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的完善,盤活項目沿線資源已經日益成為公路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實現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本文說明了路衍經濟的定義和主要開發模式,如服務區+、能源建材和交旅融合等,這些模式通過綜合利用沿線資源,創造新的收入增長點,助力公路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并結合相關財報文件研究了部分公路企業的路衍經濟發展情況,最后說明了現行開發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路衍經濟;服務區;多元化經營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的不斷完善,新建項目收入總體呈下降趨勢,而受到環保規劃等政策影響,項目的建設成本日益增加,導致新建項目資金缺口逐漸增大,也使得這一領域的投資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財務壓力。因此盤活項目沿線資源,促進公路建設可持續發展就成為公路企業發展轉型、助力企業軟著陸的必然要求。雖然近年來相關產業開發日益引起相關政府及投資企業的重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該領域還存在著諸如開發深度不足、要素沖突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也對相關領域投資者及研究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背景
2023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了3.9萬億元,截至當年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到17.73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基本實現了地級行政中心和城區人口超20萬人的城市的全覆蓋。
但在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作為重資產行業,相關投資的收支缺口也在不斷增加。2021年,中國高速公路通行費總收入同比增長38.68%,同期,支出總額同比增長9.93%,通行費收支缺口為6677.3億元。其中,支出總額以對存續債務的還本付息支出為主,2021年占82.04%,由于存續債務規模大,高速公路行業年度通行費收入雖然對利息支出有著較好保障度,但是已無法覆蓋當年還本付息支出。
從收入側看,由于高速路網日益完善,未來新建項目普遍面臨較低的收入預期。從支出側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及相關政策的調整,項目的投資及運營成本仍將保持增長。在可預見的未來,高速公路產業投資的資金缺口仍將維持高位。因此對于高速公路領域的投資企業來說,依托項目所在區域的自然稟賦,在通行費收入之外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積極發展路衍經濟,是緩解公路建設養護資金壓力,實現公路資產保值增值的現實需要。
二、相關定義
路域資源開發在我國已有較長的歷史,但這一概念在我國的首次完整提出是2019年5月由甘肅省公路交通建設集團完成的。《甘肅省“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路衍經濟專項規劃》中提到:路衍經濟屬于融合型、開放型、共享型經濟,是依托公路交通點多、線長、面廣的自然屬性和對區域經濟的拉動、帶動、輻射作用,通過對沿線經濟要素的集聚、擴散而衍生的新經濟業態,是公路交通與文化旅游、現代農業、工業園區、現代物流、交通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相關產業融合的新經濟發展模式[1]。
三、主要開發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快速發展,各地區、企業及研究學者也逐步在積極探索路衍經濟發展方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路衍經濟發展模式,關于其主要產業方向,目前業界總結提出了“三大維度”“八大方向”。其中目前較為成熟的模式主要包括服務區+、能源建材、交旅融合、通道物流等[2]。
(一)服務區+
即通過對服務區土地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在滿足公路使用者需求的同時,有效盤活服務區資產,提高服務區的經濟效益[3]。作為我國路域經濟最早的開發方向,該領域投融資模式較為成熟,目前國內已有較多成功案例。
近年來為了滿足社會公眾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的輻射帶動作用,各地服務區在保留停車、加油、餐飲等基本服務外,也在豐富經營業態、創新開發模式,探索開發文化體驗區、自然景觀、親子樂園、購物天堂等各具特色的主題服務。高速公路服務區也從簡單的高速公路輔助設施功能區,轉變為以司乘體驗為導向的交通商業綜合體,努力做到留住人,擴大消費。
(二)能源建材
因其封閉性較強等特點,高速公路能源業務具有較強的排他性,利潤空間大,因此也是高速公路經濟的傳統開發重點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也開始逐步布局建設加氣站、充電樁甚至加氫站等。
近年來利用交通基礎設施用地與空間資源,開發利用光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交通與能源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利用高速公路沿線的邊坡、加油站、服務區等閑置土地資源布置光伏組件,實現光伏發電、儲能,為高速公路的運行及新能源汽車提供用能保障。
(三)交旅融合
是指以交通工具為載體、以交通線路沿線旅游產品為途徑,實現整個旅游過程的新興旅游方式,在這種模式中,公路利用其線路通道資源帶來的交通便利和交通流量大的優勢,與公路沿線周邊區縣的旅游資源結合,進行“交通+旅游”資源綜合開發。
當前休閑游、自駕游等旅游新業態不斷興起,游客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對交通運輸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交旅融合發展日益受到各方重視。經過多年的探索,各地涌現出一批交旅融合創新業態,旅游專列、旅游風景道、旅游航道、自駕車房車營地、游艇旅游、低空飛行旅游等不斷得到推動,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領域也出現了很多典型案例。
(四)通道物流
目前主要開發方式為利用公路出入口、服務區、場站資源普遍具有的交通便利、空間開闊等優勢,可為物流基地提供更好的條件,從而構建不同層級、不同功能、不同特色的物流節點體系,比如物流港、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倉儲配送中心等。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委、相關省份陸續出臺支持路衍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定,在路衍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為公路與物流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1年,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以農村公路為依托,探索支持路衍經濟發展的路徑,如交通與土地、旅游、礦產資源等開發方式[4]。
四、發展情況
2023年交通運輸部印發《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2023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推動發展路衍經濟的重點任務。
