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被畢業(yè)生遺棄的吊蘭,經過一個暑期的暴曬和風雨蹂躪,枯萎在污跡斑斑的花盆里。
開學初,新生們清掃教室,大家建議將這盆“垃圾”倒掉,一位來自農村的女孩毅然將它留了下來。清污跡、去枯葉、澆水松土、補充營養(yǎng),在別人不可思議的神情中,這個農村女孩每天精心呵護。
日子在繁忙中流逝。某天,有個女生突然大叫一聲,原來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那原本枯黃的葉子竟煥發(fā)了新綠,抽出了一叢叢細嫩葉片。幾天后,幾朵星星般的小花羞澀地探出了小腦袋,張望著外面的世界。鵝黃的蕊、潔白的瓣,在白綠相間的長葉的簇擁下,生機勃勃,單調的教室瞬間生動起來。同學們聚攏來,紛紛贊嘆這令人心怡的盆景。
之后,便陸續(xù)有人為它澆水、松土。太陽出來了,大家還爭搶著把它搬出去接受陽光的洗禮。這盆吊蘭,突然就成了同學們競相追捧的明星,而曾經想把它像垃圾一樣丟掉的往事,沒人再提起,大家似乎約定好一齊忘記。
可我無法釋懷,為它只是一盆小小的花草而慶幸,倘若是人,不知又會陷入怎樣的境遇之中?!莫名感慨中,我忽然想起了我的一段求職經歷。
秋風陣陣撲面的清晨,我踏著自信從容的步伐,告別老家安逸的生活,孤身來到省城尋夢。事與愿違,兩個月的辛苦奔走,還是沒讓我找到滿意的工作。很快就入冬了,行走在大街上,除了眼前冰冷的建筑群,就是耳邊呼嘯而過的寒風,我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在這個冬天還能堅持多久。
我回到出租房,開始對自己有沒有必要留在省城做出選擇時,接到了某公司打來的電話,通知我第二天參加面試。我這才想起,前些日子在網(wǎng)上曾向該公司投過一份簡歷。面試是在一個比較緊張的氛圍里進行的,可能面試考官們對我的回答不是那么滿意,他們只讓我回去等通知,沒說是否錄用。
當我沮喪地準備離開時,一位工作人員提出要送我到樓下。出于感激,我不禁和她攀談了起來,當我得知她也是來自遙遠的異鄉(xiāng)時,我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我很想把兩個月來求職所遇到的種種不順通通向她傾訴,但我還是忍住了,我不愿意讓一個陌生女孩因為我的話而徒增不快。
那天風很大,我揮手讓她回去,她笑著站在門口沒動。當我推著自行車準備橫穿馬路時,她急匆匆地從后面跑上來,漲紅著臉說:“我看過你的簡歷,你很優(yōu)秀,在外尋找工作不容易,但只要你努力,一定會成功的!”末了,還叮囑一句:“天冷,別忘了多穿衣服。”最后,給了我一個很燦爛的微笑。
頓時,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感動,淚水抑制不住地流下來。漂泊在外,我早已習慣了冷眼,雖然身處繁華,可我這個外鄉(xiāng)人總感覺自己很孤獨。這里沒有一個親人、一個朋友可以作為傾訴的對象,更沒有誰會來關心我,哪怕憐憫我。更多時候,只有我一個人面對天空尋找安慰。
女孩剛才的幾句話,仿佛是冬日里的一股暖流,讓我忘卻了寒冷,忘卻了身在異鄉(xiāng)的處境。我明白了女孩為什么執(zhí)意要送我到樓下,因為她和我一樣同處一個陌生的城市里,我們需要彼此關心、彼此鼓勵。
那天之后,我又恢復到了從前的活力,感覺生活有了奔頭,有了方向。遺憾的是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我沒有去那家公司工作,再沒見過她。再后來,我有了一份讓自己滿意的事業(yè),在省城站穩(wěn)了腳跟。
愛心會使枯萎的生命復活,冷漠會使鮮活的生命枯死。順境中的呵護猶如錦上添花,崇尚美好之人樂于為之;逆境中的呵護恰如雪中送炭,疏于付出之人不愿為之。
花和人一樣都需要呵護,尤其是遭受不幸的時候。然而,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它的根必須活著,如果連根都死了,即使是花神,恐怕也無能為力。正如遭受不幸的人,需要他人的鼓勵,然而真正解救自己的,只有內心深處對生活的那份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