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產后抑郁癥患者應用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的效果,為臨床治療該疾病提供參考。方法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慶市渝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收治的產后抑郁癥患者91例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鹽酸帕羅西汀)和觀察組(46例,鹽酸帕羅西汀+重復經顱磁刺激)。兩組患者均治療6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抑郁程度、睡眠質量評分和血清多巴胺(DA)、5- 羥色胺( 5-HT)、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較對照組更高;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評分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血清DA、5-HT、NE水平均升高,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均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后抑郁癥患者經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帕羅西汀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緩解抑郁狀態,改善睡眠質量,調節神經遞質水平。
【關鍵詞】產后抑郁癥 ; 經顱磁刺激 ; 帕羅西汀 ; 神經遞質 ; 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4.014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45
產后抑郁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產婦無助,失去自信等精神因素有關,好發于產后2周左右產婦。產后抑郁癥會出現悶悶不樂、興趣減退、精力不足的三低表現,還常伴有緊張、焦慮、失眠、食欲下降等,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嚴重時甚至會有自殺的想法、行為。現階段,臨床上多通過心理、藥物、物理理療等方式治療產后抑郁癥,帕羅西汀是治療各類抑郁癥的常用藥物,對5-羥色胺
(5-HT)的再攝取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癥狀,但長時間使用該物,藥效不穩定,整體效果不是特別理想[1]。重復經顱磁刺激是一種無創性的大腦皮質神經刺激技術,可通過改變刺激頻率來調節大腦皮質層的功能,其具有無創、無痛等特點,屬于顱外神經調控綠色療法,通過微小電流調節大腦皮層局部電活動,對神經功能產生調節作用,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2-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產后抑郁癥患者應用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慶市渝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收治的產后抑郁癥患者91例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年齡21~40歲,平均(29.51±2.45)歲;初產婦19例,經產婦26例;剖宮產10例,陰道分娩35例;病程2~6周,平均(4.15±0.32)周。觀察組(46例)年齡21~41歲,平均(29.46±2.40)歲;初產婦18例,經產婦28例;剖宮產12例,陰道分娩34例;病程2~5周,平均病程(4.13±0.31)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診斷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 [4]中產后抑郁癥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⑴與上述診斷標準相符;⑵參與本研究前1個月未使用過其他藥物治療;⑶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 [5]評分≥13分。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⑵伴有腦器質性病變;⑶其他類型抑郁癥。本次研究經過重慶市渝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患者或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鹽酸帕羅西汀片[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43,規格:20 mg/片]治療,2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在鹽酸帕羅西汀的治療基礎上加用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鹽酸帕羅西汀片的用藥劑量及方法同對照組,重復經顱磁刺激采用磁場刺激儀(武漢依瑞德醫療設備新技術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42091249,型號:YRD CCY-Ⅰ),線圈和頭皮呈平行狀態,線圈中心放置在患者左側或右側前額葉背外側,刺激頻率為1 Hz,運動閾值為100%,時間為50 s,刺激間隔5 s,20 min/次,1次/d,治療5 d,休息2 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6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于治療后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EPDS量表得分減分率50%~<75%,臨床癥狀(抑郁、失眠、疲乏等)顯著改善;有效:治療后患者EPDS量表得分減分率25%~<50%,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治療后,患者EPDS量表得分減分率<25%,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臨床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兩組患者EPDS評分、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 [6]、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HAMD-17) [7],EPDS評分分值為
0~30分,HAMD-17評分分值為0~53分,兩個量表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嚴重;PSQI評分分值為0~21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差。⑶血清學指標。分別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成功后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治療前后血清多巴胺(DA)、5-HT、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⑷不良反應。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腹瀉、便秘、口干、惡心嘔吐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各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使用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取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EPDS、PSQI、HAMD-17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EPDS、PSQI、HAMD-17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DA、5-HT、NE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產后抑郁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復雜,認為可能與遺傳、環境、生理變化等多種因素有關。部分較輕微的產后抑郁癥能夠在產后的3~6個月內自行緩解,但嚴重的會持續很長時間,不利于產后恢復。帕羅西汀屬于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臨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藥物,通過增加大腦中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濃度,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從而減輕抑郁癥狀,但該藥物雖有一定抗抑郁效果,但單獨使用療效有限[8],進而需要尋找一種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重復經顱磁刺激主要依靠絕緣線圈放置在頭皮的特定位置,當線圈中的電流通過時,會誘導神經細胞電生理和功能變化,能夠克服顱骨的物理障礙,確保磁信號能夠有效傳遞至大腦內部,因其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無痛性和無創性,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
