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我翻開《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經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冒險——去大別山尋找那獨特的“大別”(詳見《知識就是力量》2022年3月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頑強不息一一展現在我面前。
“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大別山并不尋常,它是地球億萬年變遷的見證者。28億年前,那時的地球巖漿遍地,隕石墜落,無比混沌。經歷漫長的歲月,地表的巖漿終于冷卻、凝固,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古老巖石,也成為了大別山之“根”。
跟隨作者的腳步,我繼續了解了板塊運動的奧秘。2.5億年前,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不斷碰撞,不僅形成了大別山聞名世界的超高壓變質巖——榴輝巖,還使得大量的花崗質巖漿不斷上升,與許許多多巖石一起,組成了大別山地區的巖石基礎。這一系列運動,讓大別山嶄露頭角,它開始成為巍峨、挺拔的山脈。
大別山橫跨三省,是中國南北方之間重要的分界線,劃分著地質、地理、生態、氣候,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也讓它擁有了十分復雜的生態環境。幽深的河谷、茂密的森林、珍稀的野生動植物,隨著閱讀,我仿佛置身于那個生機勃勃的世界,看著穿山甲、小靈貓們在大別山的懷抱中自由地生活。
更讓我感動的是我們人類回報給大別山的守護。我們劃定了保護區和自然公園,建起了地質公園博物館,設置了地質環境監測保護站,并讓這里成為了世界地質公園。
我們要尊重、愛護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一名小學生,我還無法達成宏偉的目標,但我可以從小事做起,學會尊重環境,珍惜身邊的每一片綠葉、每一滴清水,用實際行動去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讀罷這篇文章,我不僅增長了知識,更激發了對大自然的探索欲。現在的我還只能在圖文中穿梭,但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懷著這份熱愛,踏上大別山的土地,探索這個無比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