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和科技創新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發展目標之一,也是國家增強經濟競爭力的關鍵。
為深入貫徹實施科技發展戰略,近幾年,國家不斷增加在科研方面的經費投入,但因部分科研單位經費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不達標,影響效益。本文分析了科研單位管理經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旨在提高科研經費管理水平,保障科研經費的合規使用,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一系列關于優化科研經費管理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旨在不斷提高我國科研經費的管理水平。特別是2021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擴大科研工作經費管理自主權和完善科研工作經費撥付機制。早在2019年,科技部就出臺了《關于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意見》,提出逐步優化科研院所的監督管理機制,從而提高科研院所經費管理的自主權,賦予了科研院所更大的經費管理自主權。這些政策的頒布從資金投入到政策保障,都給予科研院所很大的支持。科研院所必須切實履行科研經費管理職責,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管理機制,從而提高科研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越來越多的事業研究機構承擔科研任務,為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提高了為全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所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確保科研活動有效開展,優化科研經費的分配和使用,不僅對科研單位的項目研究、科研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也是各個科研院所管理層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科研單位經費管理現狀
(一)多元化的科研工作和經費來源
當前,我國科研經費的執行需要遵循各項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要求,其中的細則較為繁瑣,并且大部分的科研工作主要實行傳統的“項目管理制”和“課題管理制”。一方面因不同項目、不同課題的內容存在差異,且工作內容一般具有極高的專業性,難以實行標準化管理,所以不利于科研單位的管理人員深入了解并執行;另一方面,科研單位的經費來源多樣化,包括政府撥款、科研項目資助、企業合作、捐贈等。這些問題對科研單位的經費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挑戰。
(二)復雜的科研經費使用流程
科研單位的經費使用流程通常較為復雜,涉及到經費申請、審批、撥付、執行、報銷、審計和結余處理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不僅需要遵循一定的39a0484dcc3db683bbbb69bc7b89c09d規定和程序,還需提供嚴謹準確的資料,確保經費使用的合規性和有效性。
(三)高度的科研工作自主性
科研單位在科研項目的選擇和經費使用方面具有較高的自主權。因為科研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自身的研究方向和需求,自主決定經費的使用方式和范圍,所以科研人員在經費使用方面具有較高的自主權和靈活性。因此,對科研費用的管理和監督存在一定的困難。
(四)高風險的科研經費管理環境
科研單位的經費管理環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一是因為科研經費管理涉及到資金的使用和監督,其中包括科研經費的濫用、虛報、挪用等問題需要嚴格監控;二是科研經費管理涉及到多個環節和參與者,責任的劃分可能存在問題,例如不清晰的責任界定、責任推諉等情況。因此,科研單位需要要求科研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同時需要與多個部門和機構溝通與協調,否則會影響經費管理的效果。
(五)未達成合規性和效益性的結合路徑
目前部分科研單位在經費管理中平衡合規性和效益性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科研單位在經費管理中需要平衡合規性和效益性。
綜上所述,科研單位的經費管理現狀具有多元化的經費來源、復雜的經費使用流程、高度的科研自主性、高風險的科研經費管理環境等特征。科研單位需要建立健全經費管理制度,加強對經費的監督和控制,提高科研人員的經費管理意識和能力,以確保經費使用的合規性和有效性。
二、科研單位經費使用存在的問題
(一)科研活動時長和來源分類帶來的問題
科研工作大部分的周期相對比較長,容易出現資金不充足和不穩定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科研經費的來源較多,根據資金用途和項目性質在分類管理上也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管理上難以統一和一體化;二是因為科研工作的經費涉及到諸多體制內的流程較長,撥款可能存在延遲、不及時和不足以支持科研工作的情況,導致科研人員在經費預算編制,使用和執行上都存在困難;三是實際使用科研經費的科研人員對現行的財務制度、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掌握不全面,理解不準確,加上科研工作用時較長,導致監督管控人員和財務人員無法及時掌握經費的執行情況,無法及時做出調整和糾正,導致經常出現科研預算與實際執行不一致,績效落實不到位,效益不高,結題驗收難的情況,不利于科研經費全流程管理。
(二)科研經費管理體系不完善,內控管理不健全
當前,科研院所的科研事業發展迅猛,但針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卻未達到應有的水平。科研項目涉及的經費多且雜,管理體系不僅涉及預算支出,同時還需要針對性地實施內控、審計監督和執行管理。一是部分科研單位成立初期沒有單獨設立科研經費板塊,沒有設計獨立的使用流程,因此造成科研經費的預算項目與政府會計制度核算科目不能一一對應,容易導致科目不統一、科目位置不一致,會計核算行為不規范的問題;二是有些科研單位雖然擬定了形式上的管理制度,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無法真正將科研工作的差異性落到實處,缺乏有效管理,以實現應有的效益;三是有些科研單位的領導和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制度不夠熟悉,也不重視這方面的監督把控工作,導致問題的累積越來越多。
(三)未建立健全獎懲機制,績效評價考核缺乏指導
隨著科研經費投入的逐步提高,針對科研經費使用的獎懲績效機制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正確的指導。因此,不少科研單位對科研經費的使用缺乏專業化的、創新性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全面的績效評價不僅可以激勵科研人員,績效考核機制還能提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對科研經費使用效益的關注度。如果沒有建立獎懲制度,績效評價的效果也就難以達到理想狀態。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有力的監督控制機制和獎懲機制,容易發生“鉆空子”的情況。權責劃分不明確,科研經費使用過程就難以約束管理;二是缺乏制定科研經費使用績效評價的統一標準。因科研經費來源和使用方向多樣化,單一化的績效評價機制并不能滿足對科研經費實際執行的績效評價;三是沒有建立科研項目結題驗收與科研經費績效評價的一體化路徑。科研工作的驗收,具有極高的專業性,但實際監督控制經費使用過程的人員對多樣化的科研工作無法進行客觀評價。