可能性[9]。
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較對照組更高,與治療前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EPDS、PSQI、HAMD-17評分均較對照組更低,這提示產后抑郁患者經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帕羅西汀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抑郁狀態,改善睡眠質量。分析原因可能為,帕羅西汀能夠通過調節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素軸,改善組胺、膽堿能等水平,提高突觸間隙5-HT濃度,進而發揮抗抑郁效應[10];重復經顱磁刺激磁產生的信號能夠利用強大的電流產生脈沖磁場,刺激腦神經,以感應電流的形式調節神經細胞動作電位,使大腦皮質功能重塑,激發神經網絡重構,促進神經細胞的增殖分化,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情緒的調控能力,進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抑郁狀態,提高睡眠質量[11]。此外,重復經顱磁刺激與帕羅西汀作用機制不同,兩者聯合使用,可發生協同增效作用,提升對產后抑郁的治療效果。
DA、5-HT、NE均是神經遞質相關指標,DA在興奮、開心、高興等情緒的傳遞中發揮重要作用,其水平在產后抑郁患者中異常降低;5-HT廣泛存在于神經突觸和大腦皮層中,能夠影響大腦活動,其水平在產后抑郁患者中水平較低;NE能夠提高大腦醒覺度,在提高注意力、改善情緒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水平在產后抑郁患者中呈低表達[12]。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與治療前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DA、5-HT、NE水平均較對照組更高,這提示產后抑郁患者經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帕羅西汀治療,可有效調節神經遞質水平。分析原因可能為,重復經顱磁刺激可直接作用于大腦局部皮質,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調控神經細胞興奮性,刺激腦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影響神經元細胞的超級化和去級化,提高DA、5-HT、NE等神經遞質水平,使腦部神經元功能得以改善[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產后抑郁患者經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帕羅西汀治療,安全性良好。
綜上,產后抑郁患者經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帕羅西汀治療可提升臨床療效,有效緩解其抑郁狀態,改善睡眠質量,調節神經遞質水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丁青,曹蒙,周輝,等.阿戈美拉汀對產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1, 48(5): 840-842,
854.
PATEL S, SILVI S, DESAI S, et al. Effectivenes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depression, schizophrenia,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 umbrella meta-analysis[J]. 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2023, 25(5):
3423.
劉文娟, 宋明芬, 王偉, 等. 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舍曲林對產后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及外周血相關miR表達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學, 2021, 19(3): 441-445.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J].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1, 34(3): 184-
188.
毋小茜. 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在產后抑郁癥篩查中的應用[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0, 47(2): 343-346, 354.
龔為群, 閻萍, 楊世權, 等. Epworth 嗜睡量表聯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在不同程度鼻源性 OSAHS 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 重慶醫學, 2016, 45(32): 4549-4551
鄧旭瑤, 卓愷明, 王靜華, 等. 帕羅西汀聯合阿普唑侖治療對老年腦卒中合并焦慮抑郁患者抑郁自評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15): 3694-3695.
張宏昱, 楊利芹, 孫偉. 舍曲林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產后抑郁癥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20, 35(20): 3761-3763.
馬長林, 楊曉麗. 重復經顱磁刺激在抑郁癥患者治療中臨床效果[J]. 山西醫藥雜志, 2022, 51(15): 1715-1717.
王禎, 蔣天梅, 李德波, 等. 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鹽酸帕羅西汀治療產后抑郁的效果分析[J].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20, 31(3): 219-222.
趙飛飛, 金益昌, 陳光東. 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舍曲林治療產后抑郁的效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22, 37(15): 2724-2727.
袁艷, 楊福霞, 曾衛珊, 等. 重復經顱磁刺激對產后輕中度抑郁患者腦血流動力學及初級運動區激活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23, 33(22): 12-18.
SENDA M, JOHNSON K, TAYLOR I, et al. Acceler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vided rapid improvement in depressive, anxiety, trauma, and pain symptoms in a woman experienc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J]. ECT, 2023, 39(3): 14-
15.
1 作者簡介:唐洲熙,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婦女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