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
今年8月22日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鄧小平同志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之際,重慶當代黨員雜志社特邀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廷勇,圍繞鄧小平同志當年在扎根大西南、建設新重慶中整頓、發展和鞏固西南黨的組織建設的做法,深入闡釋蘊含其中的歷史經驗,為加快建設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提供歷史鏡鑒。
在鄧小平主政西南時留下的影像中,多見“光頭”形象。作為時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的鄧小平為什么以“光頭”示人呢?
紀錄片《小平您好》揭秘,進城之初,針對一些干部留發塑形、注重外表等苗頭,鄧小平以“光頭”亮相,以身作則。
重慶解放后,鄧小平一入城就從克服享樂思想、整頓作風入手,著力發展和鞏固西南黨的組織工作,以“黨在思想上和組織上更進一步的布爾什維克化”,來完成“我們不能因勝而驕,而應謹守著毛澤東的教導,保持我黨的光榮傳統,緊密地聯系群眾,引導群眾走向更大的勝利”的歷史使命。鄧小平秉持“嚴比寬好,精比粗好”的要求,整頓、發展和鞏固西南黨的組織建設的歷史經驗,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堅持實行公開建黨的方針,嚴肅黨的組織和生活
建黨是西南黨的工作的主要任務。以1950年9月西南局組織工作會議召開為標志,鄧小平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整頓西南黨的組織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反對關門主義傾向和“拉夫式的辦法”,在產業工人中大量發展黨員。針對一邊是“人少事多”、“干部少而弱”,一邊是忽略城市的建黨工作,把謹慎發展黨的組織變成了不注意發展黨的組織的現實情況,鄧小平指出,“建黨的步驟是先慢后快,慎重地個別吸收,既要反對關門傾向,又要反對‘拉夫主義’。一開始就要把根子扎正,就要嚴肅黨的組織和生活”,“除廠礦外,在學校、機關及其他系統中,也應作個別吸收,條件則應更嚴格些”,“必須重視發展團的組織”,并提出“明年工廠應有百分之十的工人入黨”,“明年六月以前完成發展幾十萬黨員的任務”等具體要求。據統計,重慶市至1950年底時所發展的1635名新黨員中,大多數是產業工人;1952年吸收新黨員7000多名,新建黨支部254個。通過大量新鮮血液的補充,充實和加強了黨的基層組織,擴大了黨的組織規模,增強了黨的戰斗力。
整頓西南地下黨組織,保持黨的純潔性。針對西南地下黨組織5.6萬名黨員大部分是在1948年至1949年突擊入黨,受到黨的教育少、殘酷鍛煉和考驗少,入黨時審查不嚴,手續簡單混亂等現象,西南局組織部發出《關于加強黨的教育、整理地下黨組織的指示》等文件,通過組織集中學習、開辦黨員訓練班,把黨員選送到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和黨校學習,放到清匪反霸、減租退押、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運動中去接受錘煉,在火熱的斗爭一線甄別真偽,進一步純潔了黨組織。
實行公開建黨的方針,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針對“到西南后我們忙于行政,黨的組織松懈,支部工作沒人做了,壞思想、壞作風就腐蝕我們黨”,以及一些匿名信所揭發的問題等,鄧小平強調“西南一律實行公開建黨的方針,凡未公開的黨的組織應立即公開”,“無論城市、鄉村、工廠、機關,黨都要公開”。公開的好處很多,就是要讓群眾來監督黨員。通過嚴禁以小組代替支部生活,建立和加強紀律檢查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搞好審查或整理黨組織工作等方式,對那些思想覺悟不高,貪污腐化,消極怠工,亂搞男女關系,甚至以退黨作威脅的個別品質極壞的共產黨員,將其從“防空洞”中拉出來,及時清理出黨。
堅持“破”字當頭、立破并舉,切實加強黨的思想建設
加強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鄧小平始終堅持“破”字當頭、立破并舉,高度重視從思想教育入手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有意識地把宣傳工作提高到應有的高度。
防微杜漸,注重做好入城前后的思想教育。鄧小平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就敲響了“現在黨內蛻化思想是存在的,已有端倪”的警鐘,提出“少掉隊就是勝利”的目標。為了做好進軍西南的思想準備工作,鄧小平堅決反對本位主義,反對叫苦和功臣驕傲思想。在進城初的3個月時間里,他在多個場合告誡“部隊現在正發展著享樂思想”這個“何等危險而最可怕的現象”。遵照黨中央指示,鄧小平要求“成立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使之實現其職務”;組成整編委員會,對機關用房、用車進行規范,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不設私人公館,房子擠著住,集體辦伙食,嚴防鋪張浪費”。
切實抓好整風教育,堅決進行“三反”“五反”斗爭。1950年5月至10月,西南區開展了自上而下的黨內整風運動。在整風運動中,鄧小平一手抓發揚正氣,評選戰斗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鼓勵大家要“挑擔子”往前看,少“背包袱”往下看,寧“苦”不“垮”,努力完成新任務;一手抓克服邪氣,以軍隊和老區來的3萬干部過好“勝利關”為目標,以“解決任務和政策的統一性和聯系群眾、克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這些最中心的問題”為主線,整風“收到良好成績,既能整出問題,在若干問題上打通思想,又能做到不傷害干部的積極性”。西南地區1951年底開始的“三反”運動,1952年1月開始的“五反”運動,至1952年6月基本結束。鄧小平針對運動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向中央請示報告,堅決防止“左”的偏向,做到不因政治運動而影響經濟建設,并從思想、組織和制度三方面固化運動成果。
