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首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十年跋涉、十年耕耘,一條條“四好農村路”成為人民群眾闊步邁向美好生活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鋪展開“農民更富、農村更美、農業更強”的美麗鄉村畫卷。
“養”路興百業。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為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服務保障”。
怎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久久為功,讓“四好農村路” 成為宜業興業的坦途?
一要依靠制度“養”路。要在建好農村公路的基礎上,著力“養”好農村公路,把“路長制”貫徹到底。要明確主體責任,加強協調聯動。要強化管護巡查力度,及時發現排查整治安全隱患。要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設置公示牌,明示相關信息,讓“路長制”走深走實,讓農村公路“八大提升行動”見行見效。
二要依靠技術手段“養”路。農村公路分布廣、里程長、基礎相對薄弱,數字技術是提升農村公路質量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工具。要建立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數據庫,通過路網一體化分析巡檢,收集記錄在役農村公路的路基路面、實際里程數、橋梁路燈等情況,打造人、地、事一圖盡覽的路網運行監測體系。還要提升養護智能化水平,運用人工智能、固定式監控、無人機等方式,智能識別路面病害,及時預警突發事件,從而精準“吹哨派單”。
三要把“養”路與推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有機結合起來。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如四川省遂寧市示范建設173公里農交旅大環線,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陸續建成51條草原天路連接線……這些“路”帶動了周邊地區發展,提升了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因此,我們要在“養”路過程中深挖農村公路背后的經濟屬性,結合地區特色大力發展路衍經濟,創新“公路+產業”“公路+旅游”等模式,盤活鄉村資源,積極培育推動相關產業,拓寬發展“動脈”,助力產業集聚升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