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既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所在,也是增強發展后勁的“源頭活水”。近年來,嘉峪關市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和主要抓手,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錨定主攻方向,與酒鋼集團等重點企業地企協同開展精準招商,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兩年來實施招商引資項目83個,總投資438.34億元,累計到位資金230.13億元,推動嘉峪關市在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中連續5個季度獲得省委省政府獎勵,地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招商引資勢頭更為強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事”來抓,堅持全流程協同推進、全要素保障供給、全鏈條考核評估,確保招商引資責任落實落細。全面落實“黨政主要領導每季度外出招商至少一次,市級領導帶領各部門外出招商每月至少一次”的招商計劃,去年以來市級領導帶隊赴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等地區招商73批次,主要領導同志以身作則、示范引領,對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親自考察、親自對接、親自洽談、親自現場督辦,面對面展示政策力度、表明服務態度、釋放招商誠意,有效增強招商主動性、執行力和成功率,直接促成了河北文豐600萬噸氧化鋁、中鋼集團嘉峪關國際智慧物流綜合樞紐暨國際礦產品資源交易中心等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完善招商引資考核評估體系,制定《嘉峪關市產業鏈招商引資考核辦法》,以總量為基礎、項目為主體,按照部門職責確定年度招商引資任務,建立“月通報、季講評、年考核”的工作機制,并把目標完成情況、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產業項目占比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倒逼和激勵招商引資責任全面落到實處。每年召開全市招商引資大會,對招商引資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全市“以招商引資論英雄、以項目建設論成敗”的干事創業導向更加鮮明。
二是完善制度機制,招商引資過程更加科學。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對標全省14條產業鏈,確定嘉峪關市8條重點產業鏈,即鋼鐵及裝備制造、電解鋁及鋁制品加工、核技術應用及裝備制造、新能源及裝備制造、商貿物流、文旅融合創新、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和未來產業,制定年度招商引資工作方案,明確各鏈招商任務,全面構建職能明晰、分工明確、政策保障、落實有力的招商引資工作新機制。緊跟各鏈產業發展趨勢,實時跟進、動態跟蹤,及時掌握“重點領域+目標領域+重點區域”靶向企業的最新情況,動態更新“一書兩圖四清單”(即產業鏈招商活動計劃書,產業布局圖、產業鏈招商地圖,嘉峪關市產業鏈投資機會清單、目標企業清單、優惠政策清單、引大引強引頭部清單),招商引資的精準性和科學性進一步提升。
三是聚焦重點領域,招商引資質效穩步提升。堅持精準招商、有的放矢,立足市情實際,圍繞全市8條重點產業鏈,成立8個招商工作組,精準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聚焦傳統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立足鋼、鋁作為嘉峪關的傳統優勢產業這一市情實際,緊緊抓住中東部產業轉移的有利契機,有針對性引進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企業和配套項目,促進上下游、產供銷一體化發展。鋼鐵產業方面,充分發揮鋼鐵原產地優勢,與酒鋼集團聯合開展招商,積極招引鋼材精深加工和裝備制造企業。已落地實施投資12.3億元的浙江甬金22萬噸精密不銹鋼板帶項目、投資3.73億元的年產12萬噸錳硅合金項目,正在跟進的氧化鐵紅提純及鐵氧體磁性材料生產項目、臨沂五金商貿及裝備制造項目,都是附加值高的高端金屬制品生產項目,將進一步推動基礎冶煉向精深加工躍升,促進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延伸。鋁產業方面,依托現有170萬噸電解鋁產能和175萬噸鋁型材加工能力,圍繞產業鏈上游“追根溯源”,總投資60億元的河北文豐600萬噸氧化鋁及新材料生產項目已開工建設,該項目是西北五省區首個氧化鋁生產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電解鋁前端原料安全問題;中游“強筋健骨”,依托自身“綠電”和氧化鋁的優勢,在全國范圍內爭取電解鋁產能轉移,力爭電解鋁產能達到300萬噸左右;下游“順藤摸瓜”,引進了一批鋁精深加工項目和汽車用鋁、特種鋁箔等高附加值產品,銘福鋁業6萬噸電工圓鋁桿、銘翔15萬噸銅包鋁超導線等項目建成投產,寶武鋁業30萬噸高精度鋁合金大扁錠、博豐鋁業智能化鋁型材生產線等項目正在全力推進,電解鋁液已實現100%就地轉化,正在進一步提升轉化效益,加快構建“氧化鋁-電解鋁-鋁材-鋁制品深加工”全產業鏈條,努力把嘉峪關打造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鋁產業基地。
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立足省上提出的“打造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目標,統籌發展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現代綠色高載能等產業,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加速轉換放大新能源優勢。索通低碳產業園、粵水電光伏發電、協合新型儲能電池、新華水電獨立儲能等10余家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儲能和裝備制造企業成功落地,現已形成從光伏支架、光伏組件、儲能電池到發電站、綠色高載能產業的全鏈條產業閉環,具備年產15萬噸風電塔筒、25萬噸光伏支架、1吉瓦高效光伏組件的生產能力,全市光伏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93萬千瓦,成為全省第五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同時,圍繞“十四五”第二批500兆瓦新能源指標,緊盯儲能、新能源電池等配套產業,由市級領導帶隊分批前往上海、浙江、廣東、江蘇等地開展精準招商,隴鵬光伏組件智慧工廠、和利氫新能新型能源裝備智能制造、寧夏含光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等項目相繼開工,新能源產業鏈條加快拓展延伸。