提出“宣傳工作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糧草”,帶頭用“筆桿子”來推動工作。作為具有豐富宣傳工作經驗的鄧小平,既重“武化”,更重“文化”。鄧小平在解放秀山時就強調,宣傳隊人員必須緊緊掌握在手里,以便及時進行戰地工作。他召開西南區新聞、宣傳工作會議,強調“報紙真的同實際、同群眾聯系好了,對領導是最大的幫助”;指導創辦《新華日報》,鼓勵、支持報紙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混亂現象進行公開批評。他為新華書店、重慶市第一屆文學藝術代表大會、《重慶日報》題詞,把廣播作為開展工作的“重要武器之一”,把出版發行作為“政治文化食糧”。他“以筆為槍”留下的豐富文獻,生動詮釋了“實行領導最廣泛的方法是用‘筆桿子’”。據統計,從1949年12月10日《新華日報》在重慶出版至1952年7月1日慶祝成渝鐵路建成通車,近3年時間里,發表有鄧小平名字的新聞、圖片、報告、文章、講話、題詞等共80多篇次。
堅持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帶頭執行黨的政策和策略等制度
制度建設是黨的各項建設的載體和保證。西南解放之初,鄧小平就帶頭抓好中央各項制度在西南的落地落實工作,以制度建設的剛性要求推動西南黨建各項工作。
嚴格執行中央的政策、策略和法令。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1949年2月,毛澤東電示第二野戰軍,要求把軍隊變為工作隊,并就學會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提出“十一個善于”的工作要求。鄧小平及時教育干部學習黨的各項政策,在統一戰線、民族問題特別是恢復財經秩序、征糧剿匪、城市工作、土改、“三反”“五反”等重大問題上,對那些不顧政策蠻干、把政策與任務對立起來的干部,進行嚴厲批評。他指出“要向同志們灌輸政策思想,人人要做執行政策法令的模范”,“政府通過的法令,黨員一定要好好學習,切實執行,不然就一定要出亂子”,“實行土改的正確方法是政府法令與發動群眾相結合”。他還要求通過宣傳婚姻法,反對封建思想。
執行及時和完備的報告制度。1948年8月,毛澤東向全黨嚴肅警告,要求“嚴格執行及時的完備的報告制度,將這件事作為一種絕對不允許違反的指令”。鄧小平對“事前不請示,事后不報告,不按章程辦事的無政府無紀律的風氣,又在抬頭”的壞作風深惡痛絕,重申堅決執行“兩月的匯報制度”。他多次向黨中央匯報西南局的情況,并得到毛澤東多次充分肯定。在1950年1月2日關于西南工作情況報告中,鄧小平開篇點出“十二月八日到重慶,二十幾天了,還未向中央做一次綜合性報告”。1952年6月進京前夕,他還就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九次會議情況給中共中央并毛澤東報告。鄧小平撰寫的工作報告,既有分析又有結論,既報喜也報憂,既有問題也有建議,毛澤東稱“看鄧小平的報告就像吃冰糖葫蘆”。
堅決貫徹和執行民主集中制。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上,鄧小平提出要讓各階層人士發表意見,不要只是共產黨人“說了算”。在重慶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鄧小平要求“共產黨員要善于以謙遜誠懇的態度與黨外人士共事”。在嚴格執行健全黨委制的決定上,鄧小平要求堅決做到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帶頭做到不個人包辦和個人解決重要問題,高度關注文件太多、報告太多太長和保護機密等問題。針對多個部門遇事扯皮的情況,鄧小平要求“重大一點的問題必須組織一個專門小組或委員會,指定主要負責的人員,以專責守”。美籍華人學者戴維·張概括鄧小平“又有集中又有民主”,“認真考慮并采納來自人民的意見”,“養成了決策制度化的習慣”。
歷史不只是過去的故事,還是能啟迪今天的鑰匙。鄧小平主政大西南的3年,既是“下決心把西南建設好”的3年,也是“關鍵是把黨組織整理好”的3年。在全市各級黨組織全力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之際,鄧小平當年建設新重慶、發展和鞏固西南黨組織的做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要在錘煉提升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政治能力上下功夫。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會把握重大意義、核心要義、實踐要求,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更好把學習成果體現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上,體現到為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提供強大動力、為民服務的務實行動、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上,體現到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上,以感恩之心、愛戴之情、奮斗之志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
要在引導各級各部門真抓實干、積極進取、擔當作為上下功夫。用好黨建統領“885”工作機制,堅持以督促干、以考問效,總結提煉最佳實踐,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堅持實干為要、實績為先,緊扣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和打造“六個區”優化組織資源供給,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提振實踐實干精氣神、保持創先爭優好狀態、強化閉環落實執行力、增強考核評價針對性,進一步激勵干部隊伍敢闖敢干、敢作敢為。
要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全面推進清廉重慶建設上下功夫。要堅持民生為大、基層為重,健全基層減負常態化機制,持續整治形式主義,讓基層干部把心思精力集中到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為群眾提供最優服務上來。持續深化黨紀學習教育,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全過程監督,以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懲治腐敗,為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提供紀法保障。
作者: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