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座“潮”到骨子里的城市。2000多年前的蜀繡明麗,穿越千年韻味愈發撩人;唐朝時期“蜀戲冠天下”,而今川劇在保護與傳承中煥發新“聲”……成都的“潮”貫穿古今,引領風尚。
細說起來,成都的“潮”人各有不同,甚至可以專門開一門“潮人現象學”課了。稍微上了點年紀的大爺大媽“潮”的是心態,是“松弛感”,年輕一些的男女“潮”在穿搭,喜歡收拾打扮一番后開開心心地出門去。無論是近些年越發流行的漢服、新中式等,還是時下電影電視帶來的“廢土風”等潮流風尚,都能在成都這座城市中看到這些服裝的身影。不過也不全是這些新穎的服飾,尋求寬松、舒適、運動等風尚亦隨處可見。總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都有屬于自己的“潮流”見解。因此,近些年許多人也給了成都一個很前衛的稱呼——“潮流之都”。
細想起來,去廈門大學讀研三年,再回來時,成都確實變得越來越“潮”,有為人稱道的美食美景,有開放包容的城市風格,也有越來越多來此工作生活的人;不過無論城市如何變化,記憶中街頭小巷依舊保持著那份煙火氣。孩子們的嬉笑聲、茶館里的閑聊聲……在轉角的巷道依舊能聽到,但不管成都是何模樣,成都獨特的幸福感從來都未改變。
這座繁華前衛的現代化大都市,同時亦是浸潤著千年市井煙火氣的古都。東郊記憶的厚重工業風與前衛潮流元素、太古里的潮流品牌時尚文化,從來都與金沙遺址博物館歷史悠久的太陽神鳥、杜甫草堂濃厚的詩圣文韻脫離不開。新與舊,潮流與傳統,才匯成成都獨特的城市風韻,也是成都“潮”的源頭,是成都幸福感的來源。
時光變遷、城市變化,萬事萬物變化是必然的,但不同的人在成都這片土地上總是能經營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傳統與新潮中找到獨屬于自己的定位,感受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如我這般,在外求學三年歸來,成都是更加新潮的成都,卻也還是我記憶中那座幸福的城市,兜兜轉轉,我還是在這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安身之所,將那份獨特的幸福延續下去。
(作者系成都東軟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軟件工程系黨支部書記、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