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要深度融入社會工作大格局,有效調節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激發社會活力,營造積極向上、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
以減負賦能為導向推進源頭治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開展“強基建設年”行動,融入“微網實格”治理體系,強化村(社區)“群眾工作之家”和市、縣、鎮(街道)三級“人民滿意”窗口建設,運用“吹哨報到”“信訪代理”等機制為群眾減負、為基層賦能,構建基層社會矛盾風險排查預警、信訪積案實質化解、人民建議征集反饋等工作閉環,推動實現群眾關切就近回應、合理訴求就地解決、意見建議及時反饋。
以程序規范為保障推進依法治理。聚焦“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維護秩序”等重點環節,落實警示提醒、約談督促、會議調度、掛牌督辦等責任落實措施,全面改進統計、通報、考核工作,推動信訪事項“有人辦理”、信訪訴求“依法推進”、信訪工作“雙向規范”,切實將信訪工作導入法治化軌道,實現信訪受理辦理權責明、底數清、依法辦、秩序好、群眾滿意。
以制度落實為抓手推進系統治理。健全完善減存控增防變機制,深化重點領域信訪矛盾防范化解專班機制;健全重復信訪“紅橙黃”三色預警辦理工作機制,研究制定信訪事項核查評議工作辦法,分級分類強化信訪事項交辦督辦;加強智慧信訪平臺建設,匯集市民熱線、信訪、輿情等多渠道數據,強化區域動態、領域熱點、苗頭隱患等信訪形勢分析研判,著力防范信訪風險變量。
成都市信訪局辦公室主任蒲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