物醫藥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聯動搭平臺,積極推進生物醫藥業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生物醫藥產品開發和新技術試驗,積極依托有關科研機構、大學院校和高新技術企業建立生物醫藥技術研發中心。善于借外力,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爭取更多創新要素向趙縣聚集、創新成果在趙縣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注重練內功,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研發投入,充分釋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紅利,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三、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和對外合作交流。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用行政審批的“減法”,贏得企業發展的“乘法”。著力優化多元要素保障,把企業稅費成本、融資成本、用地用能成本等降下來,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加快發展。著力為企業紓難解困,落實領導包聯制度,大興調查研究,深入企業一線,千方百計解決企業后顧之憂,切實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著力完善和優化產業鏈,加強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協同,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優化產業環境,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四、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產業整合,進一步打造高能級園區平臺。全力推進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用好科創、投融資、擔保等平臺,努力建設具有堅強配套服務能力的低成本高效能園區。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健全的原料藥產業鏈條,提升縣域醫藥產業的市場競爭力、輻射帶動力和區域影響力。在原料藥周邊產業上深度挖掘優勢企業,做強原料藥,形成完整的醫藥產業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速生物醫藥協調發展。樹立開放的合作觀念,不斷拓展合作空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開發市場。高度重視開發區的建設發展,實施開發區能級躍升,實現區域孵化,在技術引進、成果轉化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幫扶。
五、夯實人才基礎、筑牢發展根基,進一步培養和引進生物醫藥產業專業人才。強化人才保障,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方式,使專業培養目標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連,有針對性地培養職業人才。提升福利待遇,暢通引進渠道,面向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需求,吸引更多高層次科技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高素質技能人才,更好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聚焦職業教育應用,在相關職業技術學院培養掌握藥品生產技術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堅持學習制藥理論與實操相結合,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適應產業發展技能型復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