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長期的自然進化和選擇中,吳起楸子形成了獨特的生長習性,具有優良的抗逆基因,應加強保護,合理利用。據調查,陜西吳起境內現有超過100年的楸子樹57株,樹齡最大的230年。針對吳起楸子原生境生存狀況,分析了資源保護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
關鍵詞" "吳起楸子;資源現狀;保護對策
楸子屬中國蘋果栽培種之一,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陜西省吳起縣是楸子的重要原產地。吳起楸子在長期自然進化和選擇中形成了獨特的生長習性,具有優良的抗逆基因。其根系深,抗旱、抗寒、抗凍能力極強,在堿性土壤中栽植,黃葉病發生率低,與蘋果品種嫁接親合力強、嫁接口愈合良好,幼苗生長快。吳起楸子是我國蘋果三大本土砧木之一,吳起縣2023年9月被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陜西省吳起楸子種質資源保護基地”,由此吳起楸子資源保護工作被提到重要議程。對吳起楸子資源現狀進行摸底,對今后開展蘋果屬植物典型性狀優系篩選、評價、擴繁利用具有寶貴的資源價值。
1" "吳起縣自然概況
吳起縣(E107°38′57″—108°32′49″,N36°33′33″ —37°24′27″)地處延安市西北端,全縣土地總面積" " 3 791.5 km2,具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特點, 平均海拔1 503 m, 溝峁梁川相間,地形起伏大, 溝長坡陡, 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屬半干旱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多風干旱, 夏季多雷暴雨, 秋季陰雨溫涼,冬季干燥寒冷, 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最大可達25 ℃),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 年內分布不均衡, 呈現東南低、降雨多,西北高、降雨少的特點。近5年氣象監測數據: 年降雨量587.5 mm, 蒸發量1 541.7 mm, 相對濕度56%,年無霜期175 d,極端最高溫37.1 ℃,極端最低溫-25.1 ℃,年均溫8.5 ℃。縣境內河流以白于山脈為分水嶺,北為無定河流域,南為洛河流域,隸屬黃河水系。
2" "吳起楸子資源現狀
吳起楸子既有野生分布,也有大量自然實生、人工栽種資源。
2.1" "野生資源" "最新普查結果顯示,全縣有野生楸子樹1 004株,其中吳起街道辦屬地393株, 鐵邊城鎮130株,吳倉堡鎮21株, 廟溝鎮302株, 長官廟鎮31株, 白豹鎮78株,五谷城鎮24株,長城鎮25株; 散生分布825株,群狀分布179株。按古樹保護級別分, 有二級古樹1株,位于鐵邊城鎮王河村老墳臺組高灣, 樹齡230年;三級古樹56株。
2.2" "人工栽種資源
1)楸子林。縣域內有9個楸子林, 共190 330株, 是吳起林業部門2016年作山體綠化樹時栽植的, 共3 147畝, 其中長官廟鎮陽臺村陽溝組山合掌100畝2 015株,長官廟鎮長官廟村黃岔組200畝3 985株,廟溝鎮中臺村中臺村部7畝630株, 吳倉堡鎮周官村高溝組30畝1 000株,吳倉堡鎮黨畔村宋渠組30畝600株, 五谷城鎮鳳寺村2 500畝100 000株,白豹鎮溝門村120畝15 000株, 周灣鎮羅溝圈40畝2 600株, 鐵邊城鎮120畝64 500株。條帶狀栽植, 條帶間距" " " 3 m, 株距1 m。因為疏于管理, 成活率普遍不高, 病蟲害嚴重。
