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枸杞是甘肅白銀平川區傳統中藥材,目前種植面積接近10 000畝,年收入1.2億元左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效栽培配套技術。從園址選擇、土壤改良、合理密植、科學栽植、生長期管理、采摘加工等方面對平川區枸杞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 "平川區;枸杞;高效生產;配套技術
枸杞是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傳統中藥材,近年來該地區枸杞平均畝收入可達10 000元以上,種植效益好,規模化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在寶積鎮、共和鎮、黃嶠鎮、水泉鎮、王家山鎮、種田鄉等鄉鎮規模化種植9 200多畝, 年產鮮果3 500多t、干果2 300多t,收入1.2億元左右。平川區枸杞種植在旱砂田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枸杞果肉厚、口感柔潤,品質卓越,很受市場歡迎。在長期種植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效栽培配套措施,現總結如下。
1" "園址選擇
枸杞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瘠薄,喜濕潤、怕澇,耐鹽堿,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平川區高效生產時,應盡量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具有排灌能力、含鹽堿量低的輕壤、沙壤或中壤土地塊建園,避免在低洼易積水和鹽堿含量過高的地塊建園。
2" "土壤改良
栽植前結合土壤耕翻施用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如果農家肥充足,可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0 000~20 000 kg;如農家肥不足,可畝施商品有機肥1 000~2 000 kg。將肥料均勻撒施在地表,然后耕翻,耕深30 cm左右。
3" "合理密植
枸杞喜光,栽植當年或次年夏季即可開花結果。其根系小,樹冠小,適宜密植。可采用計劃密植,行距60 cm、株距30 cm,提高前期覆蓋率,促進早期產量形成。以后隨著樹冠擴大,逐步將過密的植株移除,栽植后5~6年,可將株行距調整到2 m×2~3 m。
4" "科學栽植
栽植前按確定的株行距放線,標記栽植穴位置。在標定位置挖30 cm見方的栽植穴,填入表土15~20 cm厚,整理成饅頭狀。
選擇基部粗度0.8 cm以上、無病蟲害、根系發達的壯苗,栽植時剪掉過長的根,將苗放入栽植穴,舒展根系,用表土將穴填平,邊填土邊踏實,將心土分攤熟化。栽好后將樹盤整成直徑60 cm左右、內低外高鍋狀,澆水,待水下滲后用表土覆蓋,然后樹盤覆膜保墑。
5" "生長期管理
1)清理雜草。平川區降雨少,空氣干燥,栽培枸杞主要采用清耕制,在植株生長過程中需多次清理雜草,以減輕雜草生長對枸杞的影響,通過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健壯生長,提高樹體吸收功能。
2)科學供水。枸杞是一種連續開花結果植物,花果期在6—10月,喜濕潤土壤,平川區枸杞生產采用灌溉和保墑相結合的方法保證水分供應。
平川區黃河沿岸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天氣狀況和土壤墑情適時適量澆水,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在60%左右為宜。山區沒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在秋季墑情好時對栽植行或全園用砂石覆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損失。
3)合理施肥。主抓9—10月基肥和6月上旬追肥,配合葉面噴肥,滿足植株生長結果所需。
基肥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為主,配合高鉀型復合肥,每年畝施充分腐熟農家肥" " " "3 000~4 000 kg或商品有機肥300~400 kg、高鉀型復合肥40~60 kg。在樹梢外緣挖溝或挖穴施入,肥土混勻,填埋。
