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三十而立??湎?,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蘭洽會)步入第30屆?;仡櫶m洽會發展史,從創辦成長、打磨創新到高質量發展,從投資洽談到綠色發展再到“一帶一路”,從探索內陸開放城市建設到共建共享國家和區域發展新格局,規模檔次穩步提升、輻射效應逐年擴大、合作區域和領域不斷拓展,如今已不但是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促進投資貿易的平臺,更是中外客商透視蘭州形象的窗口,宣傳金城聲音的名片。通過蘭洽會,講好蘭州合作共贏的故事,繪就生動鮮活、精彩紛呈的“絲路畫卷”。如今,進入而立之年的蘭洽會,正在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為城市發展厚植新優勢、培育新動能。
從蘭交會到蘭洽會,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蘭洽會始創于1993年,每年7、8月在蘭州市舉辦,現已成為甘肅省規格最高、成就最大的經貿盛會,也是中國西部地區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和專業化大型綜合眭經貿展會,見證了甘肅省尤其是蘭州市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和貿易發展的滄桑巨變。蘭洽會主要經歷了四個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起步階段—一“蘭州絲綢之路經貿洽談交易會”。1992年初秋,蘭州市舉辦了象征開放的“首屆中國絲綢之路節”,全面展示蘭州獨特魅力,宣傳推介城市特色優勢,積極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節會期間經貿科技活動總成交額達到87億元,為之后蘭洽會順利舉辦打下了堅實基礎。1993年蘭州舉辦了首屆“蘭州絲綢之路經貿洽談交易會”(簡稱蘭交會),作為蘭洽會的前身,吸引了來自日本、韓國、泰國、俄羅斯、新加坡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簽定外資項目合同46個、資金6.61億元,協作意向性經濟合作項目99個、資金9.75億元。從1993年到1996年,蘭交會連續舉辦4屆,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文化搭臺、經貿唱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招商引資新格局,在經貿洽談、商品展銷、物資交易和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第二階段,探索階段——甘肅·蘭州交易會。1997年改名為“甘肅·蘭州交易會”,由甘肅省政府和蘭州市政府聯合主辦,集項目洽談、商品展銷、科技交流、旅游觀光為一體,在參會賓客規模、招商引資簽約、商品展銷成交、技術成果轉讓等方面均超過往屆,簽訂各類投資項目合同70多項、金額54.66億元。特別是1998年交易會把產權交易作為重中之重,共成交產權交易304個,交易資產總額21.7億元。
第三階段,跨越階段—一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1999年更名為“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蘭治會”,這屆蘭洽會共計簽約項目177項,總投資35.02億元。之后,蘭洽會的展會規模和水平每屆都有新提高,2002年第十屆蘭洽會簽約金額突破百億大關,2009年第十五屆蘭洽會簽約金額首次破千億大關,迎來了快速發展時代。2010年第十六屆蘭洽會在新落成的甘肅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也結束了蘭治會多年來沒有專業化展館的歷史。
第四階段,升級階段—一國際化發展。2012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成為蘭治會主辦單位之一,聯合主辦部委和單位增加到了8家,蘭洽會也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展會,規格和檔次得到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海外客商趕赴蘭洽會投資治談。2015年第二十一屆蘭洽會首次設置主賓國,邀請白俄羅斯共和國擔任,隨后的幾屆中,泰國、尼泊爾、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都擔任過主賓國。2019年第二十五屆蘭洽會有“一帶一路”沿線42個國家(地區)和3個國際組織的嘉賓參會,多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500強企業高管代表參會,境內外3萬人注冊參會參展,跨國合作、海陸聯通成為新的焦點,蘭州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產業越來越高端,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進一步提升,構建起了對外開放、聯動發展、合作共贏的新格局。
回望蘭洽會三十年發展歷程,簽約金額從不足十億到突破千億,參加賓客從四千余人增加至三萬多人,投資洽談從初級消費、一般商品轉向產業技術、科技園區、金融資本等領域,引進了一大批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智慧農業、大健康、生態環保、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等領域知名企業落戶,同時,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戰略產業正在加快聚集。蘭洽會始終應和蘭州經濟社會發展律動,見證并跟隨蘭州對外開放的腳步,展示與打磨著蘭州的多重魅力,吸引八方來賓助力蘭州發展。第三十屆蘭洽會將以“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繁榮”為主題,緊扣經濟發展戰略,聚集特色優勢產業,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和經貿合作,加快引培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必將促進蘭州投資貿易和對外開放邁上新的更高臺階。
