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閩南地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無盡的創意靈感。本文以閩南特色文化元素為核心,探索其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與傳承。對閩南文化進行深入挖掘與傳承,不僅可以為當代設計者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而且還有助于推動閩南文化廣泛傳播與推廣,為藝術設計領域的學者和實踐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充分展現閩南文化在現代設計中的巨大潛力與價值。
關鍵詞:閩南文化;現代藝術設計;文化傳承
在現代藝術設計領域,對多樣文化元素進行吸納與運用的熱情屢增不減。特別是在全球化趨勢中,多元文化成為設計的靈感源泉,其中閩南文化因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性質被設計者廣泛關注。[1]閩南文化源于中國南方,具有濃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包括但不限于閩南話、傳統歌仔戲、福建土樓以及海洋文化等方面。[2]這些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識別度和獨特性,逐漸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得到更多關注和運用。而探究這一主題的意義不僅在于設計的表面層次,還在于如何在現代背景下延續和發揚傳統文化,實現文化和設計藝術之間的有機融合。如何精準地把握閩南文化的核心要素,將其成功與現代設計語境相結合,以及如何在保持其傳統特質的同時,賦予其新的活力和意義,均是需要解決和探討的問題。[3]了解目前閩南文化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再通過素材的挑選和創意過程,最終達到表現的多樣性和高度個性化,這將是整個設計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
一、閩南文化遺產與現代藝術設計
(一)閩南文化符號在現代設計策略中的再構
閩南文化作為中國多元文化體系中的一環,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與深遠的歷史背景,在現代藝術設計界逐漸受到廣泛關注和運用。借鑒和改造傳統閩南文化符號,不僅為現代設計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而且為其賦予了更高的市場價值和文化認同感。例如,閩南的民間藝術、宗教圖騰和地方特色建筑等元素被重新解讀,并成功被應用于商標設計、廣告推廣、裝置藝術、視覺傳達等多個領域,不僅增強了現代設計的視覺沖擊力,而且將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現代審美相融合,進一步提升了現代藝術設計的藝術性和商業價值。而最為關鍵的是,這樣的設計策略有助于閩南文化元素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得以傳承和長久保留。
(二)地域性文化遺產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
地域性文化遺產在閩南文化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也逐漸凸顯。地域性文化遺產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視覺素材,而且還影響了設計師的審美觀和設計哲學。比如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閩南地域文化特有的符號和圖案經常被用作創作的素材,地域性文化遺產實際上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著現代設計的方向。地域性文化遺產的影響也體現在現代藝術設計作品對于人文精神的傳達。在閩南文化遺產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得到了強烈體現,這一點在現代藝術設計作品中也得到了新的詮釋。地域性文化遺產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還體現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平衡上。閩南文化豐富的歷史和多樣的藝術形態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無窮的可能性,設計師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能夠更自由地進行創新和嘗試。這種平衡使設計作品在不失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滿足現代審美的需求。
二、閩南文化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一)閩南標志性元素在字體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閩南地區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獨特的歷史背景,成為現代藝術設計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特別是在字體藝術設計中,閩南標志性元素得到了融合和傳承。如圖1所示,以廈門、漳州、泉州這三個城市為例,其藝術設計中運用了該地域獨有的標志性元素。例如廈門這個海濱城市中“門”字的設計,表達了廈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的歷史地位;運用集美學村建筑元素與白鷺穿越月光環景象的設計,賦予“門”字更多寓意,也體現了廈門的自然環境與城市之間的和諧。漳州字體設計中,“漳”與“州”的結合形象地展現了薌城區文昌閣的經典外觀,“三點水”與土樓的結合進一步加深了鄉土情懷的傳達,而水仙花的點綴也增強了設計的生命力。泉州被譽為“鯉城”,其字體設計巧妙地將“州”與“水”相結合,成功連接了海洋與城市、歷史與現代。鯉魚與浪花元素為海洋文化提供了堅實基礎,清源山老君巖與泉州府文廟的設計強調了該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城市的字體藝術設計不僅表達了當地的地域文化和歷史背景,而且展現了設計者對于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造的綜合理解;不僅能讓人們對閩南地區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來重新評價和解讀這一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地區。在現代設計愈加重視地域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字體藝術設計中巧妙地融合和利用閩南的標志性元素,將會是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二)文化遺產對現代設計作品的影響