6月追肥以高氮中磷型復合肥或水溶肥為主,復合肥結合澆水或雨后墑情好時施用,盛果期畝施用量50~60 kg,水溶肥畝施用量15~20 kg,將水溶肥溶解于大塑料桶中,用追肥槍追施。
7—9月,每10 d左右葉面噴施1次0.2%~0.3%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或600倍液氨基酸,提高植株光合效能,增加光合產物積累,保證產量品質。
4)適時攏枝。枸杞為多分枝灌木,枝條細軟,多呈下垂生長狀態,放任其生長會影響光合作用和花芽分化,可在植株旁插上竹竿,將細軟下垂生長的枝條綁在竹竿上,將枝條生長方向由下垂變水平,促進枝條旺盛生長,提高光合能力和花芽分化質量。
5)科學修剪。枸杞生產中易發生光照惡化現象,不利于產量和品質形成,要加強修剪調節,重點做好以下管理。
一是保持樹形清晰。枸杞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枝干繁茂,如果控制不當,易造成樹形紊亂,主次不清,光照惡化,應根據果園具體情況,選擇長圓錐形、半圓形、疏散分層形等不同樹形,按標準要求整形。如果枝多形亂,影響生長結果,可從主干上將樹冠全部剪掉,第2年發芽后重新培養樹形;對于比較規范的樹體,修剪時注意疏除病蟲枝,加強老枝更新即可。
二是留新枝結果。枸杞枝條下垂生長,成花容易,新老枝條均可結果,一般新枝養分充足,所結果實個大質優,修剪時應注意留1年生新枝,將結果后變細的老枝疏除,保持壯枝結果,提高產量品質。
三是摘心。枸杞枝條生長、開花、結果、花芽分化等重疊進行,新梢邊開花邊結果,在枝條中部大量掛果后對枝梢摘心或把頂梢的花剪掉,集中營養供果實生長,促進果實膨大,提高果實品質。
6)防治病蟲鳥害。平川枸杞生長過程中,易受炭疽病、白粉病、蛀果蛾、蚜蟲、癭螨、木虱、鳥雀等多種有害生物危害,應根據有害生物發生情況,適時對癥防治,控制危害,減少損失。
炭疽病(黑果病)主要危害青果、嫩枝、葉、蕾、花等。青果感病后,果面出現小黑點,甚至整果變黑,嚴重時病果率高達80%以上,造成大幅減產。嫩枝、葉片感病后產生褐色病斑,病斑逐漸擴大變黑,濕度大時呈濕腐狀。防治措施:發病初期交替噴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防治,7~10 d噴1次,連噴2~3次。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一般6月份開始發病,受害葉背易出現黑灰色霉狀物。防治措施:發病初期交替噴施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35%己唑·醚菌酯懸浮劑3 000~4 000倍液、30%戊唑·嘧菌酯1 500~2 000倍液等藥劑防治,7~10 d噴1次,連噴2~3次。
蛀果蛾以幼蟲危害幼蕾、花、果實,也取食嫩葉、嫩梢,造成花蕾脫落,嫩葉嫩梢生長畸形或枯萎,被害果內蛀成蟲道,曬干后變黑色霉果,嚴重影響果實品質。防治措施:4月初幼蟲為害期,選擇噴施5%阿維·高氯氟水劑2 000~3 000倍液、35%異丙威懸浮劑" " 1 000~1 500倍液、30%茚蟲威懸浮劑3 000~4 000倍液等藥劑防治。
蚜蟲主要刺吸植株汁液,導致樹勢衰弱,結果能力降低。防治措施:發生初期,選擇噴施37%高氯·馬乳油2 000~3 000倍液、10%聯苯菊酯水劑2 000~" 3 000倍液、50%吡蚜酮乳油4 000~6 000倍液等藥劑防治。
癭螨主要危害嫩葉嫩尖,受害植株發育不良,花果畸形,葉片上長出小疙瘩,嚴重時不能開花結果。防治措施:在成螨大量出現前噴施50%殺螨丹膠懸劑600倍液或1.8%愛比菌素(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防治。
木虱主要危害葉片,葉片受害后密生或單生蟲癭,扭曲變形,變成褐色,提早脫落。防治措施:枸杞萌芽時,用48%毒死蜱1 000~1 500倍液噴灑樹冠及周圍環境;枸杞展葉后,用25%喹硫磷150~200倍液噴殺。
鳥雀主要取食果實,導致減產,可采用不定時園內點炮、覆蓋防鳥網等方法防治。
6" "果實采摘
由于枸杞邊開花邊結果,果實成熟期不一致,最早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最晚的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應分期分批采收。在果實充分膨大后,果皮變紅發亮,果蒂變松時采摘,夏季7~10 d采一茬,秋季10~12 d采一茬。枸杞漿果皮薄多汁,采摘時要防止碰壓傷。
7" "加工
采收后的枸杞應薄攤在竹席或水泥地上晾曬。天氣晴朗時,晾曬5~7 d,待果實水分含量降到13%左右,即可包裝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