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抓落實能力是領導干部干成事的關鍵能力所在。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內部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抓落實、重實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時代新征程,各級領導干部要順應時代大勢,牢固樹立實干理念,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狠”字上下功夫
彰顯敢抓落實的勇氣擔當
提高領導干部抓落實能力,要求領導干部在“狠”字上下功夫,彰顯敢抓落實的勇氣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認識制約自己所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沉下心來找準方向、狠下心來“對癥下藥”。要注意克服過度追求政績的功利主義心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在求新、求質上下狠功夫。要時刻彰顯敢抓落實的勇氣擔當,既要做到雷厲風行,又要做到久久為功;既要秉持尊重規律、符合科學的理性精神,又要有心懷“國之大者”的境界格局,把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在敢抓落實的過程中,發揚斗爭精神是至關重要的。各級領導干部既要同貪圖一時名利、在意個人得失的功利主義心理作斗爭;又要同弄虛作假、敷衍了事,甚至失職瀆職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要善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直面問題矛盾,杜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老好人”等思想,深入“病灶”、根除“毒瘤”,以“遇河架橋、逢山開路”的魄力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在“抓”字上下功夫
彰顯善抓落實的本領智慧
提高領導干部抓落實能力,要求領導干部在“抓”字上下功夫,彰顯善抓落實的本領智慧。一方面,明確“為誰抓”。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求“干部要懷著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終裝著父老鄉親,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也就是說,抓落實的工作實踐是把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策部署執行到位、落實到位的具體過程,抓落實的工作成效最終要交由人民群眾來評判。為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時刻以“答卷人”的奮斗姿態,在抓工作落實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政策制定、資源分配等方面的吸納力和包容性,凝聚起人民群眾擁護、人民群眾滿意的磅礴力量,這是我們推進各項工作的最大底氣和根本動力所在。另一方面,明確“要抓什么”。抓落實,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領導干部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找到了“抓”的著力點。在此過程中,調查研究能力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從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的高度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是推動工作落實的題中應有之義。因此,“抓什么”需要建立在充分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抓得緊不緊”、效果怎么樣需要建立在對實際情況持續追蹤、持續反饋的基礎上。
在“落實”二字上下功夫
突出“干成事”的結果導向
所謂“落實”,就是指落到實處,在效率上表現為“馬上就辦”,在力度上體現為“擲地有聲”,在成效上能夠“落地生根”。不論是狠抓落實,還是善抓落實,均是為了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最終能夠落到實處、獲得實效。當前,各級領導干部面臨的治理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治理環境的復雜化、任務目標的多重化,以及對治理行為愈加規范化、嚴格化的要求,一并構成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抓落實的治理場域。在此種治理場域下,容易出現強調過程而不重結果、注重程序正義而忽視結果正義、強調苦勞而沒有功勞等組織行為偏差。因此,我們在注重過程管理的同時,要強調結果導向,確保經過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艱苦努力,藍圖能夠變為現實、行動能夠錨定結果。這既要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作用,狠抓落實、善抓落實,也要強化組織的制度保障。一是提升資源分配的制度化水平。資源分配的制度化水平的重點,是資源的下沉。以近年來全國各地的改革實踐為啟發,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從實現資源的絕對占有轉變為實現資源的相對流動作為突破口,解決資源配置問題。二是明確權責關系。權責不明確,容易出現“九龍治水”“一個部門管不了、多個部門管不好”“有利可圖爭著做、無利可圖踢皮球”等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權責清單制度改革,逐步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三是完善體制機制。法律有限而人事無窮,每一種制度的功效都要靠體制機制去實現。只有形成了完善的體制機制,也就是人們能夠自動地趨向于制度目標的時候,制度才能真正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