文化遺產對現代設計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尤其是漳州的木版年畫,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賦予了現代設計作品豐富的內涵。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技藝和細膩的手法,在設計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當前設計師在各種創作中紛紛借鑒木版年畫的基本構圖、色調選擇和細節特性,以達到新穎的視覺效果。以獅子頭這一經典圖案為例,其排列方式經常出現在多種設計作品中,呈現出一種和諧且有序的視覺體驗(圖2)。青色的基底為該圖案增添了沉穩和古樸的氛圍,與獅子頭上絢麗的黃和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視覺沖擊力,賦予其更多情感深度。另一個以獅子頭為主題的設計(圖3),則以圍繞中心的布局傳達出團結和凝聚的主旨,選用紫色和黃褐色更是凸顯了獅子的威嚴和英勇。其中,咬劍的獅子特別吸引人的目光,表達了一種堅韌和不屈的精神。這樣的設計策略不僅提升了作品的視覺吸引力,而且實現了木版年畫文化內涵與現代設計元素的有機結合,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視覺盛宴。在如今的設計環境下,木版年畫不僅是一個傳統藝術形式,而且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借由對木版年畫細節的吸收和轉化,設計師們有機會更深入地探索和應用這一豐富的文化資源,進而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賦予這些傳統元素新的生命力。
三、閩南文化元素與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
(一)與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對傳承閩南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在文化傳承方面,現代藝術設計作為一種現代表達手段,能夠使閩南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播。通過使用具有閩南特色的圖案、色彩和構造元素,設計作品在視覺上更能引發觀者對閩南文化的興趣,尤其可以激發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研究的熱情,從而實現文化有效傳承。
在藝術創新方面,現代藝術設計和閩南文化的合作交融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創作空間。在商業價值方面,融合了閩南文化元素的現代藝術設計作品通常更容易引起市場的關注。
這種文化和藝術的融合對社會有著廣泛的正面影響。在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全球環境中,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議題。通過現代藝術設計,閩南文化不僅能得以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還能與其他文化更加深入地交流和融合,從而提升其在全球文化范圍內的地位和影響力。
(二)提升設計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市場價值
在現代藝術設計領域,閩南文化元素的融入在形式上進行了創新與變革,還賦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市場價值。閩南地區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從世代相傳的傳統手工藝到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都是無價之寶。閩南文化元素融入時裝、家居、廣告設計中,會讓人感受到一種親切感,讓設計作品更具情感價值,從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市場上的消費者不再滿足于表面的設計,他們更加追求能夠觸動心靈、帶有文化底蘊的作品。設計師正是利用了閩南文化元素,滿足市場需求,給予作品與眾不同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了作品在市場中的稀缺性和獨特性,從而提高了作品的經濟價值。
(三)通過現代藝術設計,閩南文化能更好地傳承和推廣
現代藝術設計成了閩南文化傳承和推廣的有效途徑,讓這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域文化重獲新生。在當前背景下,如何讓地域性強的閩南文化得到廣泛傳播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F代藝術設計通過對閩南文化元素的創新性解讀和表達,賦予了這些元素新的生命和價值。具體來說,在街頭涂鴉、數字藝術、現代雕塑等領域,閩南文化元素被重新詮釋和展示,從而影響了不同文化程度和年齡層次的受眾。這種傳播方式有助于閩南文化持續生存和繁榮。
在教育方面,閩南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藝術設計課程,能夠激發年輕一代對于閩南文化的興趣。這不僅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文化自覺性,而且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與地域文化進行深度互動的機會。從長遠看,這樣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形成一種良性的文化傳承機制,使閩南文化能夠更好地保存和傳播。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如何讓地域性的文化元素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和傳播,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例如,通過國際藝術展覽、跨國合作項目等方式,閩南文化擁有了更廣泛的傳播途徑和更高的國際影響力。
四、結 語
閩南文化為現代藝術設計帶來了寶貴的啟示與借鑒?,F代藝術設計為閩南文化提供了一個新的展示平臺,為其傳承和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這一深厚的文化得以在更大的范圍內被人們所了解和欣賞。為了確保閩南文化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體現,設計者和研究者應持續深入探索,創作出更多高水平的作品,廣泛傳播閩南文化,以此達到發展現代藝術設計與傳播傳統文化共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蔡宇超,張杰,王文強,等.閩南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3,30(5):26-31.
[2] 郭麗萍,叢燾.探析“閩南文化”元素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1(3):29-30,33.
[3] 張志雄.閩南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融合與傳承[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20(3):53-59.
[4] 張劍華.閩南傳統工藝非遺傳承的實踐研究[J].福建電腦,2020,36(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