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眉科技一步一個腳印,沉下心來打造剃須刀的全新品類,發展到今天,已經成長為國內剃須刀領域“新國貨”代表品牌之一,深受消費者青睞。
雖然在消費環境中,女性群體的許多消費特點成就了一大批品牌。但事實上,市場上也有不少男性主導的消費品類,例如剃須刀,這一細分市場在近幾年發展迅猛,吸引了不少創業者。須眉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須眉科技”)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人們知道須眉一詞,多是因為“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從字面上理解,須眉指的是胡須和眉毛,這代表了須眉科技始終專注的兩個領域:毛發和皮膚。2017年,創始人陳興榮和三個合伙人正式成立須眉科技。經過7年發展,須眉科技一步一個腳印,沉下心來打造剃須刀的全新品類,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國內剃須刀領域“新國貨”代表品牌之一,深受消費者青睞。
做中國人自己的剃須刀
“中國人缺乏一把好的、自有品牌的剃須刀。目前,在400元以上的剃須刀市場,國產品牌占據份額非常少,基本是進口品牌飛利浦、博朗、松下鼎立的局面,不過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須眉科技將持續創新、迭代新品,同步擴張,搶占萬億元個護市場。”陳興榮曾經這樣說。
陳興榮出生于福建柘榮縣,少年時期攜刀活躍在太姥山一帶——砍柴,也算是“刀客”。他大學讀的是中文專業,畢業后,進入了位于廣東順德北滘的美的集團,半年一升職,成為全國銷售部長時僅僅25歲,江湖人稱“電飯煲王子”。從美的到格力,再從格力到TCL,后又加盟奔騰電器,陳興榮在家電行業“廝殺”了15年后,決定北上創業。陳興榮第一次創業做的是凈水器,被資金鏈問題給難倒了,最后所創企業被收購;第二次創業做空氣凈化器,小米的空氣凈化器異軍突起,他又放棄了這個賽道。一個偶然的機會,陳興榮遇到了谷倉新國貨研究院的院長洪華博士,兩人每星期喝一次茶,想了幾個方向之后,定下了做剃須刀的生意。于是,已過不惑之年的陳興榮開始了第三次創業。
陳興榮看好國內的小家電市場,他認為,隨著消費持續升級,細分品類的潛力逐漸被挖掘,個護市場的前景逐漸顯現,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我國個護市場目前正處于增長階段和培育期,即將迎來爆發期,市場可達萬億元規模。”他表示,“個護小家電品類將越來越多,從剃須刀、電吹風、美容儀向按摩梳、理發器等多領域擴充。隨著中國人口紅利在個護領域的釋放、消費需求向細分高端的延展,這一市場將有更多潛力被挖掘,帶來一個新的風口。”
雖然近年來剃須刀企業涌現速度較快,但行業門檻較高,闖出一片天地的企業并不多。剃須刀主要分為旋轉式和往復式,其中旋轉式已經被飛利浦等品牌占據,新晉品牌如何走出差異化道路、實現突圍是一大挑戰。同時,與其他家電產品相比,剃須刀對機械精度要求高、符合人體力學、模具成本投入高且產品的迭代周期較長,企業又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與市場上其他品牌不同的是,須眉科技自誕生起就鎖定了往復式剃須刀這一賽道。剃須刀是個較為注重品牌的品類,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差異化之路。”陳興榮說。
開創國產剃須刀領域新模式
中國剃須刀企業在高端領域相對缺失,同質化嚴重。須眉科技開創了剃須刀領域的新畫風。它以小米生態鏈為主,根據小米生態鏈的畫像選取出熱衷個性化的年輕消費群體。同時,很多剃須刀品牌追求規模,對便攜式剃須刀關注得較少,須眉科技在大品牌沒關注到的領域做扎實,建立自己的品牌優勢。
陳興榮把家里的那一把剃須刀稱為“男人的第一把刀”,基于此分析,須眉科技確定了產品方向,做“男人的第二把刀”,即男士在出差、旅游時候帶的剃須刀。既然是出差用,那體積就不能大,得攜帶方便,待機時間要長,充電也要便捷。陳興榮和團隊經過深度思考和多次打磨,終于研發了第一款便攜式剃須刀。這款剃須刀卡片型機身,非常輕薄,顏值也很驚艷,待機時間30天,售價不到200元,一亮相市場便銷售火爆,第一年就賣出了70萬臺。