2)其他散生資源。散生吳起楸子絕大部分不是人為栽植,但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以前吳起村民大多靠近山溝河流居住,楸子樹栽植在靠近河道的莊前屋后。據調查統計,散生吳起楸子樹齡10年以下的有36株,樹齡10~20年的有206株,樹齡20~50年的有304株,樹齡50~80年的有269株,樹齡80~100年的有132株,樹齡100年以上的有57株。
3" "楸子資源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
3.1" "楸子生存環境惡化
1)立地條件對吳起楸子的影響。除林業部門統一栽植的楸子林,其余散生的楸子樹90%栽植于20世紀中后期修建的老房子的房前屋后、老果園、地塄田畔,存在根系外露、生長空間受限等問題;山坡和溝壑里的楸子,大多立地土壤較為貧瘠,枝葉不夠旺盛,且大多被陜北荒山荒坡綠化造林生長的沙棘、刺柏、山桃、山杏、刺槐等灌喬木包圍,營養競爭激烈;生長在靠近小河流的楸子,水分供應充足,長勢普遍較山坡好,但近年受吳起縣石油開采影響,小河水位下降、小溪枯竭、土壤鹽堿化,嚴重阻礙楸子的正常生長。
2)自然災害對吳起楸子的影響。雖然陜北近年來沙塵暴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逐漸減弱,但每年春天還會有20 d左右大風揚沙天氣,直接導致上風口的吳起楸子枝條甚至樹干折斷。吳起10年里有8年會發生倒春寒,導致楸子花期凍害頻繁發生,偶有幼樹抽條現象發生;吳起春夏干旱,降雨分布不均,灌水條件差,楸子生長需水期與降雨期不同步,導致樹勢不旺,生長緩慢;吳起處于白于山區冰雹源頭,幾乎每年都會遭受冰雹襲擊,而楸子處于自然野生狀態,沒有任何防御措施,導致楸子枝干葉片被冰雹砸傷,進而引發腐爛病,縮短了樹體壽命。
3)病蟲害對吳起楸子的影響。吳起楸子病害主要是銹病和腐爛病,楸子樹周圍的松柏是銹孢子的轉主寄主,利于病害發生流行,樹勢衰弱直接導致50年以上樹齡的楸子樹腐爛病發生嚴重;蟲害主要有卷葉蛾類、吉丁蟲、金龜子和天牛,受害嚴重的老齡楸子樹出現樹干空洞現象。
4)農村移民搬遷建設對吳起楸子的影響。一是鄉村舊房改造中,部分楸子樹被砍伐、斷根、移栽;二是移民搬遷中,新建道路、新推梯田等對楸子原生境產生較大影響。
3.2" "楸子資源保護意識淡薄" "雖說吳起楸子是我國本土抗逆性最好的蘋果砧木之一, 但是直到2023年9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才真正將保護吳起楸子上升到政治高度。另外, 政府對保護吳起楸子宣傳不夠, 導致農戶對保護吳起楸子資源以及其生物學特性(抗逆性)重要性、價值認識不足。
3.3" "楸子資源保護所需資金技術缺乏" "86%的楸子處于荒山荒坡或無人管護的老果園里,無人管護,無資金投入, 處于自生自滅狀態。11%的楸子樹已經開始衰敗, 樹齡超過50年的楸子樹大多在遭受病害侵害; 位于道路兩旁、老宅旁的楸子樹在道路擴建和房屋修建過程中,因為生存環境的改變, 樹體衰敗明顯。3%的楸子樹所有者(房主、果園主等)不配合相關單位實施保護, 阻止修剪、施肥技術實施, 錯誤地認為“不剪不動才是真保護”。
吳起縣從1998年開始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經過20多年發展,目前山體才變得郁郁蔥蔥,但大多都是灌木類和小喬木,除了吳起楸子、杜梨、榆樹等本土樹種,幾乎見不到樹齡很大的果樹,當地人對吳起楸子資源保護幾乎沒有概念,不知道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甚至因為保護不當對楸子樹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4" "吳起楸子資源保護對策
4.1" "明確保護區劃" "根據不同區域的生態環境特點,劃分重點保護樹、 楸子林核心保護區、 楸子林普通保護區。分別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進行掛牌管理。同時, 將周邊縣區的楸子老樹也納入保護范圍。
