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涉及多個工作環節。通過科學的預算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各項資源的利用率,從而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面臨的問題,并探討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優化對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對保障其正常運轉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特點取決于其自身性質,比如公益事業單位、公共服務單位、具有行政權力的事業單位等。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預算管理對其財務管理效果和質量具有直接性影響。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自身職能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其主要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部分資金來源于事業性收入。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活動資金需求量較大,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需制定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通過預算管理提高資金管理和分配的科學性,進而為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自身職能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確保其可以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能。
(二)有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
預算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為行政事業單位提高自身資金利用率提供基礎依據。通過良好的預算管理可以確保各部門資金使用充足,從而保障各部門無論是業務活動還是資金流轉等,都可以高效完成。這有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同時通過良好的預算管理,也可以幫助行政事業單位規避財務風險,避免出現資金損失。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在預算管理中適當融入績效管理理念,制定健全的績效評估指標,對于業務活動主要負責人可以實施追責制度,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監管力度。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認知淺薄
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預算管理認知淡薄。甚至部分管理人員認為,財政完成預算撥款以后,流入本單位的資金便歸屬于本單位所有,因此無論資金如何使用,都由本單位進行決斷。這很容易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出現一些無預算項目,隨意使用資金。這不僅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效果,同時也很容易出現資金超支問題,甚至導致一些預算之內的項目無法完成。此外,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存在預算管理應由財務部門負責的觀念,這種認知很容易導致預算編制與實際項目執行部門的計劃不相符,甚至會出現反作用。同時也會影響預算管理執行效果。由于各部門不重視,其對預算管理的配合度也不會很高,進而導致預算管理很難落到實處,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預算編制流程不合理
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會按照前一年的預算指標進行編制,這很容易出現逐年遞增的問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深入分析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缺乏財務分析和決策分析過程,因此有可能出現預算編制與執行不相符的問題。比如,在每一個年度財政預算批復以后,會存在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向財政部門追加預算資金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考慮不夠全面,財政批復的資金,不能夠滿足其實際運行需求,進而出現追加資金的現象。
此外,預算編制存在與實際脫軌的問題。比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申請公務接待專項資金,而實際情況卻出現了這一業務,這些行政事業單位為了促使收支平衡,很有可能將這筆費用列支在會議費、培訓費等項目中。財政預算草案需要經過多方審批,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對于上述問題,如果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經過法定程序批準,那么該行為屬于虛假列支的違法行為。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不可隨意進行調整。
(三)績效管理效果不佳
目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雖然制定了相應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但仍存在一定的形式化。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更重視資金支出問題,沒有深入開展項目成本管控、責任劃分等工作,因此導致績效管理無法發揮其最大價值。此外,在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存在錯誤的認知,認為在這個預算周期內,預算資金不應當存留,而是需要全部花光,進而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資金浪費。
(四)預算執行力有待提升
預算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一項重要的財務管理工具,其實質目的是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規劃和分配資金。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力度不足,財務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因此導致出現資金閑置、超支等問題的概率較高。同時,預算管理是監督和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活動的一項有效手段,可以為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提供基礎保障。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和執行,因此導致其內部可能出現財務不透明、資金使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違規行為,嚴重時還會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社會影響力。
(五)信息化建設滯后
當前,不少行政事業單位信息化基礎設施落后,因此難以滿足日益復雜且精細化的管理需求。首先,陳舊的預算管理軟件與功能的局限性,不僅限制了處理復雜預算任務的能力,同時更難以適應財務管理的現代化趨勢。
其次,預算管理信息系統與財務、業務系統間的信息壁壘,即所謂的“信息孤島”現象,嚴重阻礙了數據的無縫流轉與資源共享,進而影響了決策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最后,專業信息化人才的匱乏,使得系統維護與升級陷入停滯,這進一步加劇了預算管理的低效狀態。
(六)預算監督與審計機制不健全
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體系中,預算監督與審計機制存在缺陷,因此導致監督力度疲軟、審計獨立性缺失以及違規懲處機制不足,這削弱了制度的約束力與公信力。