須眉科技之所以獲得如此佳績,離不開其清晰的定位:精準用戶、精準場景、精準痛點。“我們企業強調要以用戶為中心,也就是說思維方式要從以產品為出發點,轉變成以用戶為出發點。光顧著說自己的產品、技術很厲害,如果不符合用戶需求,沒有應用場景,再厲害也沒用。”陳興榮說。
核心在于產品和創新
“新國貨”的制造不能是閉門造車,但從用戶角度出發,也不能忽視產品的底層邏輯與基本功能。陳興榮分析:“很多國貨都值得用互聯網思維再做一遍,除了新思維,還要有新供應鏈、新制造、新工藝和新技術,最重要的是提高企業自主研發的能力。”
剃須刀雖然小,但技術要求比較高,越小的產品越需要精密的供應鏈生產。最早的時候須眉科技的刀頭、刀網生產在國內找不到合格的供應商,所以前期陳興榮找到的供應商都是海外的。2019年,依靠技術研發,須眉科技建立了自己的刀頭、刀網和馬達生產線,把供應鏈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樣就有了“護城河”和競爭優勢。
須眉科技的產品不斷豐富,從便攜式電動剃須刀,到四刀頭剃須刀、渦輪三葉剃須刀,再到五刀頭產品“S5極氪家”。這款產品轉速高達每分鐘17000轉,歷時29個月研發,擁有22項專利,突破了線性磁懸浮馬達的技術專利,彌補了此前國產高端往復式剃須刀的空白,先后榮獲紅點獎、金點獎等眾多獎項。陳興榮和他的團隊堅信:“一把小小的剃須刀,折射出的是大國工業制造的水平。”
如今,須眉科技不僅擁有超過100項核心專利,還同步推出了“須眉SMATE”品牌,以便攜、時尚、差異化的剃須刀系列產品作為核心“拳頭”,登陸各大主流電商平臺,樹立了須眉科技在個護家電賽道中“新國貨”的品牌形象。
延伸
閱讀
剃須刀市場前景廣闊
去年,荷蘭皇家飛利浦與天貓新品創新中心(TMIC)聯合發布了聚焦男士消費觀念與行為的《中國男士理容白皮書》。白皮書中提到,男士理容各細分類目的消費均增速迅猛。2022年,男士理容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25.5億元人民幣,包括剃須、護膚、美妝、洗護等細分市場。2021年至2026年,中國男性護膚品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15.88%;而在電動剃須刀市場,2022年的市場規模已達1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隨著男性消費者對個人形象護理的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剃須刀作為日常必需品,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剃須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分析:我國本土的剃須刀品牌一開始都是做中低端產品起家的,習慣將“性價比”作為產品的賣點,但市場向高端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剃須刀行業的集中度較高,但仍有新的增長點,中小企業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可在細分市場中獲得成功。從剃須刀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第一,本土企業技術、研發、渠道等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處于第一集團的國際軍團市場份額將受到削減。第二,銷售渠道重心將會發生轉型,在企業的整體銷量構成中,終端銷售的比重會大幅度提高,帶來營銷資源轉向終端。第三,隨著新產品的不斷增加和功能逐步完善,市場將進一步細分,消費者的需求也會呈現多元化,對剃須刀關注度日益提高。第四,行業的進入門檻會拔高,市場進一步規范,現有品牌優勢得到加強。
總之,雖然一部分本土品牌已經在探索高端化發展道路,但現在還是不如國外的剃須刀品牌。品牌方只有搶先布局市場,緊抓消費者需求,才能強化品牌競爭力。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