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對山西臨猗4個具有代表性的矮化密植蘋果園生產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土地流轉、用工成本在臨猗矮化密植蘋果園生產投入中占比較高。為壓縮建園成本,在保證50畝及以上規模化發展的基礎上,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發展8~10畝適度規模栽植模式,實施果園機械化。
關鍵詞" "臨猗;矮化密植蘋果園;生產投入;經濟效益
臨猗是黃土高原蘋果優生區,蘋果產業是臨猗立縣富民的農業主導產業和群眾持續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臨猗蘋果園多為喬化栽植模式,果園密閉、病毒病發生率高、勞動強度大、用工多、生產成本高等問題比較普遍。為解決上述問題,2020年臨猗縣推廣了抗重茬矮化密植栽培模式,采用“一抗雙脫”蘋果苗木建立“三新”(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果園,破解老果園更新面臨的重茬難題,極大地縮短了掛果周期。
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力的優勢。選擇優良早中熟品種,不刻芽、少拉枝、免套袋, 每畝用工量比喬化管理減少40%, 1個農戶可以管理50~100畝果園;采用水肥一體化設施精準供應水肥,彌霧機、割草機、 升降平臺等機械入園, 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為了解矮化密植蘋果園生產經營情況,進一步實現節本增效管理,我們對2021年新建的矮化密植蘋果園生產投入及經濟效益進行了調研分析。
1" "調查方法
在臨猗縣主要蘋果產區北景鄉峰仙村、北辛鄉卓逸村、東張鎮興善村、耽子鎮耽子莊村分別選擇1個具有代表性的果園,4個調查果園均為2021年建園,2023年進入豐產期。4個調查園栽植品種均為大衛嘎拉、株行距均為4 m×1 m,并都配置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其中,北景鄉峰仙村、東張鎮興善村、耽子鎮耽子莊村果園建設面積均為100畝,北辛鄉卓逸村建設面積為180畝。
每個調查點指定10個果農對果園生產、銷售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取各項數據平均值作為該果園的調查數據。生產記錄內容包括建園投入、生產管理投入,蘋果產量、銷售價格、純收益等。
2" "調查結果
2.1" "建園成本" "矮化密植蘋果園建園成本主要來自土地流轉、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防草地布、架材、苗木、水肥、農藥、人工等費用。4個果園建園平均成本為15 436元/畝。其中,苗木、土地流轉、水肥一體化設施在總建園成本中占比較高,分別為30%、25.69%、14.99%(表1)。
矮化密植園的建園成本比普通果園高,原因在于:
1)建園采用“一抗雙脫”苗木,脫去了危害蘋果產量、品質的6種病毒,且具有抗重茬、抗寒的優良性狀,極大地縮短了掛果周期,達到3年豐產目標。
2)建園采用寬行密植模式,所需土地面積大,而當地農戶的土地流轉承包期多為10年,一次性資金投入較大。
3)新建園根據臨猗當地的土壤類型和氣候特點,采用起壟覆膜,膜下兩側滴灌的灌水方式,配置水肥一體化設施,根據果樹不同生長發育期的需水需肥規律適時精準供應,在節水節肥的同時提高產量和品質。
2.2" "建園第2~3年管理成本" "矮化密植蘋果園建園后第2~3年,園區管理成本主要來自澆水、肥料、農藥、人工費用(表2)。
由表2可知:2022年4個果園平均管理成本為3 173.5元/畝;2023年4個果園平均管理成本為" " "3 773.5元/畝。兩年管理成本之差主要體現在肥料和人工投入上,因為2023年果園進入豐產期,故而磷肥、鉀肥、生物有機肥及人工采摘成本增加。
2.3" "經濟效益" "由表3可知:2023年北景鄉峰仙村畝收入5 500元,北辛鄉卓逸村畝收入7 000元,東張鎮興善村畝收入5 999元,耽子鎮耽子莊畝收入" 6 499元。4個果園平均畝產量3 577.25 kg,平均收購價格7 元/kg,平均畝收入6 249.5元。
3" "小結與討論
臨猗蘋果矮化密植模式建園第1年投入最大,平均建園成本15 436元/畝;之后第2~3年投入(主要是管理成本)相對較低,且逐漸趨于穩定,第2年平均管理成本3 173.5元/畝,第3年平均管理成本" 3 773.5元/畝。3年平均投入成本22 383元/畝。建園3年后,矮化密植園進入豐產期,平均收入為6 249.5元/畝。
經調查,土地流轉成本在矮化密植園建設過程中占比最大。為壓縮建園成本,臨猗縣將依托集體經濟和小農戶,在保證50畝及以上規?;l展的基礎上,鼓勵推廣8~10畝(小農戶)適度規模發展模式,從而減少建園過程中土地流轉費用;用工成本在矮化密植園管理成本中占比最大,用工成本高的原因在于農村勞動力日漸緊張,勞動力工資逐漸上漲。為減少管理成本,實施果園機械化是唯一的路徑。
從2023年開始,所調查的矮化密植園進入豐產期。由于發展時間短、面積小,所生產的大衛嘎拉數量少,賣價沒有達到園主預期。針對這個問題,應考慮成立區域果業品牌聯盟,突出早上市、高品質、好滋味的產品特點,打造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