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最近我家寶寶很是愛哭,尤其在尿尿的時候,她又不會說話,不知道怎么啦?”“醫生,最近我發現孩子的內褲有點黃,還有點臭味,不會生病了吧?” “最近我家寶寶總是要小便,不停地上廁所,有時候還尿褲子,怎么辦?”……在兒科門診的預檢臺,每天總是能碰到很多有這樣問題的家長。寶寶可能尿路感染了。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小兒泌尿系統的常見疾病之一,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尿道、膀胱、腎盂及腎實質,引起尿路的感染。
尿路感染是大便污染了尿道嗎,是怎么發生的?
并不完全是。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中80%~90%來自腸道細菌,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少數患兒免疫力低下時也可由病毒、支原體或真菌引起尿路感染。感染途徑主要有三種:
1.上行感染 最常見。嬰幼兒經常使用尿布或穿開襠褲,尿道口常受糞便和其他不潔物的污染,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外口暴露又接近肛門,更易感染;男孩包皮過長,積垢后也易引起尿路感染。另外,在嬰兒時期,由于輸尿管尚未發育完全,也易上行引起感染。
2.下行感染 見于患有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的寶寶,如腎盂積水、輸尿管狹窄、多囊腎、泌尿系統結石及腫瘤等。
3.血行感染 嬰幼兒敗血癥及慢性菌血癥患兒可能伴發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表現是不是小便時疼痛,還有其他表現嗎?
尿路感染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年齡段表現是不一樣的。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有癥狀性尿路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根據病程的長短分為急性尿路感染及慢性尿路感染。
1.急性期 ①新生兒期:以全身癥狀為主,如發熱、拒奶、蒼白、嘔吐、腹瀉、腹脹,甚至體重增長緩慢、呆滯少動、抽搐、黃疸等。②嬰幼兒期:以全身癥狀為主,如發熱、食欲不振、嘔吐、腹痛、反復腹瀉等;但泌尿系統癥狀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明顯,細心的家長可以發現寶寶在排尿時哭鬧不安、尿線中斷,尿布有臭味、頻繁尿尿、尿床、內褲有顏色異常和異味,以及有頑固性尿布濕疹等。③兒童期:泌尿系統癥狀明顯,如尿頻、尿急、尿痛等刺激癥狀,腰部及下腹痛,少數患兒有一過性血尿;全身癥狀不明顯,也可出現發熱、寒戰。
2.慢性期 反復發作,多超過6個月,全身及泌尿系統局部表現均不典型,有時僅表現為無癥狀性菌尿。半數以上患兒可有急性尿路感染病史,然后出現不同程度的低熱、間歇性尿頻、排尿不適,夜尿增多或尿床等,可從無癥狀性菌尿直至腎衰竭。病程久者可有貧血、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腎臟損害時有高血壓、多尿等。
3.無癥狀性菌尿 無任何尿路感染癥狀,一般是健康兒童在常規體檢時被發現,可見于各個年齡段。以學齡期女孩較常見,一般同時伴有尿路畸形和既往有尿路感染史。
做檢查時寶寶會不會很痛苦?懷疑尿路感染,需要做哪些檢查?
不會。只需尿液相關檢查,如尿常規、尿培養及菌落計數,以晨尿標本為佳;影像學檢查一般不需要,但反復感染或遷延不愈的患兒須排除有無泌尿系統畸形和膀胱輸尿管反流,常用的是B超、腎臟腎盂造影、CT等。
尿路感染治療復雜嗎?
不復雜。
1.一般治療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鼓勵多飲水、勤排尿,縮短細菌在膀胱內的停留時間。女孩應注意外陰部清潔。加強營養,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2.對癥治療 對高熱、頭痛、腰痛的患兒,遵醫囑給予解熱鎮痛劑緩解癥狀;對尿路刺激癥狀明顯的患兒,遵醫囑可以口服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減輕尿路刺激癥狀。
3.抗菌治療 早期積極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類、頭孢類治療,嚴格按照醫囑用足療程。
4.其他治療 對有尿路畸形的患兒應積極手術治療糾正;對全身給予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性慢性膀胱炎患兒,常采用膀胱內藥液灌注治療。
尿路感染癥狀改善是不是痊愈了,就不用再做檢查和治療了?
當然不是。急性期尿路感染經合理抗生素治療后,多于數日癥狀消失而治愈,但有近半數的患兒可能會復發或再感染。一般急性感染于療程結束后,每月隨訪1次,如連續3個月無復發,可認為治愈。反復發作者每3~6個月復查1次,持續2年或更長時間。因此,必須遵醫囑定期復查。
尿路感染如何預防呢?
◎嬰幼兒應勤換尿不濕或者尿片,每次大便后及時清洗臀部,保持清潔;幼兒不穿開襠褲。
◎每日清洗外陰,清洗時注意單獨使用潔具,不與其他混用。女孩清洗外陰時,要分開大陰唇,清洗到內部;清洗時從前向后擦洗,防止大便污染尿道。男孩注意清潔包皮口內,盡量翻出龜頭。
◎養成多飲水、不憋尿的好習慣,穿寬松、棉質的內褲并每日清洗外陰及更換內褲。
◎孩子和大人的衣服分開清洗。
◎平時加強體育鍛煉,營養全面,保持精神愉快。
◎結合中醫食補。尿路感染多因為膀胱氣化不利,而產生濕熱,或有瘀血阻滯等原因,可以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冬瓜、薏苡仁、茯苓、生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