1)重點保護樹。樹齡大于50年的吳起楸子可界定為重點保護樹,在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的情況下,設置圍欄進行隔離保護。可用不銹鋼管或磚混結構和不銹鋼管相結合,圍欄高度不少于" " "1.3 m,樹干與圍欄距離原則上不小于3.2 m。也可利用當地帶刺植物作為輔助護欄。挖除影響楸子樹的其他樹種,改善生長環境。
2)核心保護區。樹齡20~50年、具有一定聚集度的吳起楸子生長區,可界定為核心保護區,設置圍欄,安裝攝像頭,禁止無關人員入內,由專業人員開展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同時可在核心區周邊設定緩沖區,減少人類活動對吳起楸子生存環境的不利影響。
3)普通保護區。樹齡小于20年的具有一定聚集度的吳起楸子生長區,可界定為普通保護區,在保護區邊界設置界牌,標注保護對象名稱、面積、建立日期、責任單位、責任人、保護原則等。在此區域內,允許符合相關管理規定的科學研究、試驗觀測、人工繁育等活動。
4.2" "實行常態化保護措施" "由林果業部門牽頭,組建由專業人員和志愿者組成的資源保護隊伍,并發動保護區附近村民參與保護工作,實現固定巡邏與應急巡查結合的常態化保護管理(包括日 常生產管理)," "嚴厲打擊毀壞、盜用種質資源的行為。
日常生產管理主要包括:
1)土肥水管理。主要通過秋季增施果樹專用肥、擴穴樹盤、春季灌水,增強土壤透氣保水保肥能力,增強樹勢。圍欄內每年松土1次,春季解凍后灌2次透水,12月土壤封凍前灌1次水;對生長在溝渠河道里的楸子樹,要修建排水溝。及時清除楸子樹四周的喬灌木及雜草。
2)休眠期修剪和病蟲防治。休眠期剪除衰弱枝、競爭枝、病蟲枝、枯死枝,盡可能保持樹形原貌。刮除粗老翹皮,用石硫合劑清園,刮治腐爛病。對銹病較為嚴重的楸子樹,噴藥防治,同時處理周邊的松柏樹。
3)重點保護樹的修補加固。重點保護樹的樹齡較大,腐爛病和天牛危害樹干情況較多,引起樹皮脫落和樹干空洞現象。可在重點保護樹旁新栽楸子小苗,通過橋接搭建營養輸送新通道,復壯老樹。對長在溝畔和懸崖邊的楸子樹,拉繩固定防止傾倒。
4.3" "加強宣傳教育" "廣泛開展吳起楸子資源保護宣傳和科普教育工作,如針對學生群體舉辦科普教育展,倡導學生帶動家長支持和參與吳起楸子資源保護工作; 向廣大職工干部、保護區及鄰近村莊農民進行資源保護重要性宣傳。依托普通保護區或建立吳起楸子種質園開展文旅和科教宣傳活動(如楸子古樹節、" 楸子賞花季等), 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性保護活動, 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通過修建固定化路線, 在保護原生境的同時,充分利用其生態和文化價值,提高資源保護利用的可持續性。圍繞資源數據庫建立相關網站, 開展直播宣傳等活動, 增強當地居民的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
4.4" "加強制度建設
1)建立保護區檔案,重點保護樹“一樹一檔”,及時更新保護對象信息,根據保護對象生長狀況適時采取合理保護措施。
2)實行統一管理 , 明確責任單位。由各鎮人民政府根據吳起楸子生長位置 、 權屬協調或商定樹木的養護責任人, 由縣果業部門統一簽訂養護責任書, 并不定期對養護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定期考核獎懲," 給予養護人一定的經濟補助。
3)與相關農業院校合作,篩選楸子古樹優系進行評價擴繁。
5" "小結
原生境保護,既要保護植物的遺傳特性,又要保護植物的遺傳變異性。 我國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起步晚,進入本世紀才開始啟動。針對蘋果種質資源的原生境保護, 目前僅新疆野蘋果有國家層面的行動。吳起楸子栽培歷史悠久,吳起又是楸子的原生地之一, 吳起楸子在長期的自然進化和選擇中形成了獨特的生長習性, 具有優良的抗逆基因。 做好吳起楸子資源調查和原生境保護工作,對尋找蘋果產業的“延安根”“中國芯”具有重要意義。