首先,預算監督視野狹窄,過分聚焦于預算執行的末端效果,而對預算制定的前瞻性和績效評估的動態監控有所疏忽,因此導致監管鏈條存在斷點。
其次,審計部門在履行職責時,面臨著內部權力干預的風險,審計的公正性與客觀性遭受侵蝕,因此導致審計結果的真實度大打折扣。
最后,對于查實的預算違規行為,現行的處罰措施缺乏足夠的威懾力,難以形成有效的預防與懲戒效應,降低了違規成本。
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優化對策
(一)強化工作人員的預算管理認知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工作人員對預算管理的認知。
其次,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預算管理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各部門人員都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與自身崗位之間的聯系,從而改變其原有的錯誤認知,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工作的協調性。
最后,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為財務部門與各部門之間搭建溝通橋梁,使財務部門人員能夠充分了解各部門的業務活動需求以及特點,從而促使預算指標更貼近實際需求。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搭建線上交流平臺,將各部門的負責人納入到平臺中,分享相關項目性質以及相關信息等,財務人員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將初步預算指標和計劃傳遞給各部門管理人員傳閱。同時,各部門如果對預算指標和預算計劃存在異議,可以隨時提出來,以便于預算計劃的修改,促使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合理。
(二)提高預算編制流程的規范性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可以組建預算編制小組,并且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確保他們各司其職。
其次,深入分析原有的預算編制,通過事前分析為后續預算編制流程的制定提供基礎保障,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確保后期預算編制的可行性。
再次,選擇合適的編unl98wu8iHtqRd9ryh0oLA==制方法。采用現代化編制流程和預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對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兩種預算編制方法,一種是零基預算編制方法;另一種是滾動預算編制方法。其中零基預算編制方法通常是指對一個預算周期內產生的所有費用進行重新計算,不涉及上一個周期所產生的各項費用,一切從零開始計算,這種預算編制方法可以提供資金具體支出點,能夠有效反映出資金使用的實際情況。針對一些在一年內難以完成的項目,則可以采用滾動預算編制方法。這種編制方法可以將年度與編制期限分離開來,最大化確保預算編制的可持續性。
最后,預算編制需要各部門根據自身需求如實上報,同時綜合各類因素,調整預算編制指標。
(三)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首先,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目標。這是衡量行政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水平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是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指導方向。在制定預算績效管理目標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行政事業單位各部門實際發展情況,以及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發展戰略部署,從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預算績效管理目標。
其次,制定科學的績效評價標準和流程,包括完成項目的產出指標、項目完成效益指標、項目的滿意度指標等,進而從多個角度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水平。
最后,制定健全的績效信息反饋制度,明確信息報告流程以及負責人,進而保障信息數據能夠得到及時匯總和傳遞,從而為行政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提供參考數據。
(四)提高預算執行的監督效果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加強預算編制和審批環節的監督力度,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統一編制,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行政事業單位發展規劃,以避免出現預算超支和預算缺口問題。同時積極采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和外部工作人員的建議和意見,從而確保預算編制決策的科學性。
其次,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角度分析,應當嚴格按照相關合同規定履行職責,提高預算資金的執行效果,進一步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利用率,盡可能減少資金浪費問題。同時不斷強化財務監督管理作用,強化內控制度執行力度,對于超支超標行為以及違規審批行為,加大懲罰力度。
最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相關規章制度的落實,從而為預算管理提供法律依據。
(五)加強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
通過技術革新與人才賦能的雙輪驅動,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大幅提升預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從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首先,引進與升級前沿預算管理軟件,確保其功能全面,能靈活應對復雜多變的管理需求,從而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石。
其次,著力推動預算管理信息系統與財務、業務系統間的深度融合,搭建數據共享平臺,破除信息孤島,加速信息資源的高效流動與智慧利用,從而提升決策的敏捷度與精準性。
最后,應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力度,組建專業化管理隊伍,為系統運維與創新注入持續動力。
(六)健全預算監督與審計機制
通過完善監督鏈條、強化審計獨立性與嚴肅懲處違規行為,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構建起一套全面、公正、高效的預算監督與審計機制。
首先,應強化預算監督的全周期覆蓋,從預算的編制到執行,以及績效評價,每個環節均納入嚴密監督之下,確保預算資金合理運用,無死角防范資金流失風險。
其次,提升審計部門的獨立地位,杜絕內部利益干擾,以確保審計的純粹性與客觀性,深入挖掘預算管理漏洞,精準糾偏。
最后,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依據法律法規,施以嚴苛制裁,公開曝光典型案件,樹立不可逾越的紅線,從而形成強大的震懾效應。
結語:
綜上所述,預算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以及財務穩定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不斷強化工作人員的預算管理認知,提高預算編制流程的規范性,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強化預算執行的監督效果,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穩定性和資源合理配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