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是跟著爺爺長大的,爺爺是一名老軍人,在戰爭年代獲得過不少勛章,他對他的那些勛章特別在意,還經常給我和家人講勛章背后的故事。
看到爺爺那么珍惜他的勛章,我也就對勛章格外的敬重,有了空閑時間,就會把爺爺的勛章從箱子里一枚枚拿出來,一遍又一遍擦拭。
爺爺是個精神矍鑠的老人,臨到老年走路都困難了,但腰板依舊筆挺,哪怕再普通的衣服,在他身上都能穿出軍裝的味道。爺爺的生活特別有規律,到90多歲的時候,一切的生活瑣碎事情,他還都能判斷和自理,也只有遇到我的事情他才會找奶奶商量。
爺爺是個兵,是個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老兵。小時候我總是在我們班級里炫耀,說我的爺爺奶奶都當過兵打過仗呢,還立過很多戰功,他們超級厲害,我爺爺奶奶都是英雄,他們經常給我講戰斗故事。同學們羨慕得不行,有的同學還讓我帶他們到家中聽爺爺奶奶講戰斗故事。
仔細聽爺爺講述那些勛章背后的故事,或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奇襲戰斗,或是殘酷血腥的遭遇戰……小時候的我,常常陶醉在爺爺描述的戰斗情景中。一抬頭,看見燦爛的陽光印在爺爺堅毅的嘴角和飽含滄桑的銀發上,我不止一次為之動容,并大喊我長大了也要去當兵。
只要我說到長大要去部隊,爺爺眼中就迸發出比陽光還耀眼的光芒,認真地看著我,用手輕輕撫摸著我那還未長出長發的板寸頭說:“小麗是好樣的?!?/p>
大學畢業后,我實現了爺爺對我的期望,入伍到了部隊,成為一名英姿颯爽的女兵,那是2006年。遺憾的是,我的爺爺沒有看到我穿上軍裝,我當兵走的時候爺爺已經去世了。..
從此我深深地陷入到了對爺爺奶奶的思念之中。
2002年我還在上大學時,96歲高齡的爺爺就已經越來越聽不明白別人說的話了,很難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唯獨他當兵的事情記憶清楚,一些細節還能說給我們聽,并且有時一天可以重復多遍。那時家里人對他的故事都只是敷衍了事,再也沒有人愿意聽爺爺那些老掉牙的事情,因為他講過多少遍,已沒有人能數得清了。
老年的爺爺顯得與這個社會是那樣的不協調,特別令他不能理解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對于戰斗故事越來越不愛聽了。爺爺說他老了,很多事情看不懂了,我能看出爺爺有很多的無奈無處排解。漸漸地,生命和歲月賜予他的能力,最終又一點一點收了回去,也包括他的生命。
我出生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年代又會成就怎樣的我。是啊,我們有多少人都大學畢業,說起來知天文,識地理,自以為比為了共和國成立奮斗一輩子的老人聰明,可是卻缺少了人之為人的核心理念。我最終沒有像爺爺所期望的那樣,將一生都獻給他所熱愛的軍隊,但回到地方之后,我處處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爺爺的教導從不敢忘。
兩年的軍旅生涯并不長,但它教會我的足可以讓我享用一生。在這個物殊的日子里,我站在三秦大地上,抬頭仰望如洗的藍天,純凈的陽光照射著我,光影里,我仿佛又看到了爺爺的笑臉,慈祥有愛,借著光影回應我的微笑與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