從招商引資到招大引強,蓄勢待發、乘勢而為
蘭洽會作為促進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和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在推進強省會行動、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的新征程上,用好蘭洽會平臺開展高質量招商引資至關重要。蘭州必須在充分掌握自身資源稟賦、產業現狀、區位優勢等基礎上,立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優勢,加快構建從確定招商對象、制定招引計劃、進行招商談判、簽訂招引合同,到拓展后續服務的全過程新機制,千方百計“栽桐引鳳”,真正把蘭洽會的平臺優勢轉化為招商優勢、發展勝勢,推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量增質升。
(一)向“鏈”發展,以產業鏈招商務基筑壘。緊緊圍繞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和“6+X”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搶抓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窗口期,積極對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生物醫藥、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行業領域優勢企業,重點引進細分行業中在上游環節有長期合作的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供應企業、在下游環節有業務高度依賴的配套服務商和耗材生產商并已形成全產業鏈帶動效應的領軍企業和“大好高”項目,實現補鏈強鏈,推動招商引資從“地毯式招商”轉向“地圖式招商”,形成較為完備且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產業鏈集群,全面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二)向“新”而行,以新質生產力培育擴能提效。圍繞做大做強西固化工園區和蘭州新區綠色化工園區,依托蘭州石化等企業,重點聚焦石化領域中聚乙烯、乙二醇、環氧乙烷、聚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等乙烯下游產品生產企業的引進,做到在地產、在地深加工。圍繞上下游供給、技術研發、資本運作等,積極主動招引新能源、新材料優勢企業,擴大現有銅、鉆、鎳、銀等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規模,提升技術創新、研發和生產能力。依托全市豐富的醫藥資源、優越的科研環境以及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優勢企業,招引一批醫療美容、生物疫苗研發等企業,打造形成以生物制藥、現代中藥、生物醫學工程和動物用藥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三)向“外”突破,以走出去合作拓展空間。牢牢抓住“一帶一路”最大機遇,發揮蘭州陸港、空港、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等平臺優勢,通過高層互訪、參展辦展、投資推介、商務考察、項目對接等經貿促進活動,積極邀請德國、匈牙利、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沿線國家客商來蘭洽談業務,推介蘭州優勢產能,拓展企業國際交流合作渠道,搭建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合作交流平臺。組織相關企業積極參加西洽會、投治會等境內境外、線上線下各類展會,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讓越來越多的本土產品走出國門、暢銷海外。充分發揮區域駐點招商中心和產業鏈招商專班作用,主動對接市場化招商機構、駐地商會協會、在蘭有投資的企業等人脈資源,積極參加當地招商推介會、產業發展論壇、創新創業活動,深度融入在地產業圈和投資圈,針對全市亟需突破的產業鏈環節,開展對重點企業的“陌拜”,主動尋求合作機遇。
(四)向“內”發功,以店小二服務保駕護航。對于在蘭洽會等平臺上簽約的項目,必須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做好為企服務,久久為功推進簽約項目落地實施。積極推行重大項目專班“一對一”跟蹤服務,及時組建工作專班,了解掌握項目落地建設中的梗阻困難,明確手續辦理時限,緊盯手續辦理節點,相關職能部門現場辦公、協同推進,最大程度精減項目審批事項、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主動開辟綠色通道,落實“不來即享”服務,創新采取專人對接、“保姆式”幫辦、重大項目配備代辦專員等一系列服務機制,有力助推“高效辦成一件事”,切實以最優營商環境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為項目落地見效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