三、針對科研經費管理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健全符合自身運行模式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
科研單位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求,制定適合自身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科研單位應制定明確的科研經費管理規定,包括經費使用的范圍、限額和審批程序等。應根據科研機構的特點和需求制定“規定”,確保科研經費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明確科研經費使用的流程,確保經費使用的合規性和透明度。在建立科研經費管理規定的基礎上,設立獨立的經費管理部門,負責科研經費的預算編制、審批、執行和監督等工作。這個部門應依靠具備較高水平的專業人員,為科研經費管理提供咨詢和支持。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建立科研經費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信息系統實現經費管理的電子化和自動化,提高經費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通過健全符合自身運行模式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明確經費使用的范圍和用途,可以提高科研經費的管理水平和效能。還要加強科研經費的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確保經費使用符合科研項目的實際需求,避免浪費和不當使用。這有助于確保科研經費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推動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科研單位還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優化經費管理機制,適應科研工作的發展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開展動態透明的監管工作
科研單位應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以確保科研經費的合規性和有效性。一是科研單位應制定科學的內部控制政策和流程,明確各個環節的職責和權限。內部控制政策和流程應包括經費審批、使用、報銷和監督等環節,確保經費使用的合規性和有效性;二是科研單位應加強對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控。要建立科研經費使用的臺賬和檔案,在審批過程中應加強對經費使用計劃的審核,確保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定期檢查和審計經費使用情況;三是科研單位還應加強對科研項目的跟蹤和評估。在這個過程中應加強對經費使用計劃的審核,確保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及時發現和解決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保科研經費的有效利用;四是建立科研經費使用的透明度和監督機制,確保經費使用情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可以通過建立科研經費使用信息公示平臺,定期公布經費使用情況和研究成果,同時加強對科研項目的審計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隨著政府有關部門對科技領域實行“放管服”改革,印發了多個財政科研資金管理監督辦法。科研院所作為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主體,一方面是跟著政策走,堅決貫徹落實這些管理監督辦法,“放”到位、“放”到底,激勵科研人員提高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要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堅持權責統一,“管”到每個單位和每個科研人員。因此,科研院所必須建立健全經費全過程管理制度,強化對經費的把控和監督管理,確保形成自立自強的生態,激勵科研人員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科技成果。
(三)強化績效評估,探析獎懲結合的有效路徑
要建立針對科研工作的績效評估機制,開展科研經費使用與研究成果相結合的評估。通過設立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定期評估科研工作成果,對績效優秀的項目給予獎勵,對績效不佳的項目提出整改或終止資助,借此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
(四)為科研成員提供培訓,增強科研經費管理意識
要加強對科研人員的培訓,增強科研人員的科研經費管理意識和能力,強化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因此,應加強對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培訓,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培訓內容可以包括風險識別和評估、內部控制的原則和方法等,幫助員工提高風險意識和內部控制能力。在執行上,科研單位可以組織專門的培訓,介紹科研經費的管理規定和政策,講解經費使用的注意事項和流程。同時,科研單位可以組織經驗交流會或研討會,邀請有經驗的科研人員分享科研經費管理的經驗和教訓。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訓,可以增強科研人員對經費使用合規性和有效性的意識。這有助于防止經費的濫用和浪費,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此外,科研單位還可以通過內部通知、宣傳欄等方式,定期向科研人員發布科研經費管理的相關信息,加深他們對經費管理的理解和重視程度。
通過健全符合自身運行模式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開展動態監督管控,以及為科研人員提供培訓,可以提高科研經費的管理水平和效能。同時,科研機構還應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管理機制,以適應科研工作的發展需求,推動科研經費管理的持續改進和創新。
結語:
當前,我國正處在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科研工作是支撐科技創新的重要核心之一,發揮著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在科研工作的進程中,健全的經費管理機制是實現科研工作目標的保障。我們要結合“放管服”政策的推行,為下放的科研工作自主權筑起“保護罩”。科研經費的管理要做到科學、有效并且貫穿于整個科研項目的全過程,才能更好地發揮經費的保障作用,促進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推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