甘肅省政府在“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將“路衍經濟產業集群”確定為“十四五”重點打造的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在甘肅之后,貴州、河北、陜西、四川等均在“十四五”交通運輸公路規劃中對路衍經濟發展作出了專門部署。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交投集團)、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蜀道集團)、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交通集團)、陜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交控集團)、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交投集團)等紛紛積極布局發展路衍經濟,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傳統業務(通行費收入、工程施工等)在企業收入中占比下降到50%左右,新興業務板塊(商品貿易、金融業務等)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為企業資產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浙江交投集團
其高速公路路衍經濟開發由其下屬的三家公司負責: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浙江高速石油發展有限公司、浙江交投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開發采取“4+2”的產業布局,四大業務板塊即構建以服務區經營為主業、以能源運營為核心業務、以資訊傳媒和商旅服務為培育產業,兩個平臺即產業投資平臺和信息數據支持平臺。
(二)蜀道集團
該集團的路衍業務由下屬公司蜀道交通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蜀道交通服務集團)負責,蜀道交通服務集團堅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理念,聚焦綜合能源、路衍商業、文化傳媒三大業務板塊,著力打造蜀道集團服務形象的“示范窗口”、路衍經濟的“孵化中心”、改革創新的“排頭兵”和利潤快速增長的“生力軍”。2022年以來部分業務收入實現大幅增長,成為公司現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廣東交通集團
廣東交通集團是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運營的主體,其高速公路路衍業務采取了集中統一的管理模式,由交投集團下屬公司廣東粵通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專門運營,下設專業化公司分別負責集團運營省內高速公路項目的服務區業務、汽車運輸和現代物流及廣告傳媒業務等。此外,依托專業化投資團隊,目前公司的多元化投資業務已涉及機場、鐵路、電力機車和金融股權投資等交通相關領域。
(四)陜西交控集團
陜西交控集團目前確立了以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為主體,交通相關資源綜合開發和交通投融資為兩翼的發展布局,已劃分出八大板塊,形成以大交通為主的投資、建設、運營、服務、經營一體化全產業鏈。利用得天獨厚的交通網絡資源,集團打造了高速公路服務自主品牌“長安驛”,涉及產品源頭開發、住宿餐飲、終端零售等多個領域,集團共80余種系列產品,140家各類門店,年營業收入近2億元。
(五)湖北交投集團
湖北交投集團目前已成立專業化的下屬子公司,如交投實業(負責成品油銷售)、物流集團(負責建材銷售)、建設集團(負責施工任務)、全資二級子公司三木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智能制造)等,目前各公司均依托總公司在湖北省高速公路投資運營方面的主導地位,廣泛開展工程施工、油品銷售、鋼材銷售、公路監理檢測等交通相關多元化業務。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產業開發深度不足
由于目前高速公路板塊投資主體多為傳統建筑企業,在投資過程中更多地聚焦主業,雖然在探索與旅游、能源等產業的融合,也出現了一些成功案例,但目前大部分路衍經濟開發仍以傳統衍生產業開發為主,開發模式較為單一,且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未較好地結合所在地區的實際特點,導致很多地區的路衍經濟開發缺少品牌特色、知名度不高,缺乏對當地公眾的吸引力,經濟和社會效益欠佳。
(二)土地等要素間存在沖突
在路衍經濟開發過程中,由于涉及土地、資源等諸多要素,而根據我國現行管理體制,這些要素的所有權及管理權分屬不同部門,且目前由于頂層規劃的缺失導致各有關部門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此外,由于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產權、土地等要素存在的沖突導致項目推進較為困難。
從用地性質上看,高速公路項目及其附屬設施屬劃撥用地,根據現行規定,此類用地不得用于經營或商業用途,若需發展路衍經濟,需要以招標等方式有償取得土地,辦理相關手續并繳納土地出讓金。
從權屬問題上看,部分服務區用地存在用地手續不完善、項目批建不一致等歷史遺留問題,導致路衍經濟開發所需土地無法登記辦證。
(三)盈利能力方面存在不確定性
由于路衍經濟在我國起步較晚,項目投融資模式、經營模式等尚未完善,很多已開發的路衍經濟項目實際難以實現盈利。以目前實施較多的分布式光伏項目為例,由于不同地區日照條件及上網電價等因素各有不同,且因光伏布設受接入條件、邊坡及路段情況、使用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并非所有高速公路項目均適宜布設分布式光伏。對于具體項目仍需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路內分布式光伏“降本增效”的作用。
六、發展思路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路衍經濟涉及產業廣、部門多、主體多、協調難度大等特點,需要加強相關政策支持,制定專項規劃,建立多部門協調機制,共同推進交通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二是加強路衍經濟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以人才為動力驅動路衍經濟發展。交通運輸企業要積極進行路衍經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四新”經濟創新,并加強投資收益測算,幫助相關企業科學決策,并在項目投資評估階段有效識別項目主要風險點,為后期風險控制奠定基礎。
三是注重路衍經濟品牌打造、提升服務質量。深挖文化內涵,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文化特點做好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并通過品牌進行宣傳貫徹、開展活動等,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和公眾服務品質,講好路衍故事,讓路衍經濟成為交通企業的新亮點。
四是要適應社會發展趨勢進行相關開發活動。如針對日益增多的老齡化人口,積極對相關服務設施進行無障礙化改造,提升服務品質;面對火爆的自駕游市場對服務區的功能進行優化升級等。
參考文獻:
[1]劉建勛.打造千億級路衍產業集群 當好甘肅經濟的開路先鋒[J].中國公路,2022(12):16-19.
[2]佚名.山東延長ETC貨車高速通行費打折優惠期至2021年底[J].中國公路,2021(18):17.
[3]呂安平,龔藝.帶著問題看路衍[J].中國公路, 2022(21):18-20.
[4]駱天吉,劉濤,魏孔友.路衍經濟趨勢下公路與物流融合發展探索[J].中國公路,2023(02):116-118.
作者簡介:張弛(1992.01-),男,陜西渭南人,工學碩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