發揮區位優勢全力打造綜合物流樞紐。嘉峪關市地處河西走廊咽喉要沖,緊緊圍繞優越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優勢、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積極搶抓2023年成功入選“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布局建設名單這一難得機遇,把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聚焦打造蘭州以西、烏魯木齊以東最大的綜合物流樞紐,加大與央企中鋼集團、五礦金通的合作力度,謀劃引進了總投資42億元的國際智慧物流綜合樞紐暨國際礦產品資源交易中心項目,目前項目全面啟動,已成功吸引15家行業領軍頭部企業簽約落戶。該項目由黑山湖公路樞紐、大草灘鐵路樞紐、公鐵聯運智能物流園、大草灘至嘉策鐵路聯絡線、亨通物流園五部分組成,建成后可實現公鐵物流的無縫銜接,全面提升大宗貨物集散能力,為全省打造“疆煤東運”“貨物西出”的運輸大通道提供戰略支撐。同時,依托嘉峪關大宗貨物需求量大的特點,與中鐵聯運公司共同謀劃了公鐵聯運多式物流園,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夠全面提升對外通達能力,更能為壯大全市先進制造業、發展現代物流業、拓展新能源產業鏈提供強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同步圍繞裝備制造、文旅融合創新、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和未來等產業鏈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集群,不斷拓寬和增強經濟發展的空間、能級、支撐。截至目前,全市產業鏈重點項目庫共謀劃儲備項目96個,總投資588.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1.5億元,為下一步拓展招商引資增量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是創新方式方法,招商引資成效愈加明顯。注重整合招商力量,創新招商打法,擴大招商視野,在解決怎么“招”的問題上狠下功夫,不斷增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效性。
堅持地企攜手聯合招商。在這兩年的招商實踐中,持續強化地企聯合招商,用好聯席會議、會商協商等各項機制,與酒鋼集團、中核四0四公司等重點企業共同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和投資重點,按照“差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補什么、強什么增什么”的原則,共同制定“重點領域+目標領域+重點區域”靶向企業招商計劃,組建聯合招商考察組開展精準招商,共同對接洽談重點企業,促成了一批重大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或落地實施。去年以來市級領導協同酒鋼公司、中核四0四公司地企聯合開展招商考察及推介活動40余次,與寶武鋁業、河北文豐、中鋼集團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簽約金額超過100億元。
充分利用節會積極招商。堅持把節會招商作為開展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積極參加各類節會招商活動,堅持“以會為媒、以節為引”,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精心制作嘉峪關展館,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展示嘉峪關形象,講好嘉峪關故事,充分放大節會效應,吸引更多企業來嘉投資、更多項目落地建設,去年以來共舉辦參加各類招商活動20次。2023年年初,由嘉峪關市政府主辦、酒鋼集團公司承辦的綠色鋼鐵、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產業融合大會和甘肅省屬企業產業鏈招商暨產品推介大會成功舉辦,簽約項目64個、總金額75.1億元。在第29屆蘭洽會上成功簽約項目52個,簽約總金額1016.64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
組建小分隊精準招商。聚焦重點產業鏈,按照“一個分隊一套班子,確定一個招商目標,落地一批招商項目”的要求開展小分隊精準招商。為打造一支“懂產業、通政策、善談判、會服務”的招商干部隊伍,組織產業鏈招商骨干40余人,先后在浙江大學、蘭州財經大學舉辦招商引資干部培訓班,全面提升招商引資隊伍專業化水平和綜合能力。2023年以來,嘉峪關市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各招商小分隊共外出招商167批次,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等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接待來訪考察企業190余家,促成了一批項目落地實施。
突出工業園區平臺招商。堅持把工業園區作為聚集生產要素、擴大招商引資、引領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以創建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為抓手,集中力量提升道路、水電、排污、網絡等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健全信息、物流、金融等服務平臺,通過“標準地”改革、區域評估試點等方式,不斷提高園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近兩年全市所有招商引資項目均落戶工業園區,蟬聯全省優秀開發區“十二連冠”,在2023中國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中,嘉峪關高新技術開發區位列第82名,是甘肅省唯一一家上榜高新區。
五是強化服務保障,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更加高效。牢固樹立“項目不落地等于白招商”的理念,堅持把服務企業作為主責主業,全力保障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建設、取得實效。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制定出臺《嘉峪關市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健全完善項目落地跟蹤管理流程,為重點項目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實施“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和項目幫辦、代辦、領辦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務,切實縮短審批時間,保障項目順利建設。全面落實“包抓聯”“六必訪”“白名單”等制度,定期不定期召開招商引資聯席工作會,及時幫助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狠抓項目責任落實。按照招商引資項目類別,從項目備案開始,每個項目成立一個推進工作專班,實行鏈長、鏈主責任制,建立招商項目督辦、“—會兩單”(招商引資項目研判會商,嘉峪關市招商引資項目前期跟蹤任務單、嘉峪關市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服務保障單)、“五個一”推進機制(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個方案、一個清單、一抓到底),將目標任務細化、量化、具體化,分解落實到人、到崗、到位,全過程做好研判、對接、跟蹤和推進,常態化督壹考核,強力推進項目落地建設。
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對于擬落地實施的招商引資項目,堅持靠前服務,從做設計開始就將工作前置,主動和企業做好溝通,明確企業落地需求,告知地方配套要求,全力保障土地供應,協調辦理項目前期手續,并做好“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配套。特別是聚焦項目落地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主動尋求破題之策,正在籌備設立嘉峪關市首支招商引資產業基金,總目標規模100億元,重點用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吸引更多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符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優質企業和優質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